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明珠

作品数:18 被引量:124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图书
  • 3篇图书馆
  • 2篇导读
  • 2篇导读工作
  • 2篇叶斑
  • 2篇叶斑病
  • 2篇玉米
  • 2篇载文
  • 2篇载文量
  • 2篇农业
  • 2篇弯孢菌
  • 2篇高校
  • 2篇斑病
  • 1篇党史
  • 1篇毒素
  • 1篇信息导航
  • 1篇信息服务
  • 1篇性状
  • 1篇学术影响
  • 1篇学习教育

机构

  • 18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辽宁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18篇崔明珠
  • 5篇许强
  • 3篇蔺瑞明
  • 2篇陈捷
  • 2篇高增贵
  • 2篇朱茂山
  • 2篇罗睿
  • 2篇张凯
  • 2篇武丽娟
  • 1篇何荣利
  • 1篇王凤涛
  • 1篇刘素洁
  • 1篇康猛
  • 1篇徐艳辉
  • 1篇杨琳娜
  • 1篇韦利军
  • 1篇潘丹
  • 1篇冯晶
  • 1篇齐建双
  • 1篇刘婷婷

传媒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农业图书情报...
  • 2篇图书馆学刊
  • 1篇现代情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河南图书馆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09
  • 1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大白菜上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张凯徐艳辉崔明珠潘丹
关键词:大白菜基因转化
青稞穗腐病传播介体穗螨的可培养共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2025年
裸粒大麦(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在青藏高原俗称青稞,是在该区域内唯一被广泛种植的禾谷类主粮作物。穗腐病是近年来在青藏高原流行的一种青稞新病害,由禾生指葡孢霉(Dactylobotrys graminicola)侵染引起。该病菌的传播介体为穗螨(Siteroptes spp.),二者是互利共生关系,目前尚无有效防治穗腐病的方法。研究穗螨共生细菌的多样性,确定优势菌的种类,有助于揭示保持穗螨-病原菌复合体稳定性的调控机制,从而为穗腐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新线索。本研究中,从穗腐病流行区表层土壤和青稞病穗中收集穗螨的成螨,采用2种方法,即培养活体穗螨或经表面彻底消毒的穗螨研磨组织,分离来自穗螨(体表+体内)或仅来自体内的共生细菌,再通过16S rDNA特异引物测序,对分离所获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来自土壤中的穗螨,(体表+体内)共生细菌为23个属,体内共生细菌为16个属,其中有9个属在体表和体内均有分布。土壤穗螨(体表+体内)共生细菌群体中,放线菌门的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红球菌属(Rhodococc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是优势菌属,其次是假单胞菌门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土壤穗螨体内共生菌群中,Microbacterium(52.1%)和Pseudomonas(22.1%)比例明显高于穗螨(体表+体内)中的比例33.7%和6.8%,而Streptomyces仅分布于土壤穗螨的体表。来自青稞病穗中的穗螨,(体表+体内)共生细菌有16个属,体内共生细菌为18个属,其中有14个属在穗螨体内、外均有分布;假单胞菌门的3个属Stenotrophomonas、Pseudomonas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是病穗中穗螨的优势共生细菌,而且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土壤穗螨,其次是放线菌Microbacterium和Rhodococcus,二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土壤穗螨。从穗腐病流行区域土壤穗螨上检测到的放线菌门菌株数量是假单胞菌门的2.3~2.8倍,但青稞病穗中穗螨
刘文华童朝阳张艳霞张国欣魏婷王凤涛冯晶崔明珠蔺瑞明侯璐
关键词:裸大麦穗腐病生物多样性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及遗传初步分析被引量:33
1999年
对11份玉米常用骨干自交系及8份重点推广的玉米杂交组合的抗病性进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试材之间抗性差异较大,抗性较好的试材有沈137、Mo17、799、沈试29、丹玉13和丹408等。杂交组合的抗病性与母本及父母本中亲值相关密切,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和094,而与父本相关系数r为017,母本的抗病性对杂交组合的抗病性决定程度较大。
蔺瑞明高增贵崔明珠纪明山陈捷朱茂山宋书宏张凯韦利军
关键词:玉米叶斑病弯孢菌抗病性
近十年关于图书馆导读工作研究概述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统计分析了 1 993—2 0 0 2年我国图书馆导读工作研究论文的特征 ,论述了该十年期间导读工作的定义、原则、内容及方法 ,从而指出了导读工作研究的基本概况。
崔明珠何荣利
关键词:图书馆导读工作网络信息导航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
2023年
本研究在明确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相关工作案例,总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核心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模式,并分析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深化内涵建设、探索数字化路径、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构建联动机制和建立常态化机制等策略建议。
刘婷婷周娣任淑红崔明珠
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简称GDLIS)的功能及在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崔明珠康猛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
科技论文引用时差的调查——基于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2023年
以期刊论文为主客体建立两者之间相互引用关系,提出论文引用时差的概念,探讨精细化引文分析和精准化学术评价的可行性途径。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为资料,选择30篇近五年发表的学术论文,通过了解作者引用过程和引用的时间节点,判断作者引用时差,并结合论文发表时差进一步确认论文引用时差。以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为例,将以论文为主体的统计结果与以期刊为主体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30篇论文的影响因子分别以期刊和论文为主体,统计出引用前两年出版的期刊分别为130种次和123种次;即年指标分别以期刊和论文为主体,统计出引用当年出版的期刊分别为五种次和71种次。论文引用时差是由作者引用时差和论文发表时差构成的,这是无法避免和不可能消除的客观事实。提出缩短论文发表时差,提升科技期刊载文能力;细化引文分析,精准学术评价;加强论文首发日期标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等对策建议。
许强崔明珠罗睿霍春梅
关键词:即年指标
农业高校图书馆声像资料的作用及服务模式被引量:1
2004年
根据作者近几年的实践经验 ,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外语水平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声像资料的作用 ,同时分析了不同读者群的特点及应采取的服务模式。
崔明珠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
42所农业高等院校学报之比较
2009年
通过对42所农业高等院校学报的载文量、影响因子、篇均被引频次和基金论文比四项指标的统计对比,进而反映出各校学报在42所院校学报中所处的位子。
许强崔明珠刘素洁张维庆
关键词:载文量基金论文比
种衣剂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的评价被引量:5
2024年
茎基腐病已成为黄淮小麦主产区最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供给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抗茎基腐病主栽品种稀少,生产上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措施。药剂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茎基腐病。综合评价现有的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以期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采取高感茎基腐病小麦品种郑麦1354为研究对象,播种前种子包衣晾干,利用高致病力茎基腐病菌株PY20-20培养小米菌谷,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利用进行人工接种病圃,包衣种子和接种菌谷等重量混合播种,分别于小麦拔节期和乳熟期记载处理小区植株发病情况,调查9种种衣剂处理后不同生育期的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成熟收获后测定小区实际产量,结合小麦产量相关性状,比较种衣剂防病增产作用。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后拔节期茎基腐病DI值均小于1.0,显著小于空白对照(5.07),防治效果为85.09%~100%,其中33 g·L^(-1)咯菌·噻虫胺、9%苯甲·吡虫啉和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的防效达到为97%~100%。在乳熟期,种衣剂处理后茎基腐病DI平均值低于15,显著小于空白对照(81.55),其中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和9%苯甲·吡虫啉防效较好,平均防效分别达到92%和95%,而且分别增产39.62%和36.31%。综合而言,采用种衣剂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和9%苯甲·吡虫啉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好且增产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建周李春盈王风涛刘明张天兴崔明珠齐建双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种衣剂病情指数产量相关性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