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彬
- 作品数:45 被引量:204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单枚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接受胃癌D 2根治术病人单枚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及浠水县人民医院连续2258例胃癌术后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计算单枚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并对单枚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258例原发性胃癌病例中,纳入507例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及123例单枚淋巴结转移病例,单枚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45%。单枚淋巴结转移病例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在肿瘤大小、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pT分期、脉管癌栓和淋巴结检查数目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和Lauren组织类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13)、脉管癌栓(P<0.001)、AJCC-pT分期(P<0.001)和淋巴结检查数目(≥30枚,P=0.002)与胃癌单枚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P=0.002)、pT分期(P<0.001)和淋巴结检查数目(≥30枚,P=0.027)是胃癌单枚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脉管癌栓阳性及pT_(2-4)期胃癌有单枚淋巴结转移风险,送检淋巴结数目≥30枚可以提高单枚淋巴结阳性率,获得更准确的N分期。
- 孟庆彬李明黄洋李栋梁吴文良冯燕卢昕李志刚邵永胜
-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淋巴结转移
- 过表达KLF17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血管生成拟态以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转染KLF17基因对人结直肠癌血管生成拟态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KLF17表达质粒PIRES-EGFP-KLF17转染至SW480细胞中,以未转染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前后KLF17和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血管上皮钙黏附素(V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粘连蛋白5γ2链(LN-5γ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Transwell实验检测KLF17基因转染对SW480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KLF17表达质粒后SW480细胞中的KLF17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细胞(P <0. 01)。过表达KLF17后SW480细胞中VE-cadherin、MMP-2和LN-5γ2的表达量以及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结论:转染KLF17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其血管拟态的形成,降低其体外侵袭能力。
- 陈华涛瞿紫微孟庆彬肖新波赵春翔
-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结直肠癌VE-CADHERINMMP-2
- 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66例;年龄为(58±4)岁,年龄范围为31~85岁。患者均采取补片置入方式完成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并发症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问卷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情况:104例患者顺利完成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手术时间为(111±18)min,术后住院时间为(6.1±2.4)d。104例患者中,行开放手术29例,行腹腔镜手术38例,行杂交手术37例。29例行开放手术患者中,腹壁缺损部位在脐下区(M4型)25例、胁腰部(L2型)2例、髂部(L3型)2例。29例行开放手术患者的补片放置于腹壁肌肉后。3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腹壁缺损部位在剑突下(M1型)9例、上腹部(M2型)23例、肋缘下(L1型)6例。3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补片放置于腹膜腔内。37例行杂交手术患者中,腹壁缺损部位在脐部(M3型)27例、耻骨上区(M5型)10例。37例行杂交手术患者的补片放置于腹膜腔内。(2)并发症情况:29例行开放手术患者中,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4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修补区域浆液肿2例。3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2例发生并发症,均为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37例行杂交手术患者中,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愈合不良2例、修补区域浆液肿4例。104例患者中,6例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患者,经局部封闭及镇痛治疗均缓解;3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经局部换药及二次清创缝合后愈合良好;6例修补区域浆液肿患者,经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后痊愈。无肠瘘、肠梗阻、腹
- 闵凯任骏吴彪赵春翔王辰啸陈华涛李晓辉肖新波郭建辉孟庆彬
-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杂交腹腔镜检查
- 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幽门周围淋巴结清除的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幽门周围淋巴结(Parapyloric lymph node,PLN)转移的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完成Siewert Ⅱ型AEG病例R0切除手术85例。记录每例手术标本的淋巴结数目,计算本组病例的淋巴结总数和平均值,计算PLN转移率,分析P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5例Siewert Ⅱ型AEG病例的手术标本共检出淋巴结4167枚(16~157枚),(49.02±16.24)枚/例。85例中,68例有淋巴结转移,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80.00%,PLN转移率为18.82%。PLN转移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Laurén分型不相关(χ~2值分别为0.007、0.288、0.176、0.954,P值均>0.05),与肿瘤大小及侵犯深度(pT分期)相关(χ~2=17.358,P<0.001;χ~2=14.921,P=0.002)。结论 Siewert Ⅱ型AEG病例宜行全胃切除,尤其是T3、T4期或肿瘤直径≥4 cm病例必须行全胃切除术。
- 李明孟庆彬邵永胜李栋梁冯燕吴文良卢昕黄洋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胃切除术淋巴结切除术
- 基于数字化手术室的临床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及其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构建基于数字化手术室的临床信息共享平台,探究其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手术室临床信息共享平台,选取医院收治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手术全过程给予常规信息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数字化手术室的临床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手术全过程管理,对比两组采集、编辑及下载音频与视频信息资料的使用耗时,录入病例资料的准确率和使用者对不同管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集准备耗时、编辑和下载音频与视频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23,t=33.324,t=10.683;P<0.05);观察组病例资料录入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07,P<0.05);观察组参与的使用者对操作舒适度、手术影像清晰度、设备兼容性、软件可靠性和软件操作期间稳定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0,x^(2)=8.178,x^(2)=4.600,x^(2)=5.254,x^(2)=5.855;P<0.05)。结论:基于数字化手术室的临床信息共享平台可实现手术过程的全面记录,规范手术相关资料流程并缩短时间,提高病例资料录入准确率。
- 舒玉珍孟庆彬王艳子黄莉杨琳
- 关键词:数字化手术室胃癌数据监测系统
- 进展期胃下部癌第12p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15年
- 目前D2根治术被认为是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但是对胃下部癌手术中是否需要清扫第12p组淋巴结仍未达成共识[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进展期胃下部癌第12p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探讨胃下部癌D2根治术清扫第12p组淋巴结的必要性.
