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允华
- 作品数:24 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青藏高原地面长波辐射经验计算方法被引量:19
- 1984年
- 一、引言地面长波辐射是地面辐射平衡中的一个重要分量,特别在青藏高原,地面有效辐射和辐射平衡具有大致相同的量值,因此,高原长波辐射的研究对于高原地面辐射平衡和加热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周允华
- 关键词:青藏高原
- 几个辐射图解的比较被引量:4
- 1964年
- 本文讨论了八种辐射图解的基础方程和计算结果,对不同辐射图解的透射函数跟气压和温度的关系,以及对光谱重迭区内CO_2和水汽的处理也进行了研究,最后比较了不同辐射图解的大气发射能力曲线。通过上述讨论,初步分析了各辐射图解的优缺点和产生不同计算结果的原因。
- 周允华李玉海左大康
- 关键词:水汽辐射通量对流层低层大气
- 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的气侯学计算被引量:52
- 1996年
- 讨论了光合有效辐射(PAR)的两种计量系统,提出了利用太阳总辐射照度估算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的气候学公式。根据国外对昼光的观测资料,得到了PAR能量的量子转换系数,即太阳总辐射中,PAR每1J的能量含有4.55μmol的量子。在气候学计算中,可利用这个值进行PAR的能量和量子的换算。
- 周允华项月琴栾禄凯
- 关键词:光合有效辐射气候学
- 西藏高原田间冬小麦的表观光合量子效率被引量:23
- 2000年
- 在西藏高原田间的测定表明,高原冬小麦光-光合速率响应曲线符合直角双曲线函数,其表观初始光能利用效率α平均为0.034μmolCO2/m2s(μmolphotons/m2s),只及内陆平原地区的约2/3。高原地区空气稀薄,CO2密度为平原地区的2/3左右,致使小麦叶片光能利用效率降低。
- 刘允芬张宪洲周允华张谊光喻朝庆
-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机理
- 用于采光设计的紫外辐射和光气候的研究(英文)
- 1989年
- 本文提出了计算晴朗天气条件下太阳直接幅射、天空散射幅射和总幅射中的紫外幅射强度(波长λ<0.4μm)和光照度的气候学方法。作为一个实例,本文利用北京地区1958-1976年共19年的日射观测资料,计算并列出了北京地区最佳天气条件下各月逐时的紫外直接幅射强度、紫外散射幅射强度、紫外总幅射强度和天空散射光的及总幅射的光照度,并据此讨论了北京地区的紫外幅射和光气候特点,列表给出了北京各月的自然采光可利用时间。
- 周允华项月琴
- 关键词:采光设计光气紫外辐射APPENDIX英文
- 东亚地区地球—大气系统和大气的辐射平衡被引量:6
- 1965年
- 一、引言地球-大气系统和大气的辐射平衡是它们的热量平衡的重要粗成部分,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上太阳辐射能的转换过程、地球和大气的热状况、大气的动态、气候形成的规律性以及与上述问题有关的实际的或理论性问题的综合探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左大康陈建绥李玉海周允华
- 关键词:热量平衡
- 西藏高原田间冬小麦旗叶光合作用研究被引量:12
- 1999年
- 西藏高原冬小麦旗叶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平坦或单峰型 ,没有明显“午睡”现象。净光合速率日最高值可与平原接近。光合日总量最高值出现在灌浆中期 ,其值比平原低 4 %~ 34 %。净光合速率达2 0 μmol CO2 .m- 2 .s- 1以上的环境因子组合是光合有效辐射光量子通量密度 2 0 0 0 μmol.m- 2 .s- 1以上 ,气温 2 5~ 2 9℃ ,近地层大气 CO2 密度 0 .4 1 mg.dm- 3以上 ,0 cm地温 1 8~ 2 3℃、5 cm地温 1 5~ 1 9℃。这样的因子组合在高原同时满足的机率不高 ,由于 CO2 浓度与光温因子高值出现时间不同步 ,更由于 CO2 密度比内陆平原低 1 /3,严重制约了光合日总量值 ,高原冬小麦旗叶光合作用的特点是净光合速率日最高值可与平原接近 ,但光合日总量却明显低于平原。
- 刘允芬张宪洲张谊光周允华
-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作用
- 太阳紫外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的气候学研究
- 周允华项目
- 该项成果研究了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散射辐射和总辐射中紫外和光合有效辐射的特性,得出了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日射资料计算紫外和光合有效辐射的气候学公式。该项目不仅理论上达到了国际水平,而且还在城市建筑日照标准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光合作用气候学光合有效辐射紫外辐射
- 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的农田生态环境因素探讨被引量:13
- 1998年
- 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的传统解释认为: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温差大、光温配合好,小麦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消耗小,有利于更多地积累同化产物。而研究表明:在高产条件下,高原小麦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略低于平原地区。传统观点不能对此作出很好解释。事实上,青藏高原CO2密度低会严重制约小麦的光合作用;但高原太阳辐射强、群体结构有利,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CO2的不足,使得其日平均干物质累积速率仅略低于平原地区。高原年均温低导致小麦的生育期远长于平原地区,因此,单季小麦能够更长时间地利用各种生态条件。略低的干物质累积速率和长得多的生长期决定了青藏高原的干物质单产高于平原地区;收获指数高的小麦在高原获得了创记录的高产。
- 喻朝庆周允华林忠辉林忠辉
- 关键词:青藏高原小麦高产原因生态环境农田
- 中国地区的太阳紫外辐射被引量:39
- 1986年
- 一、引言,太阳紫外辐射由于其强烈的生物学效应和化学效应,在农学、生物学、医疗保健、环境保护、气象学、摄影、染印工业及标准光源的设计等多种领域内都受到人们的很大注意。有关紫外辐射的光谱分布已有不少测量,大多是以相对能量的形式给出其测量结果。
- 周允华
- 关键词:农学生物学效应太阳紫外辐射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