彭文兴
- 作品数:54 被引量:2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氧化氮对腹膜间皮细胞表面蛋白-A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在体外一氧化氮对腹膜间皮细胞表面蛋白-A(SP-A)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Ⅱ级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25ml0.25%胰蛋白酶消化液后,2h后处死大鼠,获取的腹膜间皮细胞用DMEM/F12培养液(含10%FBS)培养于6孔培养板中,待细胞传致第3代时,加入不同浓度的SNAP(nirtic oxide donor)分为:正常对照组、0.6μmol/LSNAP组、0.9μmol/L SNAP组、1.2μmol/L SNAP组、2.4μmol/L SNAP组,每个组6孔,培养24h后提取细胞RNA及蛋白;另外,将1.2μmol/L SNAP与腹膜间皮一起培养,分别于0.5h、1h、2h、4h、8h、12h、24h及48h时提取细胞RNA及蛋白。分别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腹膜间皮细胞SP-A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合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NAP能抑制SP-A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合成(P<0.05),且随着SNAP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当SNAP浓度为1.2μmol/L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SP-A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合成也逐渐被抑制。结论:一氧化氮能抑制腹膜间皮细胞SP-A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合成,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
- 黄胜阳晓李晓艳彭文兴罗福漳曾健李幼姬
- 关键词:一氧化氮腹膜间皮细胞表面蛋白
- 一种新的大鼠慢性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1
- 2004年
- 腹膜纤维化是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常会出现的并发症,它可导致腹膜结构和功能丧失,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1].有研究表明腹膜透析液中的高糖、低pH值及反复发生的腹膜炎是导致腹膜纤维化的主要原因[2,3].目前,国内外尚无一个公认的符合临床病理生理过程的慢性腹膜纤维化模型.因此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探讨建立一个能反映慢性腹膜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的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腹膜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奠定基础.
- 窦献蕊余学清王文健郑智华陈文芳李晓艳彭文兴尹培达贾占军王欣孙辽张晖
- 关键词:腹膜纤维化慢性动物模型腹膜透析并发症
- 调节性及辅助性T细胞在人类IgA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比例失衡在IgA肾病(IgAN)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gAN患者外周血Treg及Th1、Th2的比例。以胞内染色技术检测叉头框蛋白3(FOXP3)的表达。Treg及Th1、Th2的比例与IgAN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IgAN患者外周血中Treg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2.14±0.82)%比(1.59±0.53)%,P〈0.051,与血IgA水平呈正相关(r=0.397,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376,P〈0.05)。IgAN患者外周血中Th2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57±0.72)%比(1.81±1.10)%,P〈0.051,与血IgA水平呈正相关(r=0.468,P〈0.05)。IgAN患者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5.75±1.89比12.73±9.79,P〈0.05),但与临床各指标间没有相关性。结论IgAN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表达紊乱。Treg在外周血中的增多以及以Th2为优势的Th1/Th2失衡可能在IgA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肖俊朱玲燕陈崴聂静陈文芳董秀清彭文兴黄锋先余学清
- 关键词:IGA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
- 腹膜组织PPAR-γ、TLR4表达及STATl信号活化与LPS诱导大鼠急性腹膜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Toll样受体4(TLR4)及STAT1信号蛋白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腹膜透析相关性急性腹膜炎中的表达,初步探讨LPS诱导大鼠腹膜透析相关性急性腹膜炎的发生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根据LPS作用时间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1)对照组:腹腔注入4.25%乳酸盐腹膜透析液(简称腹透液,90ml/kg);(2)LPS4h组:LPS1mg/kg腹腔注入后,随即注入腹透液;(3)LPS8h组:腹腔注入LPS4h后,再注入腹透液;(4)LPS12h组:腹腔注入LPS8h后,再注入腹透液;(5)LPS24h组:腹腔注入LPS20h后,再注入腹透液。腹透液留腹4h后处死大鼠,留取腹水、壁层及脏层腹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腹膜组织PPAR-γ的表达;RT—PCR检测腹膜组织PPAR-γTLR4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腹膜组织PPAR-γ、TLR4、p-STAT1、STAT1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腹水中IL-6浓度,常规腹膜组织Masson染色和腹水白细胞计数。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结构性表达PPAR-γ。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大鼠腹膜组织PPAR-γmRNA表达在4h显著下降(P〈0.05),8h明显升高(P〈0.01),12h及24h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AR-γ蛋白表达在4h明显升高(P〈0.01),并持续高表达至24h(P〈0.01);TLR4mRNA及蛋白表达在4h明显升高(P〈0.05),并持续高表达至24h(P〈0.05)。大鼠腹膜组织PPAR-γ与TLR4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936,P〈0.001)。LPS刺激4h后p-STAT1表达明显升高,持续至24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S作用4、8h时大鼠腹水中IL-6浓度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12h后其浓度接近对照组水平。壁层腹膜石蜡切片Masson染色可见LPS作用不同时间组腹膜组织明显水肿;各组间腹
