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辉 作品数:87 被引量:540 H指数:14 供职机构: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中国全球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2015年中国部分地区16~25岁HIV感染者毒株基因特征及耐药株传播调查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部分地区新报告的16~25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毒株的基因特征及耐药株传播情况。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耐药传播监测调查方案,2015年收集了来自中国14个省市16~25岁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使用美国斯坦福CPRV 6.0进行耐药突变分析。结果获得序列894条,HIV毒株亚型中CRF01_AE占39.9%、CRF07_BC占42.6%、B占4.3%、CRF08_BC占2.1%、CRF55_01B占2.9%、CRF59_01B占0.6%、CRF67_01B占0.7%、CRF68_01B占0.6%,其他重组亚型占6.4%。耐药传播率为3.6%,其中经同性性传播的耐药率为3.0%,异性性传播的为5.8%;包含针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的耐药突变样本分别有10例、9例和13例。NRTI的耐药株中发现有4例携带针对替诺福韦(TDF)耐药的位点。结论当前流行毒株主要为CRF01_AE和CRF07_BC,同时在多个省份发现CRF55_01B和CRF59_01B新型重组毒株。在反转录酶和蛋白酶区均发现了主要耐药位点,而且针对TDF耐药的新型重组的传播性耐药株已在中国出现,需引起高度重视。 李扬 张晶 冯毅 卢红艳 臧希卉 徐晓琴 杨介者 余爱玲 孙晓光 贺健梅 陈琳 梁淑家 凌华 肖林 张信辉 马艳玲 常文辉 廖玲洁 阮玉华 邵一鸣 邢辉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西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了解西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感染现状及其高危行为等情况,为当地MSM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提出依据和建议。采用分类滚雪球的方法招募调查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现况和HIV感染状况等信息。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取双录入的方式,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1 365名MSM中,年龄以18-34岁为主,占80.73%;职业以干部职员、商业服务和学生为主。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占88.79%(1 212人),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占19.56%(267人)。最近一次与男性和女性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67.74%(821人)和45.69%(122人);最近6个月与男性和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分别为37.95%(460人)和32.58%(87人)。调查对象的知识知晓率为84.69%(1 156人)。HIV感染率为3.88%(53人);梅毒感染率为16.56%(226人)。不同民族和梅毒感染与HI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安市MSM人群年龄较轻,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出现知行分离现象。加强在梅毒阳性人群中HIV检测和综合干预,及时发现感染者,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任强 庄贵华 常文辉关键词:男男性行为 艾滋病感染状况 高危行为 孕早期胎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孕早期HBsAg阳性孕妇流产胎盘组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探讨HBV宫内感染机制提供线索,并为预防措施的制订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355例自愿流产孕妇中外周血HBsAg阳性者按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对其流产胎盘进行免疫组化和HBVDNA原位杂交检测,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资料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孕妇HBsAg携带率为7%;早期发育的胎盘HBV感染率为32%;孕妇外周血HBVDNA的高浓度(OR=22.5,P=0.004)和HBeAg阳性(OR=12.5,P=0.008),是孕早期胎盘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HBV可感染早期发育的胎盘,感染率为32%;血HBVDNA的高浓度和HBeAg阳性的孕妇,其孕早期胎盘感染HBV的可能性较大。 常文辉 王敬军 闫永平 徐德忠 门可 杜可军 张景霞 徐剑秋 张恩娣 刘晨关键词:胎盘 妊娠早期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西安市建筑工人预防艾滋病活动效果评估 2010年 目的了解西安市内建筑工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情况,评价综合干预后效果。方法 2008年6-7月对西安市4个大型建筑工地953名建筑工人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之后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知识、态度调查。结果干预前,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6.1%,干预后知晓率为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79.0,P<0.001);干预前性生活每次安全套使用率为10.5%,干预后有71.0%的研究对象愿意坚持每次性生活均使用安全套。干预后其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大为改变,接受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宣传教育的意愿较强。结论建筑工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建筑工人进行艾滋病综合健康宣传教育刻不容缓,综合干预是提高知、信、行的有效方法。 常文辉 杜可军 王百锁关键词:建筑工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综合干预 2011-2015年陕西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2011-2015年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其相关行为特征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5年哨点监测期内,采用连续性采样方法,对陕西省7家性病门诊中符合条件的男性就诊者开展问卷调查,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抗体,并估算HIV新发感染率。