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文杰

作品数:26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辽东学院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蓝莓
  • 5篇土壤
  • 5篇根际
  • 5篇根系
  • 4篇樱桃
  • 4篇软枣
  • 4篇软枣猕猴桃
  • 4篇猕猴桃
  • 3篇东北山樱
  • 3篇幼苗
  • 3篇栽培
  • 3篇微生物
  • 3篇呼吸代谢
  • 2篇单胞菌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荧光假单胞菌
  • 2篇植物
  • 2篇生长发育

机构

  • 18篇辽东学院
  • 15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省果茶技...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作者

  • 26篇周文杰
  • 9篇吕德国
  • 8篇黄国辉
  • 8篇秦嗣军
  • 6篇姚平
  • 6篇孙书伟
  • 5篇赵凤军
  • 4篇张鹏
  • 3篇宋洁
  • 2篇王东来
  • 2篇罗璇
  • 2篇潘奥
  • 1篇马怀宇
  • 1篇张艳红
  • 1篇李晓红
  • 1篇李丽杰
  • 1篇高鹤
  • 1篇鞠方成
  • 1篇杨东霞
  • 1篇杨力

传媒

  • 6篇果树学报
  • 3篇新农业
  • 2篇落叶果树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中国果树
  • 1篇北方果树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现代园艺
  • 1篇智慧农业导刊