- 金太欣邵永胜孟庆彬肖新波冯燕李志刚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胃下部癌D2根治术标准术式手术中
-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
- 2015年
- 低位直肠癌主要的手术方式为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直肠癌联合根治术及乙状结肠造瘘.武汉市第一医院自2010年来采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切除联合乙状结肠造瘘的方式进行根治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瞿紫微吴彪邵永胜肖新波孟庆彬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切除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造瘘联合根治术
- CDH17对胃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CDH17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和胃癌MGC803细胞与BGC823细胞的侵袭力与CDH17、上皮标志物E-cadherin、间质标志物N-cadherin的表达,以及两种胃癌细胞转染CDH17si RNA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无穿膜细胞、无CDH17与N-cadherin表达,而有明显的E-cadherin表达;与GES-1细胞比较,两种胃癌细胞均有明显的穿膜细胞及明显的CDH17与N-cadherin表达,而E-cadherin呈低表达(均P<0.05),且高侵袭力的MGC803细胞上述变化较低侵袭力的BGC823细胞更为明显;两种胃癌细胞转染CDH17si RNA后,上述指标变化较转染前明显抑制(均P<0.05),且在两种细胞间的差异缩小(均P>0.05)。结论:CDH17高表达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胃癌细胞系侵袭性。
- 卢昕孟庆彬邵永胜
- 关键词:胃肿瘤上皮-间质转化钙黏着糖蛋白类肿瘤侵润
- 小干扰RNA抑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对MKN28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IF5A2)在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IF5A2在MKN28、HGC27细胞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内的表达,评估小干扰RNA(siRNA)对EIF5A2的抑制效果。检测EIF5A2蛋白在2例人胃癌及匹配的非癌胃黏膜组织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力,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D1、CyclinD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E-cadherin、Vimintin、C-myc及转移相关蛋白1(MTA1)的表达水平。结果 EIF5A2在MKN28细胞及人胃癌组织内呈高表达。EIF5A2 siRNA#1可明显抑制MKN28细胞内EIF5A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EIF5A2后可明显抑制MKN28细胞增殖(P均<0.01)、迁移(P<0.001)及侵袭能力(P<0.001)。抑制EIF5A2后,Viment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CyclinD1、CyclinD3、MTA1及C-myc表达明显受抑制。结论siRNA下调EIF5A2可能通过抑制CyclinD1、CyclinD3抑制MKN28细胞增殖,并通过抑制MTA1、C-myc及上皮间质转化抑制MKN28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
- 孟庆彬于健春康维明马志强周立叶欣曹战江田树波
- 关键词:胃癌小干扰RNA
- 齐墩果酸调节SDF-1/CXCR4信号轴对脂多糖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A)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轴对脂多糖(LPS)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以5、10、20、40μmol/L OA处理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后续实验OA处理的最佳剂量;将AR42J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LPS组(10 mg/L LPS)、OA低剂量组(OA-L组,10 mg/L LPS+5μmol/L OA)、OA中剂量组(OA-M组,10 mg/L LPS+10μmol/L OA)、OA高剂量组(OA-H组,10 mg/L LPS+20μmol/L OA)、Rr-SDF-1激活剂(SDF-1)组(10 mg/L LPS+20 ng/ml Rr-SDF-1)、OA-H+Rr-SDF-1组(10 mg/L LPS+20μmol/L OA+20 ng/ml Rr-SDF-1)。CCK-8法、Ed U染色检测AR42J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R42J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cl-2相关X蛋白(Bax)、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选择5、10、20μmol/L OA作为后续处理AR42J细胞的低、中、高剂量;与NC组比较,LPS组A_(450)值、Ed U阳性细胞率、SOD活性、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MDA含量、IL-6、TNF-α水平、Bax、SDF-1、CXCR4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OA-L组、OA-M组、OA-H组A_(450)值、Ed U阳性细胞率、SOD活性、Cyclin D1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MDA含量、IL-6、TNF-α水平、Bax、SDF-1、CXCR4蛋白表达降低,Rr-SDF-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OA-H组比较,OA-H+Rr-SDF-1组A_(450)值、Ed U阳性细胞率、SOD活性、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MDA含量、IL-6、TNF-α水平、Bax、SDF-1、CXCR4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OA可能通过抑制SDF-1/CXCR4通路减轻LPS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的炎症损伤。
- 滕晓丽周晓黎孟庆彬汪念廖艳万莹
- 关键词:齐墩果酸脂多糖胰腺腺泡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