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松

作品数:1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3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滞洪
  • 2篇形变监测
  • 2篇远期
  • 2篇载噪比
  • 2篇水文
  • 2篇南水北调
  • 2篇南水北调东线
  • 2篇黄墩湖滞洪区
  • 2篇洪水
  • 2篇北斗
  • 1篇导流
  • 1篇导流方案
  • 1篇地下连续墙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参数
  • 1篇地形特征
  • 1篇点集
  • 1篇调度
  • 1篇动态数据
  • 1篇多路

机构

  • 19篇江苏省水利勘...
  • 3篇江苏省水利厅
  • 3篇江苏省工程勘...
  • 1篇江苏省灌溉总...
  • 1篇江苏鸿基岩土...
  • 1篇江苏省泰州引...
  • 1篇江苏鑫泰岩土...

作者

  • 19篇张晓松
  • 7篇王少波
  • 3篇王钧
  • 3篇曹命凯
  • 3篇李辉
  • 2篇童晔
  • 2篇赵一晗
  • 2篇喻桂成
  • 2篇张艳
  • 2篇车金玲
  • 2篇张艳霞
  • 2篇周珺
  • 2篇吕大为
  • 1篇程建华
  • 1篇潘华炜
  • 1篇侍翰生
  • 1篇别学清
  • 1篇张海
  • 1篇黄菁菁
  • 1篇赵立梅

传媒

  • 7篇江苏水利
  • 3篇中国水利
  • 1篇治淮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水利规划与设...
  • 1篇中国新技术新...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河道三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三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涉及智能水利仿真技术领域,包括,采用黏菌网络生长算法沿C梯度方向生成主河道纵向狭长六面体网格,输出带剪切层标识的六面体网格;通过DDPG强化学习模型动态初始化湍流粘度系数分布,输...
陈立冬张晓松王钧沈俊吴牧天陈敦惇
江苏黄墩湖滞洪区调度运用方案分析与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江苏省黄墩湖滞洪区在沂沭泗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利用DHI开发的MIKE 21软件建立骆马湖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研究黄墩湖滞洪区启用标准以及调度运用方案。通过骆马湖入湖洪水过程分析,掌握了骆马湖入湖洪水特征和洪峰间隔。运用模型模拟了不同设计标准下骆马湖水位变化过程,分析了黄墩湖滞洪区启用标准,阐述了不同阶段入湖洪峰对骆马湖水位的影响程度,明确了黄墩湖滞洪区调度运用控制水位和各阶段的预警时间,落实了调度运用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研究成果可为骆马湖防汛形势预判和黄墩湖滞洪区滞洪调度运用提供参考。
张晓松张艳王少波黄菁菁季建中
关键词:数学模型预警
地下连续墙与压力分散型锚杆组合式挡土结构研究与工程应用
2014年
本课题围绕在基础工程深基坑开挖与支护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大型水利工程实际,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工程性应用。为积累这一新型支护结构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通过采集监测数据,与理论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数据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原因,了解和掌握组合式结构的实际受力、周边变形、锚杆预应力损失等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优化设计积累经验。
李辉张晓松李兴兵王正宏
关键词:压力分散型锚杆组合式支护结构
泰州引江河口门区淤积成因及防淤减淤措施被引量:7
2015年
泰州引江河是一条以引水为主,兼顾排涝、通航等综合利用的河道,其口门自1997年与长江相连后出现拦门沙,影响正常引水和通航。长江上游的来水来沙是造成口门区泥沙淤积的主要动力因素和泥沙来源。5种泥沙淤积河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变动泰州引江河与长江轴线交角的情况下,仅采取工程措施是不能达到防淤减淤预期效果的。结合枢纽运行反向抽排时,口门区泥沙淤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建议结合汛期反向抽排这一有利条件,利用拖耙清淤机械,扰动口门内淤积物,并在反向水流作用下输送至长江。
张晓松周珺车金玲童晔
关键词:口门区泥沙淤积防淤减淤
一种面向复杂遮挡环境的北斗/GNSS水闸形变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在水闸形变监测过程中,复杂遮挡环境下可用卫星少、数据质量差、监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复杂遮挡环境的北斗/GNSS水闸形变监测数据处理方法,根据复杂遮挡环境水闸形变监测受多路径效应影响严重、以及上下...
张孟颖张晓松王少波喻桂成吕大为
一种平缓地形输水能力检测及增流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与水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缓地形输水能力检测及增流方法。该方法先获取目标区域地形高程数据,提取地形特征点构建地形参数模型并生成初始水流路径,依据历史水文数据模拟水流分布模型算出初始输水能力。接着...
王钧张晓松王少波曹命凯侍翰生黄冰冰
新沂河远期工程规模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1基本情况新沂河始自江苏省骆马湖嶂山闸,途经徐州、宿迁、连云港三市的新沂、宿豫、沭阳、灌南、灌云五县(市)境至燕尾港镇南与灌河会合后并港出海,全长146km。新沂河是沂沭泗河流域洪水两条主要入海通道之一,宣泄骆马湖洪水和沭河人民胜利堰下泄的洪水。在淮、沂洪水不遭遇的情况下,通过分淮入沂,新沂河还担负着分泄淮水人海的任务,最大设计分淮人沂流量3000m3/s。
张晓松潘华炜
关键词:流域洪水嶂山闸
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河道防护的必要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泰州引江河沿线土质大部分为粉细砂,一期工程为减少工程投资和便于二期工程实施,仅对水位变动部位的河坡进行了护砌,以防船行波对河坡的冲刷。主要从泰州引江河运行10多年的河道冲淤现状着手,并结合口门区河工模型试验和河道冲淤数学模型理论分析成果,分析论证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河道防护的必要性及范围。
张晓松童晔车金玲周珺
关键词:河道防护
新沂河远期工程规模与骆马湖蓄滞洪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新沂河是骆马湖洪水的主要入海通道之一,现状防洪标准50年一遇。对照淮河流域综合规划提出的远期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大工程规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新沂河工程远期规模进行过专门的支撑性研究。根据骆马湖及沂沭泗下游的防洪工程体系特点建立了骆马湖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了新沂河工程规模与黄墩湖滞洪区、宿迁大控制三角区的启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试算了新沂河远期工程规模,给出了现状、远期两个工况下两片骆马湖蓄滞洪区的运用建议。
赵一晗张晓松张海朱向远
关键词:远期蓄滞洪区
沂南地区淮西大涧河洼地排涝出路方案研究
2017年
通过复核沂南地区淮西大涧河洼地现状排涝能力,分析该区排涝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区域排涝现状和地形地势条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实施难度等方面因素,经过多方案比选,采用分散建设外排站的方式,将低洼地区的涝水直接抽排至柴沂河、新沂河以及淮沭河,扩大区域的外排出路,有效解决区域排涝问题。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可为今后沂南地区淮西大涧河洼地排涝治理提供借鉴。
赵立梅张晓松朱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