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钢民

作品数:43 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生物学
  • 2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植物
  • 5篇叶绿
  • 5篇叶绿体
  • 5篇蕨科
  • 5篇红豆杉
  • 4篇中国蕨科
  • 4篇紫杉
  • 4篇系统发育
  • 4篇系统学
  • 4篇矮紫杉
  • 4篇RBCL
  • 3篇性状
  • 3篇英文
  • 3篇基因
  • 3篇MATK
  • 2篇新异名
  • 2篇叶绿体DNA
  • 2篇叶绿体基因
  • 2篇叶绿体基因组
  • 2篇异名

机构

  • 28篇北京林业大学
  • 23篇河北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河北职业技术...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北京农林科学...

作者

  • 42篇张钢民
  • 21篇杨文利
  • 9篇张宪春
  • 3篇吴京民
  • 3篇彭伟秀
  • 3篇汪远
  • 3篇刘晓
  • 3篇毛星星
  • 3篇王弯
  • 3篇窦平
  • 2篇马峙英
  • 2篇冯天杰
  • 2篇王建中
  • 2篇王立新
  • 2篇王磊
  • 2篇刘浩
  • 2篇刘贤
  • 2篇赵冉冉
  • 1篇张志翔
  • 1篇周丽艳

传媒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植物分类学报
  • 4篇河北林果研究
  • 4篇植物研究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林学院学...
  • 2篇植物学报
  • 2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大自然
  • 1篇植物杂志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河北林业科技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国际科技合作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观察心皮叶性来源的好材料——日本晚樱
2002年
花是被子植物繁衍后代所特有的繁殖器官,由于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形态特征较稳定,变异较小,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花的形态结构作为被子植物分类鉴定和系统演化的主要依据。关于花的本质,目前普遍认为是枝性起源,即花像是一个变态的枝条,它的节间极度缩短。
杨文利张钢民
关键词:心皮日本晚樱
北京市城镇化地区植物多样性评价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植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目前缺乏对城镇化地区植物多样性的评价标准,本研究尝试建立适合北京市城镇化地区的植物多样性评价体系。【方法】以北京市城镇化程度较高的9个区为评价单元,通过历史相关资料收集并结合重点区域野外调查的方法,选取维管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城市绿地率和古树名木丰富度6项评价指标,构建北京市城镇化地区的植物多样性评价体系,参考生态环境部颁布的区域多样性评价标准并结合专家意见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研究范围内的9个区植物多样性指数均相对较高,其中海淀88.39、石景山61.69、顺义60.30、丰台49.75、朝阳42.33、大兴42.01、通州41.55和东、西城区38.14。海淀、石景山和顺义植物多样性评价等级为“优”,其他区的评价等级均为“良”,植物多样性较丰富。【结论】以区为单元构建适用于城镇化地区植物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北京市城镇化地区植物多样性的整体分布情况。评价结果为各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量化指标,同时为北京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将来以区域网格(10 km×10 km)为评价单元,不断优化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这样得到的评价结果应该更为公正、可靠,使得后期保护措施的操作性更强。
刘浩崔岳铭王磊张丹棵刘雪花张钢民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指标体系
薄鳞蕨属(中国蕨科)一新组合(英文)被引量:2
2002年
承认中国蕨科薄鳞蕨属的独立性 。
张宪春张钢民
关键词:中国蕨科
金爪粉背蕨和硫磺粉背蕨的名实问题(英文)
2007年
对金爪粉背蕨Aleuritopteris veitchii(Christ)Ching、硫磺粉背蕨A.duclouxii var.sulphurea Ching和A.cremea Chingex S.K.Wu的模式标本进行了考证。根据原始描述指定了金爪粉背蕨的后选模式,并将A.cremea处理为它的异名。该种的特征是根状茎上的鳞片为同色,狭披针形,叶片分裂较细且被硫磺色粉状物。硫磺粉背蕨A.duclouxii var.sulphurea根状茎上的鳞片明显二色,与上者不同,本文重新恢复了该变种名称。
