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永凤
- 作品数:1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受体2缺失加重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肾纤维化
- 2023年
-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受体2(immunoglobulin-like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 2,Ildr2)在缺血再灌注诱导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Ildr2敲除小鼠(KO组),其对照组为野生型小鼠(WT组)。通过夹闭左侧肾蒂构建单侧肾脏缺血再灌注(unilateral 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UIR)模型(UIR组),造模后分为KO-UIR组和WT-UIR组;假手术小鼠(Sham组)不进行缺血处理。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水平;二乙酰肟比色法检测血尿素氮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尿白蛋白水平,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HE、PAS及MASSON染色检测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dr2,肾损伤相关分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纤维化标志分子Ⅰ型胶原α1(type 1 collagenα-1,Col1α1)、纤维连接蛋白1(fibronectin,Fn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以及炎症相关分子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Ildr2、Col1α1及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UIR组Ild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Sham组(均P<0.05)。(2)KO组和WT组小鼠体重、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KO组和WT组NGAL、KIM-1、α-SMA、Col1α1、CTGF、Fn1、MCP-1及F4/80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KO组和WT组均无炎性细胞浸润异常及间质纤维化。(3)与WT-UIR组相比,KO-UIR组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均较高(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 徐梦园王鑫巩永凤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肾疾病炎症肾纤维化
- 应用γH_2AX检测甲醛致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磷酸化的H2AX(即γH2AX)能否灵敏、快速、简便的检测甲醛致DNA损伤。方法用甲醛处理中国仓鼠肺细胞株(V79)肺细胞,应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γH2AX焦点的形成,并通过单细胞凝胶实验验证DNA损伤程度。结果20μmol/L甲醛处理V79细胞10 min即可诱导γH2AX焦点形成增加,但2 h时才出现彗尾增长。1μmol/L甲醛处理细胞8 h时,γH2AX平均焦点数及焦点细胞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浓度在所有时间段都不能导致彗尾增长。结论γH2AX可在早期监测甲醛对DNA的损伤,并能检测到低浓度的甲醛致DNA损伤,因此,其敏感性优于单细胞凝胶实验。
- 刁汇玲高金祥赵冬梅马中女巩永凤
- 关键词:甲醛DNA损伤
- 前列腺癌预后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4年
-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进展及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前列腺癌预后模型的研究对于患者的治疗规划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模型的建立主要依赖于患者临床因素,如:TNM分期、格里森评分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预后模型因纳入更多的预后因素不断更新完善。本文从前列腺癌预后模型发展史、不同类型前列腺癌预后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比较不同模型的适用性及优缺点,以期在临床上为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预后模型提供参考。
- 周魏栋王英磊梅延辉徐延凯巩永凤赵升田
- 关键词:前列腺癌预后
- 葛根素对小鼠的通便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便秘小鼠的通便作用,探讨其通便机制。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小鼠便秘模型,观察葛根素对便秘模型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12h内排便粒数,粪便性状及重量的影响;采用肠段称重法,观察葛根素对大肠水分吸收的影响;采用PowerLab信号处理系统,观察葛根素对大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结果:①三个剂量组与便秘模型组相比,小鼠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12h内粪便粒数、重量明显增加(P<0.05),并呈剂量效应。②低、中剂量组与便秘模型组相比,大肠含水量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组以上指标不但明显高于便秘模型组(P<0.05),而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③与单纯给予复方地芬诺酯相比,葛根素进一步降低了小鼠大肠平滑肌收缩幅度、频率和曲线下面积,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通便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葛根素增加肠道水分促肠运动的作用大于它对肠道运动的直接抑制作用。
- 刁汇玲高金祥孙晖巩永凤田伟
- 关键词:葛根素通便便秘
- 一种抗冠状病毒蛋白药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治疗新冠病毒的蛋白及其应用,所述蛋白为LSR及由LSR衍生的CRD1寡肽蛋白。本发明的蛋白对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及多种变异毒株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可作为治疗新冠病毒引起疾病的药物。经过验证,本发明涉及的蛋白药物能...
