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良彪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评估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24例,稳定斑块组56例,无斑块组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水平。结果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34±6.18)%vs(24.67±5.34)%,P<0.05]。结论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与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可作为斑块易损性指标。
- 胡小红陈衍贵陈银娟廖良彪范道丰
-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活化大脑中动脉
- 磁共振技术在显示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201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技术在显示臂丛神经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2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双侧臂丛神经成像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T_1WI及T_2WI在显示臂丛神经椎管内段与椎间孔段的效果较好;斜矢状STIR和冠状STIR在显示臂丛神经干病变中的价值更高。结论磁共振技术凭借其无创、准确定位损伤及病理改变的优势,在显示臂丛神经损伤的运用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廖良彪吕银
-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磁共振
- 增强fFLAIR序列对颅内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增强fFLAIR序列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颅内疾病患者(男性34例,女性8例,年龄11~87岁,平均41.8岁)分成三组:脑膜病变组12例(细菌性脑膜炎6例,病毒性脑膜炎3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脑膜转移瘤2例);硬膜下病变组10例(血肿7例,积液3例);脑实质病变组20例(脑实质内转移瘤7例,脑梗死6例,胶质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脑挫伤1例)。在0.5T机器上完成平扫fFLAIR和增强T1WI、fFLAIR检查,由两位资深影像科医师盲法比较三个序列对三组病变检出病灶的能力。采用χ2检验评价样本率差别,界值取P<0.05。结果:增强fFLAIR序列比平扫fFLAIR和增强T1WI序列检出更多的脑膜病变(χ2=24.373,P<0.05)和硬膜下病变(χ2=11.725,P<0.05),但检出脑实质病变无明显差异(χ2=1.287,P>0.05)。结论:增强fFLAIR较平扫fFLAIR和增强T1WI序列检出更多的脑膜和硬膜下病灶,对颅内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补充价值,值得推荐。
- 林祺林荣良陈金银陈衍贵黄文廖良彪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颅内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