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宪珍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新生儿缺氧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缺氧
  • 3篇缺氧缺血性
  • 3篇脑病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行为神经
  • 2篇行为神经测定
  • 2篇预后
  • 2篇缺血性脑病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1篇毒性
  • 1篇新生儿期
  • 1篇新生儿期后
  • 1篇新生儿行为

机构

  • 4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孔宪珍
  • 3篇李社会
  • 3篇袁建强
  • 3篇韩旻
  • 3篇叶晓琴
  • 3篇郑利华
  • 2篇张万霞
  • 2篇王子斌
  • 1篇王文侠
  • 1篇潘家华
  • 1篇王志祥
  • 1篇高侠

传媒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蚌埠医药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生儿期后持续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后持续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menthemic encephalopathy,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中、重度HIE患儿根据家长意见及患儿家庭的实际情况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39例(C组);观察组又分为A组37例和B组32冽。A、B组患儿进行相同早期干预,A组患儿在新生儿期后均给予3个疗程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儿常规育儿,1、6、12个月时随访。比较12个月时三组患儿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12个月时A、B、c组患儿的MD1分别为92.027±8.48、87.844±7.89和83.821±8.693;PD1分别为93.216±9.096、88.500±8.474和84.231±9.068,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新生儿期后持续治疗可改善HIE的预后,且药物治疗结合早期干预综合治疗比单纯早期干预效果好。
韩旻潘家华李社会郑利华叶晓琴王子斌袁建强孔宪珍高侠
关键词:婴儿脑缺氧脑缺血预后
环磷酰胺治疗病毒性脑炎脑性瘫痪25例
1992年
环磷酰胺治疗病脑脑性瘫痪25例,选用了以往经一般治疗的病脑脑性瘫痪病人10例进行对照。不仅在智力、语言及瘫痪的恢复上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短期间歇使用环磷酰胺不但毒性小,而且对性腺功能亦无明显影响。
王志祥张万霞孔宪珍李玉璋
关键词:环磷酰胺药物治疗病毒性脑炎脑性瘫痪小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为神经测定与临床、头颅CT表现关系探讨
2002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行为神经测定 (NBNA)与临床、头颅CT的关系。方法 :对 96例HIE患儿进行动态 2 0项NBNA评分 ,并与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比较。结果 :第 5~ 7天临床、头颅CT愈重 ,NBNA评分异常率愈高(P <0 .0 1和P <0 .0 0 5 ) ;第 12~ 14天临床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重度患儿 ,其中轻度恢复更明显 (P <0 .0 0 5 ) ;第 2 4~ 2 8天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可进一步恢复 (P <0 .0 0 5 )。第 4周头颅CT检查 9例异常者 ,NBNA均低于 35分 (P <0 .0 0 5 ) ,临床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
韩旻袁建强孔宪珍郑利华叶晓琴李社会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为神经CT
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
韩旻袁建强李社会郑利华叶晓琴孔宪珍王文侠张万霞王子斌
该项目通过对9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NBNA、头颅CT及临床分度来判定病情,并进行随访一年,给予CDCC测评评估预后。结果表明:NBNA评分是对临床分度的补充也是对早期头颅CT分度的补充,NBNA中视听定向等行...
关键词: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