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军 作品数:8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更多>>
职业病危害申报主体的法律责任探讨 被引量:4 2013年 对《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中规定的申报主体,即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的内容、性质和范围做分析,结合近年来各地申报实践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探讨规范开展职业病危害申报的途径以及如何督促、指导企业主动开展职业病的防治等法律问题。 张云军 李秋 杨丹蓉 黄建忠 曹慧近10年包虫病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揭示包虫病近10年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01-2010年万方数据库中所有含包虫的期刊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有433种期刊刊载了标题含包虫的文献1 576篇,其中有223种期刊只1次刊载包虫病文献,另有210种期刊刊载了2~12篇文献。结论阐述包虫病发展动态。确定核心期刊,使研究者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 贾路 张云军 胡英化关键词:包虫 棘球蚴病 新版《职业病防治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方面的重要特点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新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与原法做比较,将修改后的条款和新增条款中反映的立法思想和重要的法律特点,结合我国近年企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职业病防治新问题做阐述,以探讨新法对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张云军 杨丹蓉 李秋关键词:职业病防治法 卫生行政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对企业用《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替代《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做法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前大量企业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替代《劳动合同》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和预防的必备条款,以减轻甚至变相逃避相关责任,或者把企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转嫁给劳动者,本文针对企业的这种做法从契约关系角度提出法律分析,阐述在《劳动合同》中设立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和防护的责任条款的必要性,为对企业职业病防治的立法和监督提出一定的思考。 郭威 张云军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告知义务 劳动合同 医学学术期刊在有限责任公司体制中的改革与发展探讨 为探讨医学学术期刊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改革与发展,结合公司法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医学学术期刊的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对期刊公司的特点、建立方式,特别是完善法人... 曹慧 张云军 杨丹蓉 黄建忠关键词:转企改制 法人治理结构 文献传递 我国践行《儿童权利公约》20年相关立法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结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09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2009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中对中国儿童健康保护成绩的评价,探讨政府立法在国家儿童健康事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颁布执行的有关儿童健康保护、疾病预防方面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从立法层面综合阐述我国在两个10年阶段通过相关卫生立法保障全社会儿童健童和妇女疾病预防事业得到充分发展。结果我国在儿童健康保护、疾病预防方面进行的立法成效对保障儿童健康产生了重要作用,为兑现我国政府在签订《儿童权利公约》时向国际社会所做的承诺起到的法制保障,同时也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儿童保健事业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结论改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条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张云军 贾路 黄建忠 刘兴成 杨丹蓉 李秋关键词:儿童 权利 健康 从科技成果查新个案探讨查新的重要性及其程序的严格性 被引量:1 2008年 凡是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凡是有科技项目立项或科技成功申报经历的人员,或多或少都知道有一个关口——查新。但是,多数人对查新只是一知半解,对查新存在认识的误区。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是由具备一定信息资源基础与相应查新咨询资质人员的查新站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等途径。 贾路 张云军羽毛球运动员的损伤特征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羽毛球运动员的损伤特征,分析羽毛球运动项目技战术特点对损伤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12-12参加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的参赛运动员387名采用填写《运动损伤调查表》和访谈、观察的方式,调查1年内训练比赛中发生的损伤情况及其原因。结果羽毛球运动的动作突然性和大负荷量造成运动员损伤率高达82.17%(318/387),男女运动员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05)。损伤部位以踝(20.52%)、膝(18.84%)、腰(16.79%)、肩(8.96%)、足(8.40%)腕(7.84%)为主,并与项目技术特点伴随的不同部位多种较强损伤因素相关,损伤类型多达18种,以关节囊及韧带损伤(20.34%)、肌肉拉伤(15.11%)和末端病(11.01%)排位前3。结论重视损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平时训练与比赛应战相结合针对性加强保护意识和相关措施,有利于促进运动员损伤率降低。 张云军 刘开物 李秋 黄建忠 曹慧 廖如珺关键词:羽毛球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