结果陕西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监测结果:2011-2015年,HIV抗体阳性率为0.64%(90/14 001),各年的阳性率依次为0.25%、0.43%、0.75%、0.86%和0.93%,梅毒阳性检出率为2.42%(339/14 001),各年的阳性率依次为0.96%、1.11%、1.57%、2.43%和6.04%,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χ~2=34.677,P<0.001;χ~2=116.796,P<0.001);HCV阳性检出率为1.45%(203/14 001),各年的阳性率依次为1.96%、1.71%、1.43%、0.82%和1.32%,保持在2%以下,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5年来陕西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新发感染率为0.40%。结论陕西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和HCV的流行情况不容乐观。提示在下一步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该人群,深入探讨不同亚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积极利用性病门诊开展HIV抗体筛查、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及行为干预。 胡婷 张梦妍 贾华 董丽芳 常文辉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哨点监测 2013-2017年陕西省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2013-2017年陕西省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7年陕西省HIV阳性MSM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信息。并根据CD4计数水平推算HIV阳性MSM病例可能的感染时间和感染年龄。结果 2013-2017年,陕西省共报告HIV阳性MSM病例4 606例,其中年龄21~40岁者占65.37%(3 011/4 606),有婚姻史者占41.53%(1 913/4 606),大专及以上文化占42.64%(1 964/4 606)。检测方式以检测咨询(VCT)最多,占33.87%(1560/4606)。4 442例在报告1年内进行了CD4细胞检测,占96.44%(4 442/4 606)。1 057例感染时间≥8年,占23.80%(1 057/4 442),5~8年的1 182例,占26.61%(1182/4 442),3~5年的842例,占18.96%(842/4 442),<3年的1 361例,占30.64%(1 361/4 442)。结论陕西省HIV阳性MSM病例数量逐年上升,具有年轻、文化程度较高、有婚姻史等特点。应开展针对性教育及干预活动,减少该人群HIV感染。 张超 任强 付钰淋 邹扬帆 李华 张梦妍 常文辉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陕西省布鲁氏菌菌株多位点序列分析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陕西省分离的77株布鲁氏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了解其遗传特征及进化关系。方法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测定77株陕西省地区布鲁氏菌分离株的7个管家基因、1个外膜蛋白基因及1个基因间区的序列,确定各菌株序列型(STs),运用BioNumerics(Version 7.6)构建最小进化树,分析菌株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74株分离株(47株羊种3型、10株羊种1型、7株羊种2型、10株羊种变异型)序列型为ST8型,2株分离株(牛种生物型)序列型为ST2,1株分离株(猪种1型)序列型为ST14型。结论不同生物型布鲁氏菌的MLST分型结果稳定,羊种3型(ST8型)布鲁氏菌是陕西省主要流行菌株;MLST分型作为传统生物分型的技术补充,建立了陕西省布鲁氏菌基因分型数据库,对本省今后人间布病的防控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聂守民 罗波艳 孙养信 范锁平 常文辉 孙杰 安翠红关键词:布鲁氏菌 MLST 氯化镍对真核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2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5年 目的在真核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内,进行不同浓度或不同时间的氯化镍(Ni Cl2)刺激,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变化,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培养MEF系,制备Ni Cl2溶液进行处理,利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不同浓度或不同时间的Ni Cl2刺激后SOD2的变化。随后判断其可能的机制。结果不同浓度的Ni Cl2刺激MEF 12 h后,SOD2的表达总体上有下降趋势,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总体上有上升趋势,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p-Stat3)的表达总体上有下降趋势;相同浓度的Ni Cl2刺激MEF不同时间后,SOD2和p-Stat3的表达总体上有下降趋势;p-Stat3与SOD2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SOD2在受到Ni Cl2的刺激作用后,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p-Stat3可能是作为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上进行了SOD2的调控。 王盼盼 常文辉 骆文静 陈景元 杜可军关键词:镍 超氧化物歧化酶 成纤维细胞 氯化镍 1992-2010年陕西省HIV/AIDS报告病例分析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描述1992-2010年陕西省HIV/AIDS流行特征和发展趋势。方法对陕西省1992-2010年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陕西省1992-2010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913例;感染途径前期以既往有偿供血和静脉注射吸毒传播为主,后期以性传播和静脉注射吸毒传播为主;病例以中青年为主,主要集中在16~50岁,约占90%;男性占总数的78.36%;女性占总数的21.64%;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职业以农民及家政待业人员为主。结论陕西省HIV/AIDS报告病例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感染者以年轻人为主,感染途径多样化;美沙酮维持治疗、健康的性观念和安全套普及是针对有高危险行为人群的主要干预手段。 李翔 贾华 董丽芳 王百锁 常文辉 任强 张璐 崔萌 邢爱华关键词:HIV/AIDS 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的病原学确诊及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发生的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为控制人间布鲁氏菌病提供支持。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血液进行血清学检测及病原学培养,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本起疫情传染源为流产羊只,传播途径为经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感染,2人感染发病。本次疫情分离得到2株羊种1型布鲁氏菌。MLST分型为ST8。MLVA分型为新型,该基因型在陕西省内首次发现。结论散养户是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首次在陕西省内报道布鲁氏菌新的MLVA基因型,丰富了陕西省布鲁氏菌的基因库,为更好的防控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提供了依据。 聂守民 罗波艳 孙养信 范锁平 王文静 周地佳 孙杰 常文辉 安翠红关键词:布鲁氏菌 MLST ML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