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莹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意象
  • 1篇沈从文小说
  • 1篇女性
  • 1篇权力
  • 1篇权力博弈
  • 1篇文学
  • 1篇小说
  • 1篇命运
  • 1篇风景
  • 1篇父亲
  • 1篇父亲意象
  • 1篇安哲罗普洛斯
  • 1篇悲剧
  • 1篇悲剧成因
  • 1篇悲剧命运
  • 1篇边城
  • 1篇《边城》
  • 1篇博弈
  • 1篇纯文学

机构

  • 3篇海南科技职业...
  • 1篇南昌理工学院

作者

  • 3篇张小莹
  • 2篇徐桃
  • 1篇朱准

传媒

  • 1篇海南广播电视...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艺苑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沈从文小说中女性悲剧成因被引量:5
2013年
沈从文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是多重因素造成的。苗族特有的社会风俗文化使女性的悲剧命运戏剧化;女性的集体无意识使其失去了自主、独立;沈从文的性别无意识中男权思想再次将女性拒之自尊、自立门外。
张小莹朱准
关键词:小说女性悲剧命运
以父之名——论《雾中风景》中父亲意象的能指作用
2014年
安哲罗普洛斯的代表作《雾中风景》中父亲角色缺失,而父亲意象却具有推动电影情节发展和呈现导演意图表达的内蕴。父亲实体是空置的,父亲之名却不停在用虚妄、罪恶、理性、信仰等暗喻填充着,在构成父亲意象的过程中,这些内容不断递进,表达出导演对人类精神追寻之路的阐释和追问。
徐桃张小莹
关键词:父亲意象安哲罗普洛斯
《边城》经典化生成中的“纯文学”建构与权力博弈
2014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沈从文的《边城》置身于被经典化"场域"中,因其契合时代精神的审美意蕴,被作为"纯文学"经典建构,成为文学摆脱权力掌控进行审美独立性复苏的标志;作者"沈从文"个人遭际折射出的历史典型性意义,也被作为形象符号的价值筹码,参与到"后文革时代"知识分子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的权力博弈中。
徐桃张小莹
关键词:《边城》纯文学博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