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菲
- 作品数:25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学更多>>
- 湖北竹业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5
- 2006年
- 笔者在全面调查了解湖北竹业资源的基础上,根据竹业现代化标准和未来竹业发展的要求,以全新的视点和角度重新审视湖北竹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加快湖北竹业现代化的对策和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措施,为实现我省竹业的腾飞提供决策依据。
- 章建斌张家来王定济熊德礼宋菲
- 关键词:竹业
- 生物质能源树种乌桕品种筛选和繁育技术
- 王晓光邓先珍罗治建向珊珊高申红黄发新张新叶李金柱张风宋菲赵虎程军勇熊森林赵效林饶泽宽
- 该项目属于林木育种和造林学学科范畴。1、主要内容乌桕是湖北省乡土树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随着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兴起,乌桕成为华中地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首选树种。该项目定向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乌桕新品种,构建了乌桕繁...
- 关键词:
- 关键词:乌桕能源树种造林学
- 湖北木质生物质能源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林木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利用对解决湖北省能源、生态环境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湖北省林木生物质能源研究情况,涉及到能源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树木果实榨取柴油、林木废弃物利用以及木纤维转化酒精等方面的研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
- 王晓光雷小华杨志斌宋菲李犁
-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
- 核桃炭疽菌携带病毒种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炭疽菌是核桃主要病害核桃炭疽病的病原,目前对核桃炭疽菌携带的病毒种类及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了解较少。利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对分离自我国3个不同省份的25株核桃炭疽菌所携带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发掘、鉴定和分类。经同源比对分析,获得22种病毒基因组序列,其中19种为新病毒。在22种病毒中,有21种为正单链RNA病毒,1种为dsRNA病毒。正单链RNA分别隶属于裸露病毒科(Narnaviridae)、线粒体病毒科(Mitoviridae)和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科(Botourmiaviridae),而dsRNA属于Alternaviridae病毒科。RT-PCR验证结果表明22种病毒都能在核桃炭疽菌株中被检测到,且25株炭疽菌的病毒携带率为100%,每个菌株都至少被1-11种病毒侵染。研究结果丰富了炭疽菌属所携带的病毒基因组信息,为后续深入分析炭疽菌真菌病毒的多样性和分子特性奠定基础。
- 徐小文李金仓海都查玉平宋菲王义勋
- 关键词:真菌病毒多样性
- 乌桕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
- 2012年
-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乌桕采穗圃营建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整地、品种选择、采穗圃区划、营建方式、采穗圃管理、产穗量指标、档案管理等。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营建乌桕采穗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邓先珍王晓光向珊珊夏剑萍程军勇罗治建张风徐春永唐岚宋菲洪承昊郑京津
- 关键词:技术规程营建乌桕规范性引用文件圃地选择
- 湖北红椿天然居群表型变异地理趋势面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为揭示湖北地区红椿天然居群叶与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趋势与地理分布区的关系,采用均值与标准差、变异系数、变异幅度等指标对湖北红椿(Toona ciliata Roem.)天然居群叶片及种实表型地理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红椿10个叶片表型性状和12个种实表型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叶尖角2次地理趋势面方程拟合度达88.13%;果纵径和种纵径4次趋势面拟合度分别达99.77%和99.52%,其他性状2次趋势面拟合度分别为:果大小指数93.40%、单果重95.34%、单种重95.00%,种大小指数为94.46%;F值检验表明趋势面拟合达显著水平;其它叶片、种实表型性状趋势面拟合方程不显著。红椿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经度与大部分表型性状相关性显著;无霜期、年平均温度与红椿表型性状相关性较高;纬度、海拔与红椿表型相关性较低;叶尖角、果纵径、单果重、单种重是较为重要和关键的表型性状。湖北红椿叶片、种实表型变异表现为一定连续性,存在显著地理经度变异模式。
- 汪洋田玉娥甘小燕宋菲
- 关键词:红椿天然居群表型性状
- 巴山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
- 2025年
- 探讨巴山松(Pinus henryi)人工林林下灌草层物种组成及优势特征,分析林分结构和环境因子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优化森林经营措施以提升物种多样性提供依据。在湖北省巴东县国有巴山林场巴山松人工林设置12块固定样地,利用重要值、Shannon-Wiener指数等指标评估物种组成与多样性。通过林分结构指标及坡向、郁闭度等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揭示其对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巴山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灌木111种(30科54属)和草本112种(45科84属)。灌木丰富度与坡向和林分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草本丰富度与林分蓄积和郁闭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开敞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冗余分析表明,坡向是影响林下物种多样性最重要的因子,林分蓄积量对灌木层多样性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P<0.05),混交度和角尺度对草本层多样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P<0.05)。坡向、郁闭度和混交度是影响巴山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子,通过优化林分结构以改善林下光资源的空间分配,有助于提升物种多样性,增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功能性。
- 张梦宋菲陈恭平汪洋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林分结构
- 我国松材线虫疫木除治技术概况
- 2023年
- 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体系包括病害检疫和监测、疫木除治和媒介昆虫防治等组成部分,疫木除治是其中重要环节。在几十年的疫木处置实践中,我国积累了一些疫木除治技术,包括药物熏蒸、高热处理、微波处理、坑埋、定点定向切片和制板、焚烧等。本文综述了我国松材线虫疫木除治技术概况,并总结和讨论了该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和研究方向。
- 田静波宋菲徐红梅徐红梅夏剑萍
-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木腐菌
- 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研究
- 2025年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林业生态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一直对林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规模持续扩大,成效显著。因此,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期望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 宋菲吴松
- 关键词:林业工程建设生态环境
- 乌桕矮化控冠试验被引量:3
- 2012年
- 为降低乌桕树高,从生长延缓剂施用、不同类型砧木嫁接、大树修剪3个方面开展了乌桕矮化控冠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株乌桕施用有效成分1 g的多效唑,矮化效果最好,对地径和冠幅影响不显著;选用亲和力好的砧木和矮化品种接穗嫁接育苗,可有效降低树高;乌桕大树连续3 a修剪可有效控制树高,即第1年在主干60~80 cm处截干,第2年留3~4个萌发枝,夏季在1/2处短截,第3年在春梢1/2处短截。
- 向珊珊邓先珍王晓光张风宋菲
- 关键词:乌桕矮化效应多效唑矮壮素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