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义
-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固原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检查在眼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眼外伤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2例(84眼)急诊眼外伤的CT检查资料。结果52例(84眼)CT检查均发现异常,包括眶内异物、眼内异物、眶骨骨折、眶内软组织伤、晶状体脱位、晶状体脱出、眼球变形和复合性损伤等。结论CT是眼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 张志明王燕张定义
- 关键词:眼外伤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8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8例患者中,254例CT表现有异常,占88.2%;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83例,占28.8%;同时伴有脑室系统出血20例,占6.9%;脑实质出血30例,占10.4%。结论 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病变程度和预后评估有很大的价值。
- 张定义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CT引导下对梗阻性重度肾盂积水穿刺置管体外引流的临床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梗阻性重度肾盂积水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因肿瘤、结石等引起急性重度肾盂积水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13例梗阻性重度肾盂积水,经引流后均快速解除梗阻,迅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衰竭症状。2例膀胱肿瘤肾积水引流术后肿瘤得以手术顺利切除。1例恶性膀胱癌伴多发性脏器转移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持续留置导管体外引流,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肾衰竭症状减轻。3例宫颈占位性病变引流术后进行放疗,肿瘤缩小,肾积水减轻。7例因结石梗阻,引流术后经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解除梗阻。有效率达100%。结论 CT引导下穿刺引流梗阻性重度肾盂积水,对部分肿瘤的后续切除赢得充分的术前准备时间,为不能手术者是一种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法;对结石性梗阻的患者,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减轻了肾盂积水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 胡旭萍杨继团张定义王文鼎杨景萍
- 关键词:X线计算机穿刺
-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脑肿瘤患者215例,均给予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将病理学结果或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诊断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15例患者经病理学诊断显示132例瘤体,83例瘤周水肿,磁共振功能成像检出率为100.00%,可以有效获得不同信号的病变情况,215例患者脑肿瘤外形均呈不规则分叶状,肿瘤实质为高灌注状态,比正常的皮层血管区高。结论:脑肿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功能成像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可以获得有效的脑肿瘤影像学征象以及不同信号的病变情况,选择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准确诊断肿瘤类别,对脑肿瘤患者的早期治疗有利,值得推广和应用。
- 张定义武华张建能杨存李少军朱晶闻燕妮
- 关键词:磁共振功能成像脑肿瘤诊断
- 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冠状动脉疾病的16层螺旋CT资料在特定工作站上完成图像重建后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SCA)。结果:59例患者血管在CT图像上显示清晰。其中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1例,冠状动脉狭窄1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29例,冠状动脉主干斑块49例(软斑块18例,硬斑块31例),左优势分布1例。28例SCA结果27例与CT一致,1例右侧冠状动脉高位开口SCA误诊为缺如。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清晰显示了血管的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基层医院对冠状动脉疾病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 张定义朱晶李晓惠
- CT导引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CT导引下肝肾囊肿硬化治疗,探讨其治疗后疗效。方法选择35例,肝囊肿11例、肾囊肿24例,在CT导引下用18-20G穿刺活检针,经皮穿刺抽吸囊液并注入硬化治疗剂无水乙醇,术后隔3个月-1年后复查观察其疗效。结果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囊肿缩小或消失者34例,有效率占97.1%(34/35),无变化为1例,占2.9%(1/35)。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肝肾囊肿硬化治疗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杨继团胡旭萍张定义王文鼎杨景萍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介入硬化剂
- 25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析256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冠状动脉疾病的256层螺旋CT资料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完成图像重建后进行回顾性分析。56例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89例患者血管在CT图像上显示清晰。其诊断符合率达88.00%,特异度为96.6%,灵敏度为98.2%,阴性预测值为83.6%,阳性预测值为88.2%。结论: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清晰地显示了血管的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具有诊断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 张定义武华闻燕妮王婷婷潘雷强张建清
- 关键词: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
- CTA与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固原市人民医院接收的症状高度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共10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A与MRA检查。结果:颅内动脉瘤患者CTA诊断结果显示其敏感度、特异度整体高于MRA检测方式,其中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也明显高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手术或DSA检测结果可见,CTA诊断中真阳性患者77例,占比74.76%,MRA真阳性患者67例,占比65.05%,两组检出真阳性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病灶位检测中CTA检测方式下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7.09%,相比传统MRA诊断方式下的73.79%其符合率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中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空间关系的清晰程度为69.90%,明显高于MRA的5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中,CTA检测对于动脉瘤评估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性相对更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蔺永丽张定义李少军倪亚博闻燕妮张建能杨存
- 关键词: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颅内动脉瘤
- 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对胰胆管的诊断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CP)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0.2T低场磁共振对85例胰胆管疾病患者行MRCP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以评价低场磁共振MRCP检查的价值。结果85例胰胆管疾病均能较好显示胆管扩张,所有病例均经一次扫描成像,基本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利用低场磁共振进行MRCP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单,可显示梗阻部位、准确判断引起梗阻原因等优点。
- 张定义李晓惠王文鼎
- 关键词: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 支气管扩张的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在支气管扩张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临床可疑支气管扩张及常规CT扫描(层厚8mm)局部肺纹理增粗者64例,行HRCT扫描(层厚1mm)、大矩阵和高分辨率骨算法。结果常规CT可疑者HRCT清晰显示了支气管扩张的部位、类型和范围,可不同程度显示"双轨征"、"树芽征"、"指套征"及"印戒征"。64例中常规CT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38例(88个肺段),其中柱状型23例,静脉曲张型3例,囊状型12例和混合型26例。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64例(198个肺段),其中柱状型33例,静脉曲张型8例,囊状型23例和混合型42例。结论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不仅能显示支气管扩张的范围、程度和部位,而且无创伤。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首选检查方法。
- 张定义武华王文鼎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高分辨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