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 作品数:6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现实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中枢系统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究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现实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中枢系统运动诱发电位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02—2021-12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及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现实训练,持续干预30 d。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 d、30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电生理指标[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波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治疗10 d、30 d后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MA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0 d、治疗30 d后外展、后伸、屈曲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0 d、治疗30 d后波幅大于对照组,皮质潜伏期、CMC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现实训练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肌张力,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作用机制在于改善电生理强度。 崔润红 姜雪 范驰 陈新意 吴丹丹关键词:脑梗死 KINECT 神经功能恢复 体外单次冲击波治疗对偏瘫患者肱二头肌肌张力的即时影响 姜雪 张志强 李纲数字技术辅助步行康复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种疾病通常伴随着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步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精神心理状态。近年来,数字技术辅助步行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反馈系统以及远程康复等现代数字技术,数字技术辅助步行康复训练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还能通过沉浸式训练、实时反馈以及远程监控等促进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本文综述了数字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现状、有效性及存在的不足,旨在更好地把握脑卒中后步行功能训练的新方向,探寻更为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步行功能。 池岩 张迪 高鹤枭 姜雪关键词:偏瘫 脑卒中 虚拟现实 利用光波导模式光谱生物传感器研究二级结构对固-液界面DNA杂交动力学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探针和靶分子二级结构对基因芯片杂交过程的影响,并完善基因芯片设计方法,提高基因芯片的重复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二级结构分析软件Mfold设计3对25-mer完全互补的具有不同二级结构的探针和靶分子(P0T0、P3T3、P4T4)及1对尾端有2个碱基错配的探针和靶分子(P4T3)。制备醛基化传感器芯片,将终浓度为1、2、5、10、20μmol/L的探针分别固定在芯片上,与浓度为5μmol/L的N,N′-对羧苄基吲哚三菁(Cy5)标记靶分子杂交,荧光图像扫描仪检测确定最佳杂交探针浓度;以最佳探针浓度构建芯片,分别与终浓度为0.1、0.2、0.5、1.0、2.0、5.0μmol/L的Cy5标记靶分子杂交,荧光图像扫描仪检测确定最佳杂交靶分子浓度;同时用光波导模式光谱生物传感器(OWLS)实时监测其杂交过程。以0.4%SDS和0.1%NaOH分别处理杂交后芯片10、20、30、60min,荧光图像扫描仪检测芯片再生稳定性。控制靶分子进样速度和杂交时间分别为15μl/h、7h和180μl/h、0.5h,OWLS测定杂交复合物质量、杂交效率和反应速率。结果荧光图像扫描结果显示,最佳杂交探针和靶分子浓度分别为10、1μmol/L,传感器芯片构建成功且具有再生稳定性。15μl/h、7h和180μl/h、0.5h条件下,P0T0、P3T3、P4T4、P4T3杂交复合物的质量(ng/cm2)分别为45和30、43和20、40和13、42和18;杂交效率(%)分别为40.9和27.3、39.1和18.2、36.4和11.8、38.2和16.4;杂交7h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105L/(mol·s)]值分别为0.465、0.247、0.081、0.247。结论在一定时间内,探针和靶分子二级结构增多可导致杂交时间延长,杂交速率和效率降低。应用OWLS成功建立了一种研究固-液界面DNA杂交过程的新平台,为研究基因芯片的杂交过程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钟连声 齐华文 潘忠诚 马汝海 何群 姜雪 赵雨杰关键词: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核酸杂交 神经康复学PBL结合案例实践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结合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学教学中应用的评价。方法选取2013级和2014级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得分、综合能力以及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综合分析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姜雪 陈姝 周凤华 张志强关键词:PBL 案例教学法 神经康复学 教学效果 超声波疗法结合肌肉失衡调整训练对黏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 明确超声波疗法结合肌肉失衡调整训练对黏连性肩关节囊炎(AC)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60例A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超声波疗法同时配合肌肉失衡调整训练,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均持续治疗20 d。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以及12个月评估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VAS)、肩关节活动范围(ROM)、肩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MMT)、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 两组患者ROM、MMT、VAS、Constant-Murley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情绪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疗程结束时肩关节后伸肌力、VAS、Constant-Murley、改良Barthel指数、HAMA以及HAMD评分;治疗后6个月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活动范围,前屈、外旋及内旋肌力,VAS,Constant-Murley,改良Barthel指数,HAMA以及HAMD评分;治疗后12个月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活动范围,前屈、后伸、外展、外旋及内旋肌力,VAS,Constant-Murley,改良Barthel指数,HAMA以及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超声波疗法联合肌肉失衡调整训练可有效减轻AC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肩关节周围肌肉肌力、改善肩关节功能、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最终提高生活质量。 崔润红 池岩 张迪 高鹤枭 姜雪关键词:超声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