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学龄儿童的家庭功能和家长教养效能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在应激事件中,家庭功能与教养效能与儿童电子产品使用的关系,为今后干预应激中儿童的家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ADHD学龄儿童194例,以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elf-rating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SQAPMPU)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为依据,划分为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组(过度组)和使用正常组(正常组)。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评估两组儿童的家庭功能,采用育儿胜任感量表(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PSOC)、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item,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ssessment 7-item,GAD-7)评定家长的教养效能、教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过度组家庭功能中的沟通和角色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家长的教养效能、教养满意度得分和育儿胜任感总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过度组ADHD儿童家长的PHQ-9和GAD-7得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家庭功能对网络成瘾产生显著正性影响作用(P<0.05);育儿胜任感对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产生显著负性影响作用(P<0.05)。结论存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行为的ADHD儿童家庭在沟通和角色功能方面有明显缺陷,且这类ADHD儿童家长对自身教养能力和教养满意度的评价较低,同时家长自身的抑郁、焦虑水平较高。此外,家庭功能和家长的育儿胜任感可影响ADHD儿童的电子产品使用行为。提示,干预应激中ADHD儿童的电子产品使用应注重提升家庭功能和育儿胜任感。
目的:比较不同环境(丰富环境、孤立环境)对不同反应性大鼠(高反应性、低反应性)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影响。方法:出生后40d♂SD大鼠120只,以旷场测验区分出高、低反应性大鼠各40只,然后在高、低反应性大鼠中各随机取20只进行丰富环境干预,另外20只进行孤立环境干预,干预时间42d。从干预d30后,再对各组大鼠(丰富环境高反应鼠、孤立环境高反应鼠、丰富环境低反应鼠、孤立环境低反应鼠随机取半)进行吗啡CPP训练及测试。结果:总体上讲,接受丰富环境干预的大鼠其吗啡CPP程度不如孤立环境干预大鼠显著(P<0.05)。接受丰富环境和孤立环境干预的大鼠均表现为高反应鼠CPP比低反应鼠显著(P<0.05)。高反应大鼠经孤立环境干预后,其CPP程度最高。结论:环境干预和个体的易感性存在交互作用,丰富环境可降低吗啡的犒赏效应,弱化大鼠的成瘾行为,可能是预防成瘾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往往伴随情绪问题或情绪障碍,这增加了诊疗的复杂性。西医(即现代医学)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或《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的标准,对ADHD及其伴随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进行诊断,并采用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则根据辨证分型(如心肝火旺证、痰火内扰证等),运用中药(如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及外治法(针灸、推拿)开展治疗。该文基于中西医协同理念,提出了ADHD伴情绪问题的诊治方案。该方案强调多学科评估,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结合患儿年龄、病情及家庭需求,实现个体化干预。同时,方案涵盖轻度至重度情绪问题的分级治疗策略,并注重疗效评价、安全性监测及家庭社会支持,以此提升ADHD的整体疗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对改善学龄儿童情绪、行为和人际交往问题的有效性。方法对383名学龄儿童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并运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家长版和教师版分别于基线、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评估,比较各因子得分变化。结果 SDQ(家长版和教师版)多动问题因子和SDQ(教师版)困难总分的干预后3个月得分低于基线,且干预后6个月进一步降低(F=28.14~87.53,P〈0.05);SDQ(家长版)困难总分的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均显著低于基线(F=8.11,P〈0.05);SDQ(教师版)亲社会行为因子的干预后3个月得分显著高于基线,且干预后6个月得分进一步增高(F=27.99,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可以改善学龄儿童的情绪、行为和人际交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