- 邹循亮阳晓张云芳董秀清彭文兴王昌云余学清
- 关键词:腹膜炎
- 尿毒症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危险性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 (LVH)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容量的关系。方法 :通过无创性方法 (Xitron 4 2 0 0生物阻抗分析仪 )分别测量我院 73例血透患者、4 6例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容量(ECW )变化和心脏形态学改变 (超声心动图 ) ,并设立 1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和 16个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患者、慢性肾衰竭患者及对照组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分别为 6 8%、5 6 %、39%和 0 % ,与对照组相比 ,这些患者的nECW均明显升高 (P <0 .0 0 1)。同时LVH与高血压、nECW、红细胞压积均呈显著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透析患者LVH的发生率较高 ,与高血压、红细胞压积和血容量密切相关。提示容量超负荷是引起透析患者和慢性肾衰竭患者高血压。
- 吴杏叶任高汪涛陈国伟彭文兴沈清瑞吴培根
- 关键词:尿毒症左心室肥厚危险性LVH血容量
-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对SD乳鼠心肌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透析患者血清刺激SD乳鼠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的变化。方法:根据PET结果选取高转运、低转运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加入SD乳鼠心肌细胞内,分别于刺激后8h、24h、48h观察心肌细胞有无发生肥大反应,于24h、48h、72h观察心肌细胞有无凋亡。结果:高、低转运患者的血清刺激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均可发生明显肥大和凋亡,以高转运患者的血清最为明显,而正常人的血清刺激心肌细胞后变化不明显。结论:高、低转运患者的血清中都可能含有致SD乳鼠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物质,可能是透析患者高心血管并发症、临床预后差的重要因素。
- 吴杏叶任高汪涛阳晓孔庆瑜彭文兴李晓艳
-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清心肌细胞肥大凋亡
- 振摇对腹膜表面层和腹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腔振摇对腹膜表面层和腹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6)和振摇组(n=6);振摇组大鼠麻醉后经腹部插入静脉留置针,由留置针管注入25mL含[125I]-白蛋白的4.25%的葡萄糖透析液,在电摇床(100r/min)上行腹膜动力学试验;对照组大鼠则行常规腹膜动力学试验。腹膜动力学试验完毕后,取对照组和振摇组大鼠的腹膜组织,经含1%四氧化锇(OsO4)的氟化碳(FC75)固定液固定后,行电镜检查,经Bouin液固定后行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结果:振摇组大鼠的腹膜通透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表现为腹腔液体重吸收率明显增加,经毛细血管的超滤率明显下降,淋巴重吸收率明显增加,净超滤量明显下降,小分子溶质转运明显增高。电镜检查结果显示,振摇组的腹膜表面层明显薄于和疏松于对照组,腹膜组织常规病理学检查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振摇使腹膜通透性增高,同时破坏了腹膜表面层,提示腹膜表面层在控制腹膜通透性中起重要作用。
- 刘思明叶任高彭文兴李鵔王莹汪涛
- 关键词:振动腹膜透析
- 川芎嗪对大鼠腹膜透析模型腹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腹膜透析模型腹膜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含质量分数为 4.2 5 %的葡萄糖腹膜透析液 (腹透液 ,HGC)组及含川芎嗪腹透液 ( HGL)组 ,实验周期45 d。结果 :HGC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脱落 ,间皮下基质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 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 ( FN)沉积明显增多 ;腹腔超滤量显著低于对照组。HGL 组间皮细胞基本完好 ;间皮下基质包括 型胶原、FN沉积明显低于 HGC组 ;腹腔超滤量显著高于 HGC组。结论 :长期使用 4.2 5 %葡萄糖腹透液可损伤腹膜结构和功能 ;川芎嗪能显著减少基质蓄积 ,改善腹膜结构 ,增加超滤 ,提高透析效能。
- 阳晓叶任高杨琼琼彭文兴纪玉莲余学清
- 关键词:腹膜透析川芎嗪高浓度葡萄糖纤维化肾组织
- 一种简单的慢性腹膜透析高通透性大鼠模型被引量:5
- 2001年
- 刘思明叶任高汪涛郭群英彭文兴
- 关键词:腹膜透析生物转运
- 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在马兜铃酸Ⅰ跨细胞转运及其在细胞毒性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在马兜铃酸Ⅰ(AAⅠ)跨细胞转运中的作用及其毒效关系。方法体外构建重组大鼠OAT1(rOAT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将含rOAT1质粒导入人胚肾细胞(HEK-293)。观察rOAT1及被其特异性底物对氨基马尿酸(PAH)阻断后对AAⅠ摄取的作用。并分别观察不同浓度AAⅠ对转染细胞caspase-3mRNA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细胞rOAT1表达;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细胞内PAH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细胞内AA浓度。RT—PCR检测细胞caspase-3mRNA表达;流式细胞法(AnnexinV—FITC)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转染rOAT1质粒的HEK-293细胞特异性表达rOAT1。以40、80、120、160mg/LAAⅠ分别刺激细胞45min,转染rOAT1组细胞内AAⅠ浓度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均P〈0.05)。以120mg/LAAⅠ分别刺激细胞30、60、90、120min,转染组细胞AAⅠ浓度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均P〈0.05)。加入PAH(5mmol/L)特异性阻断OAT135min后,以上述不同浓度AAⅠ分别刺激转染细胞,细胞内AAⅠ浓度显著低于未阻断组(均P〈0.05)。以上述不同浓度AAⅠ分别刺激转染细胞和空载体细胞,两组细胞caspase-3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随AAⅠ浓度上升而增加,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均P〈0.05)。结论转染含rOAT1质粒的HEK-293细胞表达rOAT1。AAⅠ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进入IOAT1转染细胞,并呈剂量依赖性诱导OAT1表达细胞凋亡。提示OAT1介导AAⅠ的肾细胞转运及细胞毒性。
- 张锐阳晓刘眉伍军张云芳彭文兴孔庆瑜董秀清余学清
- 关键词:马兜铃酸转染肾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