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燕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阴道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癌组织
  • 2篇乙状结肠
  • 2篇阴道成形
  • 2篇阴道成形术
  • 2篇生物膜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子宫
  • 2篇疗效
  • 2篇疗效比较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比较
  • 2篇卵巢
  • 2篇卵巢癌
  • 2篇卵巢癌组织
  • 2篇结肠

机构

  • 14篇长治医学院附...
  • 5篇长治医学院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张春燕
  • 8篇靳双玲
  • 3篇张毅强
  • 3篇王蕊
  • 3篇裴晋红
  • 2篇刘俊丽
  • 2篇张慧珍
  • 2篇栗学清
  • 1篇梁玲玲
  • 1篇裴利花
  • 1篇孙文霞
  • 1篇袁建华
  • 1篇张爱萍
  • 1篇武建军
  • 1篇陈爱香
  • 1篇王放
  • 1篇纪爱芳
  • 1篇马丽莉
  • 1篇黄燕
  • 1篇高霞

传媒

  • 6篇长治医学院学...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体化治疗高危绒癌1例报道
2025年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包括许多相互关联的疾病[1],有部分葡萄胎、完全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绝大多数GTD发生在子宫内。除葡萄胎外,其余4种类型疾病统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近年来将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 tictumor,ETT)作为单独类型加入GTN分类中[2]。GTN具有侵袭性,可破坏周围组织和血管,通过血液转移引起子宫及转移部位(如肺、肝、脑等)大出血。本院于2020年9月收治1例高危绒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单药甲氨蝶呤化疗,阴道转移灶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cedure,LEEP)切除子宫,再次甲氨蝶呤化疗2个疗程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
赵丹梁玲玲王静张春燕
关键词:流产LEEP术全子宫切除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在妇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参与机体叶酸代谢和DNA甲基化的限速酶,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MTHFR基因突变有多种类型,C677T位点突变是研究最多、最常见的突变类型。该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进而影响叶酸代谢、DNA合成及甲基化过程,最终增加该基因相关疾病的易感性。由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存在地域和种族差异,导致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和种族中出现不同的研究结果。近年来随着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疾病关注度增加,研究发现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可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使胚胎发育障碍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复发性流产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而妇科肿瘤的发生可能主要与DNA甲基化受阻相关。现就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在妇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张亚丽靳双玲张春燕王国平
关键词:叶酸
HR-HPV感染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阴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阴道菌群与HR-HPV感染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体检或就诊的2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R-HPV感染情况及宫颈液基脱落细胞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查情况分为对照组:HR-HPV(-)/TCT(-)(A组,5例);观察组:HR-HPV(+)/TCT(-)(B组,5例),HR-HPV(+)/LSIL(C组,5例),HR-HPV(-)/HSIL(D组,5例),共4组。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各组阴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情况。结果:菌群结构分析显示正常阴道菌群在属水平以乳杆菌属为优势菌,高危型HPV感染者乳杆菌属减少,普氏菌属、奇异菌属、加德纳菌属、欧陆森氏菌属、纤毛菌属增多;菌群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HR-HPV感染者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阴道菌群多样性逐渐升高。结论:HR-HPV阳性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HR-HPV感染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阴道菌群改变密切相关。
张慧珍靳双玲纪爱芳马英张春燕张爱萍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道菌群
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产科处理
2020年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疫情持续蔓延,殃及全国,波及海外。发病人群广泛,小自出生30 h新生儿,大至80岁以上老人。目前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报道多集中在普通人群,孕产妇新冠肺炎的报道较少。本文就孕产妇的防护和孕产妇新冠肺炎的产科处理进行阐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孕产妇新冠肺炎的重视。
靳双玲刘俊丽张春燕李玉凡李景灵
关键词:孕产妇肺炎
三种不同阴道成形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及生物膜阴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就诊的29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11例(腹膜阴道成形术组),乙...
张春燕靳双玲郝敏
关键词:阴道成形术乙状结肠腹膜腹腔镜生物膜
小阴唇肥大两种矫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前,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注重外阴形态,从而出现了对女性外阴形态美学上的评价,过于肥大及不对称的小阴唇被认为是一种畸形,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压力^[1,2]。随着人们对其危害的认识,对小阴唇肥大的治疗观念也有所转变,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小阴唇肥大的部分,使外阴形态及功能得到恢复。
王蕊张春燕
关键词:小阴唇肥大矫治术女性外阴外科手术切除患者心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2年随访期内的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结局组(77例)和不良结局组(47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年龄、不孕年限、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生育指数(EFI)、术后用药情况、术后抗苗勒管激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结局不良组的年龄、E_(2)均大于结局良好组(P<0.05);结局不良组的EFI、AMH、P水平均小于结局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FI评分、AMH、E_(2)及P水平均为腹腔镜术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四者联合(AUC=0.909)对腹腔镜术后患者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最高。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准确度良好和临床应用价值高。结论:EFI评分低、术后低AMH、P水平、高E_(2)水平可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辅助指标,为其独立影响因素,四者联合具有最高预测价值。
师淑静张春燕裴利花高霞刘燕张丽鹏孙文霞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列线图
三种不同阴道成形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及生物膜阴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2月本科就诊的29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11例(腹膜阴道成形术组),乙...
张春燕靳双玲郝敏
关键词: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临床疗效
mTOR和P-4EBP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与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磷酸化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mTOR及P-4EBP1的表达情况,利用SPSS18.0软件分析mTOR和P-4EBP1蛋白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织中存在mTOR和P-4EBP1蛋白异常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92%(85/152),61.28%(93/152);mTOR蛋白在卵巢癌临床Ⅲ~Ⅳ期的表达高于临床Ⅰ~Ⅱ期(P<0.05);mTOR和P-4EBP1蛋白在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P<0.05);随访死亡患者的卵巢癌组织中P-4EBP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的卵巢癌组织(P<0.05)。结论:mTOR和P-4EBP1蛋白过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mTOR和P-4EBP1有望成为卵巢癌临床诊治和判断预后独特的分子标志物。
张春燕栗学清张毅强裴晋红靳双玲郑军
关键词:MTOR卵巢癌
黄芩苷下调lncRNA UCA1促进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转染pcDNA(+)空载体和pcDNA-UCA1,对正常培养细胞和转染后细胞进行黄芩苷处理或黄芩苷联合放射处理,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疗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黄芩苷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增殖;经黄芩苷处理,Hela细胞在不同剂量照射下的细胞存活分数呈照射剂量依赖性下降;黄芩苷和放射处理均能促进Hela细胞凋亡,其中黄芩苷联合放射对Hela凋亡的促进作用最明显;黄芩苷能够抑制放射下Hela细胞中lncRNA UCA1的表达,而过表达lncRNA UCA1则逆转了黄芩苷对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黄芩苷可通过抑制lncRNA UCA1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Hela的放射敏感性。
陈建兵王放武建军郑军张春燕
关键词:宫颈肿瘤黄芩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