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为民

作品数:11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症
  • 2篇休克
  • 2篇血液
  • 2篇胰腺炎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患者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呼吸窘迫
  • 2篇急性呼吸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血...
  • 1篇导管相关血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外肺水
  • 1篇血管外肺水指...

机构

  • 10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常为民
  • 4篇杨进军
  • 3篇王春全
  • 2篇陈玲
  • 2篇赵睿
  • 2篇蒋红
  • 2篇蒋国燕
  • 1篇杨惠标
  • 1篇邓宁
  • 1篇刘锡松
  • 1篇周玉福
  • 1篇郭伟
  • 1篇冯兵
  • 1篇赵凤娟
  • 1篇叶自林
  • 1篇杨旭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河北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医学科的开展模式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医学科的开展模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 RS-2002)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ICU的病人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得分≥3分的患者,排除肠内营养支持禁忌症...
杨进军常为民蒋国燕王春全陈玲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利用PICCO检测技术,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ARDS患者20例,均给予机械通气,分...
常为民刘锡松王春全赵睿
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并探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ICU接受治疗的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时间在48h以上患者988例。其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67例,感染率为6.78%。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使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产的Bactec 9120血培养仪以及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Microscan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观察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67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茵8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3株,占51.19%。革兰阴性杆菌37株,占44.05%。真菌4株,占4.76%。影响ICU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3.734,95%CI=1.293—5.982),APAcHE评分(0R=1.157,95%CI=1.042—1.258),复数菌性(OR=7.352.95%CI=2.425~12.436),长期免疫抑制剂(OR=2.635,95%CI=1.946~3.892),消化道出血(OR=1.633,95%CI=1.246—2.201),ICU住院时间(OR=1.534,95%CI=1.322~1.743),Lac水平(OR=2.536,95%CI=2.135—4.352)。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I临床上,年龄、APACHE评分、复数菌性、长期免疫抑制剂、消化道出血、ICU住院时间以及Lac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陈玲常为民赵凤娟
关键词: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PiCCO监测下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4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仪监测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后血管外肺水的变化特点.方法 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采用PiCCO监测仪对胸腔内血管容量...
常为民蒋国燕赵睿熊白龙
他汀药物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他汀药物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他汀治疗组,另选择2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组比较,治疗前尿毒症患者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营养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来适可20mg治疗4月,虽然治疗组患者血脂、血糖无明显改变,但CRP、IL-1、IL-6、TNF-α含量明显减少,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同时患者肌酐尿素氮含量也呈下降趋势。结论他汀治疗可以显著抑制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反应、改善营养状态。
常为民冯兵杨旭杨惠标叶自林
关键词:尿毒症微炎症他汀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作用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05~2010年收治的26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分为HP+CVVH组(16例)及CVVH组(10例),比较治疗前、后三酰甘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PACHEⅡ评分、临床症状及存活率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三酰甘油、TNF-α及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但HP+CVVH治疗组患者血清血脂、细胞因子及APACHEⅡ评分在相同时间点明显低于CVVH组(P<0.05),存活率也明显高于CVVH组。结论 HP+CVVH比CVVH能更有效地清除三酰甘油及炎症因子,提高生存率。
常为民杨进军
关键词:CVVH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血液滤过联合早期容量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休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早期容量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早期容量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容量复苏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死亡率以及治疗前后乳酸清除率、白介素-6(interleukin,IL-6)、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率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 < 0.05),IL-6、PCT、hs-CRP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 0.05),且观察组患者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IL-6、PCT、hs-CRP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早期容量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休克,可提高乳酸清除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杨进军杜茜常为民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症血液滤过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rsive care unit,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2005年7月~2009年7月34例肺部真菌感的防治与转归。结果:34例患者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史,平均住院时间长(45.6d)。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原以白色念珠菌48株居首(73.8%)。治愈33例(97%),死亡1例(3%)。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侵入性操作,加强微生态免疫营养支持,及时用高效抗真菌药物,有助于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常为民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青少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8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999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急诊科、呼吸科、胸外科收治的84例18岁以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12例,男性∶女性为6∶1,平均年龄17.06(14~18)岁。排除外伤、肺炎、医源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自发性气胸。治疗方法 :吸氧4例(4.8%)、胸腔闭式引流48例(57.1%)和手术治疗32例(38.1%),31例(36.9%)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失败患者改用手术治疗。采用电话、门诊随访,本组平均随访25.73(1~123)个月。结果胸痛发生率为81例(96.4%),呼吸困难56例(66.7%),咳嗽12例(14.3%),呼吸急促7例(8.3%),胸闷6例(7.1%);81例(96.4%)患者呼吸音降低;3例(3.6%)患者呼吸音消失。63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61例发现有肺大泡,肺大泡大部分位于肺尖和上叶。21例患者复发,其中吸烟者较不吸烟者复发率高(66.7%vs22.0%,P<0.05)。第1次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发作和第2次发作平均间隔11.8个月;第2次发作和第3次发作间隔缩短为7.4个月。结论青少年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要考虑自发性气胸的可能性;治疗方法倾向于胸腔闭式引流与外科手术相结合。
常为民蒋红周玉福
关键词:气胸青少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与AR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患者预后,将23例ARDS患者分为存活组(n=13)及死亡组(n=10)。连续3 d利用PiCCO监护仪测定入选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除血乳酸水平外,其他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入ICU时EVLWI均较高[(13.9±3.45)mL/kg比(14.87±5.75)mL/kg,P>0.05],但无明显差异。在强化治疗的第2 d,存活组患者EVLWI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组患者的EVLWI轻度上升,两组间EVLWI出现明显差异[(11.07±2.51)mL/kg比(15.63±5.05)mL/kg,P<0.05]。治疗后第3 d两组患者EVLWI间差别更加明显[(10.32±1.57)mL/kg比(16.6±4.33)mL/kg,P<0.01]。结论 ELVW的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估ARDS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也提示EVLWI可能是客观评价肺毛细血管渗漏的指标之一。
邓宁常为民王春全杨进军郭伟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外肺水指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