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美玲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耐药
  • 3篇药性分析
  • 3篇耐药性
  • 3篇耐药性分析
  • 2篇杆菌
  • 2篇不动杆菌
  • 2篇不动杆菌感染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药敏
  • 1篇药敏结果
  • 1篇药敏结果分析
  • 1篇支原体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人细小病毒B...
  • 1篇人型支原体
  • 1篇人型支原体感...

机构

  • 7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孙美玲
  • 4篇王宏伟
  • 4篇李慧
  • 3篇贾红岩
  • 3篇王丽华
  • 1篇宋广辉
  • 1篇刘广义
  • 1篇伦立民
  • 1篇赵金霞
  • 1篇孙迎娟
  • 1篇王清
  • 1篇王轶
  • 1篇栾兴伟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研究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56例绝经前SLE病人(SLE组)及42例健康女性(对照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所有入选对象均无临床心血管疾病史.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等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SLE组中有12例(21.4%)存在颈动脉斑块,而在对照组中仅1例存在颈动脉斑块(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57,P〈0.01).与对照组相比,SLE组血清VEGF、TC、TG、LDL水平明显增高,而HDL水平明显降低(t=2.54~3.35,P〈0.05、0.01).SLE病人中与无颈动脉斑块组比较,有颈动脉斑块组的病程明显延长,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HDL水平则明显降低(t=3.01~3.43,P〈0.01).结论 绝经前SLE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SLE病程长及高VEGF、低HDL水平可能是SLE病人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赵金霞王宏伟孙美玲栾兴伟
关键词:红斑狼疮动脉硬化颈动脉疾病
70例脐部分泌物细菌学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率,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脐炎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脐部感染患者70例,进行脐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所获得的67株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进行分析。结果 70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7株,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占55.2%,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例较高(26.9%);革兰阴性杆菌占44.8%,以大肠埃希菌占比例较高(22.4%);革兰阳性球菌对米诺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敏感率较高,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头孢吡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敏感率较高。结论分析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状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李慧孙迎娟孙美玲刘广义
关键词:脐炎病原菌耐药谱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B19)感染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机理及免疫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住院RA患者56例为病例组,外伤和骨关节炎5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血液和关节液标本进行B19-DNA检测。同时对另外31例RA病例和11例对照的骨髓标本也进行B19-DNA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上述血液标本进行B19-VP2-IgM检测以及血清中的炎症细胞因子(CK)TNF-α,IL-1,IL-6,IL-8的检测。[结果]病例组血标本B19-DNA阳性19例(33.9%),关节液标本B19-DNA阳性20例(35.7%);B19-VP2-IgM阳性14例(25.0%)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χ2=14.69,P﹤0.01,关节液χ2=14.69,P﹤0.01,B19-VP2-IgMχ2=10.272,P﹤0.05)。在56例RA中,12例B19-DNA、B19-VP2-IgM阳性,2例仅B19-VP2-IgM阳性,7例仅B19-DNA阳性,同时B19-DNA、B19-VP2-IgM阴性35例;一致率为83.9%(P﹥0.05)。RA患者31例骨髓标本中16例B19-DNA阳性,阳性率为51.6%,与对照组(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5)。RA患者骨髓标本B19-DNA阳性率高于血清(χ2=4.313,P﹤0.05)和关节液(χ2=4.313,P﹤0.05)。病例组CK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B19-DNA阳性和B19-DNA阴性间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有较高的B19病毒感染率,B19病毒与RA密切相关,但B19并非是导致RA的唯一因素,作为一种诱发刺激因素,与其他致病因素协同作用,导致部分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RA的发生。
王清伦立民孙美玲王丽华贾红岩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292株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92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82.6%;分布主要以综合ICU最多,占32.9%,其次是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分别占19.2%、16.1%、6.1%;该菌对多黏菌素E的敏感率最高,为99.3%,其次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74.0%、68.2%;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约50.0%;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达30.1%。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易出现多药耐药或泛耐药;及时送检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能有效控制其引起的感染。
李慧王宏伟贾红岩孙美玲王丽华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泛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选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人标本中分离出的3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CLSI标准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测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情况。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依次为青霉素98.1%,红霉素91.2%,克林霉素77.6%,庆大霉素75.6%,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达100%;MRSA的检出率为74.0%。结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
王宏伟孙美玲李慧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499例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我院生殖中心门诊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病人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我院生殖中心门诊2012年1—6月准备做试管婴儿的男女病人进行支原体检查,对阳性的499例病人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支原体耐药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氧氟沙星(81.8%)、罗红霉素(78.6%)、左氧氟沙星(71.1%)、司帕沙星(61.3%)、阿奇霉素(46.5%)、交沙霉素(35.7%)、克拉霉素(12.0%)、强力霉素(1.0%)、美满霉素(0.4%)。结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的耐药性低,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耐药性高。应加强支原体药敏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疗效。
王轶宋广辉孙美玲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抗药性
292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1日010年6月30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计算标本构成百分比、科室分离率并统计分析药敏结果以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比例。...
李慧王宏伟贾红岩孙美玲王丽华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性分析耐药情况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