张钢民杨文利张宪春
关键词:后选模式新异名
银杏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5
1998年
研究并分析了银杏种子中氮、磷、钾、钙、镁、锌、铁、锰等8种营养元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银杏种子中各种营养元素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多元素间的加合效应大于单一元素的作用;不同营养元素两两间的相互作用各有其特点,氮与磷、钾、镁间相互促进,钙与钾呈正相关,而与氮、磷呈负相关;微量元素锌、铁相互促进,锰则妨碍对锌的吸收。
王建贾玉彬张钢民
关键词:银杏种子营养元素
银粉背蕨的分类订正被引量:7
2011年
蕨类植物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 Fée)的特征是体型小,叶片背面具粉状物,适应旱生环境。银粉背蕨(A.argentea(Gmél.)Fée)广布于中国,种的界定一直是蕨类植物中饱受争议的物种之一。本文在标本考证、野外考察和孢粉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对该种的分类进行了订正。恢复无银粉背蕨(A.argentea var.obscura(Christ)Ching),并将陕西粉背蕨(A.shensiensis Ching)并入该变种。同时,将假银粉背蕨(A.subargentea Ching)、裂叶粉背蕨(A.argentea var.geraniifolia Ching et S.K.Wu)和德钦粉背蕨(A.argentea var.flava Ching et S.K.Wu)归并为银粉背蕨。
张钢民杨文利
关键词:分类订正新异名
泽泻蕨的系统位置——来自rbcL序列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泽泻蕨的系统位置一直存有争议。该文根据叶绿体基因rbcL序列,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它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①4种美洲典型的泽泻蕨属成员聚为一个很强支持的支,并与泽泻蕨形成姊妹群的关系,说明将泽泻蕨从泽泻蕨属中独立出来,放入拟泽泻蕨属更为合适。②泽泻蕨被聚在碎米蕨群分支,得到强烈支持。它与银粉背蕨和黑心蕨的关系比与拟金毛裸蕨属的关系更为近缘,不支持秦仁昌将泽泻蕨置于裸子蕨科的分类处理。③同意Panigrahi的观点,泽泻蕨的正确名称应为Parahemionitis cordata (Hooker&Greville) Fraser-Jenkins。
张钢民刘红梅杨文利张宪春
关键词:RBCL序列
矮紫杉的扦插繁殖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矮紫杉荫棚扦插以嫩枝用100μg/g的ABT1号生根粉处理具有更高的生根成活率,同时嫩枝利用全光雾插是可行的。矮紫杉为愈伤组织生根类型,生根较慢。
张钢民杨文利吴京民
关键词:矮紫杉扦插繁殖红豆杉无性繁殖
泛喜马拉雅地区铁线蕨属细叶铁线蕨系Ser.VenustaChing的分类初步研究
铁线蕨属Adiantum L.隶属凤尾蕨科Pteridaceae 书带蕨亚科Vittarioideae.本属现有200 多种,在泛喜马拉雅地区共有19 种,为本属亚洲的分布中心.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本属可分为7 个系:...
毛星星张钢民
关键词:微形态学
连翘叶绿体基因组的种内变异研究
2025年
连翘是我国传统中药和常用园林绿化植物,其干燥果实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等功效,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野生居群的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尚不明确。该研究采集了15个野生居群连翘个体,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取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对其序列特征和种内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连翘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6184~156479 bp,包括大单拷贝区、小单拷贝区和2个反向重复区,叶绿体基因组共编码132个基因,其中包括87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2)连翘叶绿体基因组共识别到166~174个SSR位点、792个SNV位点和63个InDel位点,连翘个体间的叶绿体基因组存在较多的遗传变异;(3)种群结构分析表明连翘可分为5或者6个组,种群结构分析和系统发生重建结果均表明,连翘野生居群内部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且种内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之间并未发现明显关联。该研究为连翘物种内部的遗传多样性分化等提供了新见解,也为野生连翘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了更多参考。
李玉涵曹林林郭畅汪奕衡刘丹孙嘉惠王升张钢民董文攀
关键词:连翘叶绿体基因组种群结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