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劲松

作品数:33 被引量:28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烟草专卖局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
  • 9篇纳米红色元素...
  • 7篇纳米硒
  • 5篇毒性
  • 5篇小鼠
  • 3篇亚硒酸
  • 3篇亚硒酸钠
  • 3篇语音
  • 3篇酸钠
  • 3篇肿瘤
  • 3篇硫酸
  • 3篇硫酸钠
  • 3篇免疫
  • 3篇免疫功能
  • 3篇HMM
  • 3篇病毒
  • 3篇补硒
  • 2篇性疾病
  • 2篇亚硫酸
  • 2篇亚硫酸钠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技术...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安徽省药物临...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32篇张劲松
  • 10篇高学云
  • 8篇张立德
  • 6篇朱茂祥
  • 4篇戴蓓倩
  • 4篇杨陟华
  • 3篇王长富
  • 2篇王华丽
  • 2篇王学文
  • 2篇俞汉青
  • 2篇孙瑞元
  • 2篇桂常青
  • 2篇郑青山
  • 2篇彭敦耕
  • 2篇李鸿程
  • 1篇胡水明
  • 1篇范远景
  • 1篇吴昊
  • 1篇殷高方
  • 1篇胡剑北

传媒

  • 4篇医药世界
  • 4篇营养学报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老年保健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Chines...
  • 1篇癌变.畸变....
  • 1篇癌症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第五届全国环...
  • 1篇第二届全国人...
  • 1篇中国电子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7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知识HMM和模糊决策的连续语音识别与理解系统的研究
张劲松
硒防治癌症的困扰与求变:纳米硒的创新被引量:3
2004年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Jinsong ZhangSelenium is a promising agent for chemoprevention and chemotherapy of cancer. However, presentresearch data indicate the supranutritional dose and even higher level are necessary for better efficacy. Thesedoses approaches toxic dose. The dilemma in selenium argues the exploration of novel selenium form withlower toxicity and higher biological functions is urgent. The long-held opinion is elemental selenium is biologi-cal inert. We show that elemental in nano particles has high bioavailability and substantial low toxicity, indicat-ing its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chemoprevention and chemotherapy.
张劲松
关键词:癌症治癌
硒防治肝病:中国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04年
This review analyzes the research data of selenium in liver diseases conducted by China scientists in recentyears. It is found from these researches that suboptimal selenium in serum is a common phenomenon of liverdiseases, the severer, the more deficient; supplementation of selenium in nutritional level is beneficial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better recovery of drug treatments; selenium may inhibit hepatitis virus by adjusting immunity,increasing antioxidant defense, and suppressing mutation; selenium at nutritional level could prevent liver fibrosisin rats models as well as liver cancer in either animal models or human
张劲松
关键词:肝病
硒与病毒性疾病——关注艾滋病:事实与假说被引量:2
2004年
张劲松
关键词:病毒性疾病心肌坏死HIV-1服用
纳米红色元素硒对小鼠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6
2000年
纳米红色元素硒是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一种纳米粒子 ,粒径在 2 0~ 60nm之间。采用动物实验研究纳米红色元素硒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比 ,纳米红色元素硒与亚硒酸钠各剂量组的小鼠脏器重量及其指数无明显变化 ;纳米红色元素硒中 ,高剂量组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升高 ,而亚硒酸钠各剂量组的上述免疫批标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 ;纳米红色元素硒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高学云张劲松张立德朱茂祥
关键词:纳米红色元素硒免疫功能
