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拴林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法科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 2011年
- 文章针对法科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法科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整合性、稳定性、发展性等特点入手,着力培养法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求职能力、就业资源的利用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并提出了实训的具体方案。
- 朱宁孙玲玲崔拴林
- 关键词:法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 “拿来主义”式律师辩护制度弊端的成因分析
- 2011年
- 律师制度重新恢复以来,我国的职业律师队伍蓬勃发展、日益壮大。然与传统民商事诉讼领域以及新兴非诉讼领域律师业务的日益繁盛形成对照的,却是刑事辩护业务量的日益萎缩和普通大众对刑事辩护律师评价的日趋负面。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效率优先的公法文化、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为国家意识形态和司法官僚结构所决定的诉讼模式,直接导致了在西方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律师辩护制度在中国发生异化和嬗变。以西方模式为终极目标的刑事司法改革陷入困境。定位为社会法律工作者的、完全代表私人利益的职业律师群体在与公权力的诉讼对抗中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国家有必要在刑事诉讼中设立专职机构以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这个机构中工作的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公职刑事辩护律师,身份为国家公务员。被告人及其近亲属可以通过公职律师的办案情况公示制度,选择他们所信任的公职律师。
- 周海贝崔拴林
- 关键词:法律文化
- 准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对抗规则的法理与适用——兼释《民法典》第225条被引量:15
- 2021年
- 《民法典》第225条等条文规定了基于法律行为的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登记对抗规则,该制度的立法目的是"宏观上促进交易效率,微观上鼓励交易安全","鼓励交易安全"又体现为"更好地维护交易安全者胜出"。第225条的主要规范意旨则为"公示生效加登记对抗",其中,"公示生效"包含"登记也可以具有生效要件的作用"之意。据此,在准不动产多重物权变动语境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的善意第三人"就是善意且完成登记的物权受让人。在准不动产多重所有权让与、多重抵押权设立以及抵押权设立与所有权让与并存中,都存在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的善意第三人。
- 崔拴林
- 关键词:交付登记善意第三人
- 论私法主体资格的分化与扩张
- 本文旨在以主体资格范畴的含义和类别为主线,运用逻辑、价值和事实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以下问题:(1)主体资格与自然人资格、法人资格、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人格权等范畴的关系;(2)罗马法中主体资格制度的基本类型;(3...
- 崔拴林
- 关键词:主体资格分化
- 经济法学中的认识论问题初探
- 2001年
-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存在着认识论缺位的问题 ,表现在研究者缺乏对自身认识的前提条件的批判性考察。因此以哲学为理论工具 ,探讨我国经济法学研究者的认识赖以展开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进而可以指出经济法这一研究对象乃是社会本身的产物。经济学者应注意研究中的认识反省 ,以深化对经济法理论的研究。
- 崔拴林
- 关键词:经济法认识论学科
- 经济法的双重功能初探
- 该文力图首先界定经济法双重功能的内涵,然后说明经济法双重功能的确立依据,同时指出经济法双重功能论所具有的诸多理论意义,进而探寻实现这些功能的途径,以此系统论证经济法具有确保政府干预和规范政府之干预的功能.其中还涉及到了经...
- 崔拴林
- 关键词:政府干预经济法
- 私法主体范围扩张背景下的动物主体论批判被引量:7
- 2012年
- 私法主体制度具备固有的伦理学依据,而且主体制度也只是私法规则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基于私法的体系性和稳定性,私法主体范围的扩张要受到相关伦理学依据的限制,也要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和可行性,这三个方面是私法主体范围之扩张的主要制约因素。动物主体论提出私法主体范围应扩张至(某些)动物,该观点既违背私法主体制度的固有价值取向,又缺乏正当性和可行性,所以难以成立。动物在私法上依然应该是客体,而非主体。
- 崔拴林
- 关键词:私法主体康德主义自由意志
- 论意定代理授权行为的取消——兼释《民法总则》第173条第2项前半句被引量:5
- 2019年
- 《民法总则》第173条第2项前半句规定的"取消委托"不应解释为意定代理内部基础关系的无效或失效,而应解释为授权行为生效后非由于意思瑕疵被收回。授权行为生效后非由于意思瑕疵被收回也不应被界定为"撤回"或"撤销",而应界定为"取消"。这样才能使《民法总则》第173条第2项前半句规定的"取消"实至名归,才能确保意定代理制度中导致授权行为不生效或者丧失效力的三种意定事由在概念和逻辑上的清晰与和谐,也才能使民法典意定代理法的相关概念和规则与欧美代理法中的通行做法接轨。
- 崔拴林
- 关键词:授权行为撤回
- 民法典动产担保登记对抗规则释论——针对“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在《民法典》规定的动产担保登记对抗规则中,若涉及无权处分,则善意第三人之善意的对象就涉及在先权利人和处分人两个方面,第三人无重大过失地“不知处分人无处分权”或“不知有在先物权人”都构成善意。在动产担保权的竞存中,《民法典》第403条与第414条形成法条竞合,此时,应该适用前一条,排除后一条。《民法典》第403条、第641条第2款、第745条规定的“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的善意第三人”的范围也应根据第403条而非第414条来确定。
- 崔拴林
- 关键词:动产担保处分权善意第三人
- 理性的遮蔽与主体的迷失——对汤姆·雷根之动物权利论的再批判被引量:6
- 2011年
- 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既基于"固有价值假设"来论证"所有生活主体(尤其是动物)的固有价值都要得到尊重",又通过"只有理性人才能承担道德义务(从而使道德权利的存在成为可能)"的"理性人标准"确立了其理论的核心内容———生活主体(特别是动物)享有"得到理性人尊重对待的道德权利",动物之间则不存在权利和义务。故此,雷根的理论运用双重标准完成了论证。然而,雷根遮蔽了其理论对"理性人标准"的贯彻与依赖,从而片面地得出"只需具有生物学上的种种精神活动能力即可成为道德(权利)主体"的结论。这就消解了康德主义道德理论所蕴含的"能负担义务者才有价值"的伦理意义,而导致道德主体理论在价值取向上的严重错误。
- 崔拴林
- 关键词:动物权利论道德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