年份

  • 7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高丛蓝莓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2023年
以南高丛蓝莓品种H5为试验试材,分别定植在草炭、椰糠、草炭与椰糠体积比为1∶1的混合基质中,管理条件一致。测定植4个月后叶片及根系生理指标及植株生长量。结果表明,椰糠基质中栽培的蓝莓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质,草炭基质中栽培的蓝莓叶绿素含量、根系总呼吸速率、植株高度、叶片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质。综合比较蓝莓植株生长量及生理功能,3种基质中以草炭最适宜南高丛蓝莓H5生长。
顾嘉怡黄国辉苏宏景一鸣周文杰
关键词:蓝莓基质栽培生理功能生长量
东北山樱根际荧光假单胞菌对幼苗根系呼吸及生长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根际优势细菌对东北山樱幼苗根系功能的影响机制,为樱桃园根际环境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东北山樱幼苗为试材,进行土壤接种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根系呼吸速率、幼苗生长量等指标,分析幼苗对接种根际优势细菌的响应特征。【结果】与对照相比,接种荧光假单胞菌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短期内提高了22.7%、幼苗根系总呼吸速率增加了39.5%、呼吸途径前期以糖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细胞色素途径(EMP-PPP-COX)为主,而后期转变为以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细胞色素途径(EMP-TCA-COX)为主。不同时间呼吸代谢关键酶活性不同,接种处理前期显著降低了磷酸果糖激酶(PFK)、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而后期显著增加了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接种处理对幼苗生长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接种荧光假单胞菌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存在短期效应。幼苗根系呼吸代谢过程对接种处理的响应有一个滞后期,即一般在处理结束20 d后,根系呼吸途径分配比例,部分相关酶活性发生改变,影响根系总呼吸速率,但最终对幼苗生长量无明显影响。
张鹏秦嗣军周文杰吕德国
关键词:东北山樱呼吸代谢荧光假单胞菌
降低软枣猕猴桃初代培养污染率的研究
2018年
[目的]筛选降低软枣猕猴桃外植体初代培养污染率和提升外植体诱导率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半木质化的软枣猕猴桃新梢作为外植体,根据外植体灭菌时间和氨苄青霉素培养基浓度差异组合,分析降低软枣猕猴桃外植体初代培养污染率和提升外植体诱导率的因素,筛选出最适宜的处理方法。[结果]增加外植体75%乙醇灭菌时间至10 s可降低软枣猕猴桃初代培养污染率,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为100~150 mg/L时,软枣猕猴桃初代培养污染率随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增加外植体灭菌时间和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均能增加软枣猕猴桃外植体诱导率。[结论]污染率低且诱导率高的处理方法为1/2MS+100 mg/L氨苄青霉素、1/2MS+150 mg/L氨苄青霉素、外植体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8 min和外植体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10 min。
孙书伟姚平宋洁周文杰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污染率灭菌时间氨苄青霉素
外源纤维素对樱桃根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外源添加纤维素对樱桃根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为外源添加有机物料调控樱桃根域环境、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甜樱桃幼苗为试材,品种为‘美早’,砧木为东北山樱。土壤中外源添加纤维素量为4 g·kg-1干土,检测处理后7~60 d根域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含量、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外源纤维素处理前期显著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处理后7 d,纤维素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45.3%,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最后均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外源纤维素处理后15 d,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增加了34.8%。外源纤维素处理明显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显著提高了30 d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与Mc Intosh指数及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羧酸、酚酸类及胺类碳源的代谢能力,在7 d及15 d时土壤微生物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群落代谢特征。外源纤维素处理后7~30 d,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60 d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处理后7 d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增加了30.2%。【结论】外源纤维素处理可显著改变樱桃根域土壤微生物结构与活性,但处理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
周文杰张鹏秦嗣军吕德国
关键词:樱桃纤维素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温度对5个蓝莓品种花粉发芽率及着果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本研究以5个蓝莓品种为试材,检测不同温度处理2h后花粉发芽率及自交着果率。结果表明,5个蓝莓品种花粉发芽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整体上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温度处理后花粉培养12h的结果表明,蓝丰花粉在处理温度为25~37℃时发芽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余4个品种;在处理温度为41℃时,花粉发芽率最低,仅为0.67%。处理温度为39~41℃时,瑞卡为花粉发芽率最高的品种,显著高于其余4个品种。高温降低了5个蓝莓品种的着果率,布里吉塔着果率在处理温度达到33℃时显著下降,较对照降低了22.96%。蓝丰、瑞卡和都克着果率在处理温度为35℃时显著降低。处理温度为41℃时,5个品种中蓝丰着果率最高。高温降低了5个蓝莓品种花粉发芽率和着果率。处理温度相同时,花粉发芽率存在品种间差异。瑞卡是39~41℃处理后花粉发芽率最高的品种。处理温度为25~41℃时,5个蓝莓品种着果率存在品种间差异。
姚平周文杰黄国辉罗璇
关键词:蓝莓温度花粉发芽率着果率
根际促生细菌对东北山樱幼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评价野生东北山樱(Cerasus sachalinensis Kom.)根际分离到的促生细菌对幼苗的生理效应。【方法】通过盆栽接种试验,测定3株根际促生细菌对东北山樱幼苗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接种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处理与对照相比,在未改变水分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增强了幼苗叶片气孔导度,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增加72.4%)和蒸腾速率(增加54.5%),其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指数及性能指数也明显增强,促进了幼苗生长,生物量指标表现为最大。接种腊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处理较对照虽然也促进了幼苗的生长,但对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不同。接种腊质芽孢杆菌同接种荧光假单胞菌对幼苗的光合作用参数影响趋势相同,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无影响。而接种松鼠葡萄球菌对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影响,水分利用效率下降29.4%,但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指数增强。【结论】接种3株促生细菌菌悬液均可促进东北山樱幼苗的生长,其中接种荧光假单胞菌的促生效应最大,但不同促生细菌对光合作用参数影响不同。
秦嗣军张硕周文杰吕德国高鹤
关键词:东北山樱根际促生细菌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蓝莓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2025年
蓝莓(Blueberry)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植物,是辽宁省近几年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显著的小浆果类果树。针对辽宁省蓝莓生产的实际情况,依据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布并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蓝莓生产技术规程》,制定蓝莓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指南,以供蓝莓生产者参考和应用。
宣景宏李军陈坤张文耀周文杰张娜
关键词: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蓝莓杜鹃花科
4个品系软枣猕猴桃花期不同程度新梢摘心的效应被引量:2
2021年
以4个品系软枣猕猴桃LD107、LD133、LD243、LD1214为试材,在花期分别对营养梢、结果梢进行摘心处理,研究不同摘心程度的效应。结果表明,花期新梢摘心处理能提高摘心梢翌年的萌芽率及结果枝率,LD107、LD243、LD1214这3个品系的营养梢留30cm,结果梢留7叶摘心更有利于提高结果枝率,LD133品系营养梢留50cm,结果梢留3叶摘心更有利于形成结果枝;新梢摘心后形成的营养枝率无显著差异。
方琴赵凤军周文杰秦嗣军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夏季修剪摘心结果枝
蓝莓苗木繁育技术
2025年
蓝莓,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的小浆果,其苗木质量直接影响果园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随着蓝莓产业快速发展,对优质苗木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了有效提升蓝莓种植水平,构建一个高效的苗木繁育体系至关重要。1育苗方式。优质的蓝莓苗木应具备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等特性。蓝莓育苗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包括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方式。由于蓝莓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变异大,群体一致性差,难以遗传母株的优良性状,因此,种子繁殖在蓝莓生产中的应用较为有限,通常仅用于选育新品种。相比之下,无性繁殖是目前蓝莓苗木繁殖的主要方式。
孙书伟陈坤周文杰宣景宏
关键词:苗木繁育有性繁殖扦插蓝莓
蓝莓基质栽培技术
2025年
蓝莓根系分布浅,喜酸性、疏松且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对土壤要求苛刻。在我国,多数农田的土壤并不适合蓝莓的生长,因此,土壤改良成为了栽培蓝莓的必要步骤。常规土壤改良成本高且效果有限,也限制了我国蓝莓栽培面积的增加。相比之下,基质栽培技术通过人工调控基质理化性状,可打破土壤限制。鉴于基质栽培的多重优势,国际上的种植企业开始广泛使用基质栽培技术进行蓝莓生产,我国近年来蓝莓基质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云南、辽宁等地区,已开始进行规模化生产。
陈坤周文杰宣景宏张娜
关键词:土壤改良酸性土壤有机质基质栽培根系分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