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研究纳米态红色元素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灌喂纳米态红色元素硒 ,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采用卡介苗和脂多糖造成 BABI/ C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观察纳米态红色元素硒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低剂量组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提高。中、高剂量组小鼠巨噬细胞、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提高 ,3种剂量都未对小鼠造成免疫抑制 ;纳米态红色元素硒对小鼠的肝脏充血、浊肿、脂肪变性、坏死病理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高学云张劲松张立德朱茂祥明亮
关键词:免疫调节免疫性肝损伤小鼠
蛋白质分散的纳米红色元素硒的延缓衰老作用被引量:72
2000年
目的 考察以蛋白质为核、红色元素硒为膜和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纳米红色元素硒是否具有延缓衰老作用。方法 采用 D-半乳糖小鼠衰老和黑腹果蝇生存模型 ,评价纳米红色元素硒的抗氧化和延长生存时间作用。结果 纳米红色元素硒能显著降低小鼠全血丙二醛含量和提高小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显著延长黑腹果蝇生存时间。
张劲松高学云张立德朱茂祥杨陟华
关键词:纳米红色元素硒D-半乳糖黑腹果蝇延缓衰老
Field Measurement of NO2 and RNO2 by Two-Channel Thermal Dissociation Cavity Ring Down Spectrometer被引量:3
2017年
A two-channel thermal dissociation cavity ring down spectroscopy (CRDS) instrument has been built for in situ,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NO2 and total RNO2 (peroxy nitrates and alkyl nitrates) in ambient air, with a NO2 detection limit of 0.10 ppbv at 1 s. A 6-day long measurement was conducted at urban site of Hefei by using the CRDS instrument with a time resolution of 3 s. A commercial molybdenum converted chemiluminescence (Mo-CL) instrument was also used for comparison. The average RNO2 concentration in the 6 days was measured to be 1.94 ppbv. The Mo-CL instrument overestimated the NO2 concentration by a bias of +1.69 ppbv in average, for the reason that it cannot distinguish RNO2 from NO2. The relative bias could be over 100% during the afternoon hours when NO2 was low but RNO2 was high.
陈剑吴昊吴昊刘安雯胡水明
水质-藻类耦合视角下的水质评估与驱动因子——以新安江上游安徽段流域为例
2025年
以新安江上游安徽段流域为例,从水质-藻类耦合视角研究了2022年8月~2023年4月期间其水质演变过程与藻类响应特征;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探究了水质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在此基础上辨识水质演变特征与藻类指标之间的潜在关联性,开发了具备水生态健康指示效应的关键藻复合指标:单位质量藻表观浊度(AT)和总藻浓度梯度下典型藻优势度(ADI),揭示了其在水质评估中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集水质和藻类响应特征于一体的综合水质识别概念模型.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质评价以Ⅲ类为主(占比为67.9%),水质综合指数(WQI)平均值为81.61(范围为55.44~90.83),达到良好等级,在2023年2月~2023年4月水质出现明显恶化,WQI平均值降至76.09,特别需要更好的识别和保护;(2)水温(WT)、溶解氧(DO)及营养盐浓度是导致水质演变的重要驱动因子,Spearman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72(P≤0.01);(3)藻复合指标AT和ADI作为表征水质和生态系统状态的综合指标可快速识别水体恶化;(4)基于感官特征、有机物特征和藻类响应特征构建的水质识别概念模型有望解决现有水质评价标准忽略水质恶化和生物指标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新安江水源地水生态环境的识别和保护以及传统监测系统的提升与革新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张劲松张劲松郑洁黄朋胡翔董鸣贾仁庆王翔马明俊马明俊赵南京
关键词:水质评估
茶水提取物和茶多酚抑制诱变的类型及其机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研究茶水提取物和茶多酚的去突变特征和机制 ,鉴别茶和茶多酚去突变的量效关系和抑菌关系 ,了解去突变剂与直接诱变剂(1_NP)、间接(Trp_P_1)诱变剂的抗突变作用方式和抑制效果。 方法 :用细胞外抑制诱变试验和改进型两次活化的Ames试验方法。 结果 :茶水提取物和与其相关的儿茶素等都存在非抑菌性的去突变效果 ,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茶黄素(TF)的效果最好。抗突变试验结果表明 ,茶水提取物对Trp_P_1( +S9)有显著的抗突变性 ,与Trp_P_1的混合液在非代谢活性条件时无诱变性 ;茶水提取物对1_NP( -S9)也有抑制活性 ,但比对Trp_P_1的抑制活性低(P<0.01) ,与1_NP混合物经代谢活化后有诱变性 ,且与非代谢活化的抗突变结果呈较高的相关性(r= -0.9694)。 结论 :茶多酚能抑制间接诱变剂的前体形成 ,也有对直接诱变剂构成阻断剂的作用 ,但是在阻断具有强氧化性的诱变剂时可能形成不稳定的结合物或不安全的结构物。
范远景张劲松高学云
关键词:儿茶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