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莉萍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思政
  • 2篇思政课
  • 2篇教学
  • 2篇高校
  • 2篇高校思政
  • 2篇高校思政课
  • 1篇形式主义
  • 1篇异化劳动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课
  • 1篇政治课教学
  • 1篇政治色彩
  • 1篇政治属性
  • 1篇三重维度
  • 1篇时代意蕴
  • 1篇授课
  • 1篇授课方式
  • 1篇思潮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课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作者

  • 6篇姚莉萍

传媒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北京教育(德...
  • 1篇华中人文论丛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校思政课辩驳错误思潮路径研究--基于《哥达纲领批判》的解读
2025年
《哥达纲领批判》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同错误思潮坚决斗争的光辉典范,充分彰显了厚重的理论底蕴和犀利的现实观照,能为高校思政课辩驳错误社会思潮提供有益镜鉴。针对当前错误思潮渗透性强、传播范围广、形式种类多等特点,高校思政课汲取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辨析方法,从批判、坚守、言说三条路径出发,在批判中坚决与错误思潮划清界限,敏锐察觉错误思潮的隐匿渗透,深刻探究错误思潮的真正本质;在总结历史经验、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坚守主流意识形态;以及通过增强话语内容的说服力、提高话语表达的感染力和把握话语传播的风向标来掌握话语的主导权,言说核心价值,诠释真理伟力。
姚莉萍杨小雨
关键词:错误思潮高校思政课《哥达纲领批判》
浅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式主义问题与出路
2011年
长期以来,由于学生"思想政治课"本身所具有的政治属性,使得课堂教学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随处可见,开口大学生应如何,闭口大学生必须怎样。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以下问题,诸如将课程过度地政治化,或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变成知识点的传授,使严肃的政治理论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遭遇了表面化、简单化、知识化的处理。
姚莉萍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主义政治属性政治色彩授课方式讲授过程
基于“前提—机理—支点”的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025年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赋能作用日益凸显。鉴于此,以应对思政课教学供需精准化、思政课教师素养数字化和大学生诉求满足分众化等挑战为前提,以实现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在“知识—能力—价值”三维教学目标、“静态教材—动态热点”两维教学内容、“评价—反馈”多元教学评估等方面的耦合为机理,以破解“供需”“孤岛”“场域”困境为支点,构建“信息断层弥合—育人资源整合—虚实场域融合”为一体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为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供支撑。
姚莉萍杨小雨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高校思政课
马克思劳动观的三重维度及其时代意蕴被引量:4
2023年
劳动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是哲学维度以异化为支点关涉人的本质,见证了异化史观至唯物史观的逻辑嬗变;二是政治经济学维度以劳动二重性为枢纽开展批判,深刻透析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根源,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维度对无产阶级寻求劳动解放从而导向新的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进行犀利阐释,勾画出科学的劳动自由图景。鉴于此,立足三重维度考察马克思劳动观,既提供了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深挖其时代意蕴也给予我们透过劳动去洞察时代的哲学智慧,为新时代培树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构筑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构建享受劳动的劳动幸福观提供了理论支撑、理论路径和理论指引。
姚莉萍
关键词:唯物史观异化劳动
交叉科学自组织演化图景透视——基于环境科学演化发展的考察
2010年
交叉科学的演化发展是跨学科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着眼于交叉科学的自组织性,并结合对环境科学的多学科发展、跨学科交融的具体分析,试图揭示现代交叉科学自组织演化的一般图景。伴随着从散到聚、聚散共生,交叉科学逐步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再到非平衡态有序的自组织演化。
姚莉萍
关键词:自组织演化环境科学
恩格斯对杜林自由观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反杜林论》的分析
2024年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撰写的一部具有论战性质的经典著作。他立足于唯物史观厘清了杜林自由观的实质限度,指认了杜林自由观的内在矛盾,并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重维度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在意蕴进行系统阐释。新时代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重新审视恩格斯对杜林自由观的批判,澄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核心要义,有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科学性、价值优越性、客观实践性,科学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观,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姚莉萍张晨曦
关键词:恩格斯《反杜林论》自由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