- 巩永凤安雅男赵升田王超
- Chrdl1在制备治疗和延缓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hrdl1在制备治疗和延缓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药物中的应用,该方法包括:通过设计和构建敲降Chrdl1基因的小鼠模型,研究Chrdl1与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发生发展的关系。实验结果表...
- 巩永凤 赵升田 姜敏
- 催乳素对佐剂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MMP-9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催乳素(PRL)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PRL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为RA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分为4组(n=10):①正常对照组(A组)(n=10);②佐剂关节炎对照组(B组)(n=10);③高催乳素血症佐剂关节炎组(C组)(n=10);④低催乳素血症佐剂关节炎组(D组)。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PRL含量;明胶酶谱法测定MMP-9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滑膜组织MMP-9免疫反应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各组滑膜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B组滑膜组织MMP-9的活性及表达明显高于A组,C组MMP-9的活性及表达最高,D组较B组有所减少,但仍高于A组。结论:PRL影响滑膜组织MMP-9分泌是其影响RA发病过程的一种作用机制。
- 巩永凤王桂兰刁汇玲李宝玉张慧
- 关键词:催乳素佐剂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
- 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肺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肺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生理盐水组、单纯致敏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豚鼠肺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NGF表达的变化。结果:哮喘组豚鼠NGF在肺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地塞米松组则明显低于哮喘组。结论:NGF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地塞米松抑制哮喘豚鼠NGF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 曹德寿刘晓湘巩永凤刘丽方秀斌
- 关键词:地塞米松鼠肺脊髓后角脊神经节生理盐水组哮喘豚鼠
- 明胶酶-B及其抑制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 2004年
- 明胶酶 B(GelatinaseB)属于金属蛋白酶 (MMPs)家族 ,又称MMP - 9,其主要功能是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Ⅳ型、Ⅴ型胶原和明胶。在体内可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明胶酶 -B可在多个水平上受多种方式的调节 ,基因表达的调节、酶原激活的调节、酶抑制剂的调节。明胶酶 B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多种不同的作用 ,包括对骨和软骨的破坏、对滑膜新血管形成的影响和对细胞因子的调节。由于明胶酶 -B在RA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抑制其活性是对RA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 巩永凤王淑芬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表达
- 肠上皮脂解刺激脂蛋白受体减轻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 2024年
- 目的:探索脂解刺激脂蛋白受体(lipolysis-stimulated lipoprotein receptor,LSR)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中的表达变化,以及肠上皮Lsr特异性敲除及过表达对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饮水中加入浓度为3%(w/v)的DSS,自由饮用6 d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实验结束后,通过RNA-seq对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筛选,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LSR表达变化。接下来,通过Cre-loxP系统构建肠上皮Lsr特异性敲除小鼠,建立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检测体重变化、疾病活动度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结肠长度并进行HE染色来评估小鼠肠炎症状;同时,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IL-18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肠组织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情况;PAS染色观察杯状细胞数量。最后,腹腔注射腺相关病毒(AAV-Lsr)构建LSR过表达小鼠,确定LSR过表达成功后,通过上述方法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后观察肠道炎症情况。结果:LSR在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中表达下调,同时,肠上皮Lsr特异性敲除小鼠对DSS诱导的结肠炎的易感性增加,表现为体重显著减轻(P<0.05),DAI得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5),病理损伤加重,促炎细胞因子TNF-α(P<0.05)、IL-1β(P<0.01)、IL-6(P<0.05)和IL-18(P<0.01)水平显著升高,炎症细胞浸润增加,结肠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此外,LSR过表达显著减轻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结论:LSR在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中表达降低,LSR缺失加重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AAV介导LSR过表达能减轻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
- 李莹王梓琪刘浩巩永凤安雅男
- 关键词:葡聚糖硫酸钠炎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