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定

作品数:119 被引量:677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生物学
  • 13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1篇食品
  • 17篇发酵
  • 11篇麦胚
  • 8篇肉品
  • 7篇亚硝酸
  • 7篇亚硝酸盐
  • 7篇肉制品
  • 6篇丹贝
  • 6篇酶联
  • 6篇酶联免疫
  • 6篇免疫
  • 6篇黄酮
  • 5篇异黄酮
  • 5篇乳酸
  • 5篇固定化
  • 5篇发酵工艺
  • 4篇亚硝酸盐含量
  • 4篇乳酸菌
  • 4篇少孢根霉
  • 4篇小麦胚

机构

  • 57篇南京财经大学
  • 40篇安徽农业技术...
  • 20篇南京农业大学
  • 10篇天津科技大学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安徽技术师范...
  • 4篇常熟高等专科...
  • 4篇苏州大学
  • 3篇无锡轻工大学
  • 2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央储备粮宿...

作者

  • 119篇吴定
  • 34篇路桂红
  • 26篇姚明兰
  • 24篇刘长鹏
  • 19篇鞠兴荣
  • 17篇周建新
  • 16篇高瑀珑
  • 12篇刘常金
  • 10篇黄卉卉
  • 8篇江汉湖
  • 8篇孙嘉文
  • 7篇张羽航
  • 7篇孙德坤
  • 7篇袁建
  • 4篇王明洁
  • 3篇邱伟芬
  • 2篇孙德坤
  • 2篇姚汝华
  • 2篇解光艳
  • 2篇邹耀洪

传媒

  • 23篇食品科学
  • 16篇肉品卫生
  • 13篇中国粮油学报
  • 10篇安徽农业技术...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国酿造
  • 4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食品科技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粮食与饲料工...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中国乳品工业
  • 2篇农牧产品开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兽医科技
  • 2篇中国饲料
  • 2篇常熟高专学报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现代面粉工业
  • 1篇分析化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9
  • 8篇1998
  • 11篇1997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响应面分析优化小麦胚油浸出法提取工艺被引量:8
2012年
微波稳定化后小麦胚芽作为试验原料,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植物油抽提溶剂,建立了浸出法提取小麦胚油优化生产工艺。探讨了不同原料颗粒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体积分数与麦胚质量分数比值(溶胚比值)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浸提温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提取时间对麦胚出油率的影响等单因素试验。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溶胚比值、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响应面优化分析试验设计因素,建立了小麦胚油浸出法优化提取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小麦麦胚油浸出工艺:颗粒度为60目筛上麦胚粉碎物,以植物油抽提溶剂为提取溶剂,溶胚比值为20.5∶1,温度43℃、浸提38 min。优化工艺模型预测出油率的理论值为6.67%,验证试验显示小麦胚油实际出油率为6.65%。
吴定黄卉卉孙嘉文杨晓蓉路桂红刘长鹏
关键词:小麦胚油出油率
干型玉米黄酒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玉米去胚芽,粉碎成2mm颗粒,60℃热水浸6h,常温浸泡30h,然后蒸2h,淋水冷至30℃,加原料重12%麦曲和10%酒母,于16C搭窝发酵7天,然后装罐密封低温发酵20天。成品酒色金黄色、透明、口感醇和,酒度为15%,酸度为0.44%,糖度为0.42%。
吴定
关键词:玉米黄酒发酵工艺干型黄酒
多酶协同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进行了多酶协同制备低异麦芽糖研究,考察了各种α-葡萄糖转苷酶的转苷反应能力,探讨了麦芽糖生成酶及其配合方式以及糖化转苷反应方式对低聚异麦芽糖生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制的低聚麦芽浆中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总含量达40%,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邹耀洪吴定王云陈爱英
关键词:玉米淀粉
ELISA测定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10
1997年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将抗原抗体特异反应与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机结合,由于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设备简单、操作简便、试剂稳定、对人体无害等优点,作为一项基础免疫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在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土壤检测、农业育种、疾病诊断及基因工程等众多领域被广泛应用。据分析,因其检测极限可达10^(-9)~10^(-12)g水平,故以ELISA为代表的固-液抗原-抗体反应体系将取代经典以同位素标记为基础的液-液抗原-抗体反应体系。
吴定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技术
少孢根霉固态发酵β-葡萄糖酶关键单元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研究了黄豆芽液体培养基制备少孢根霉生产菌种的工艺条件,即100mL黄豆芽汁,3g麦芽糖,1%硫酸铵和0.4%尿素,用乳酸调节pH值为4.5,接种1.5g少孢根霉制剂,37℃振荡培养24h后再用大豆粉和马铃薯固态培养基,即大豆粉和马铃薯的比例为5:1,9%乳酸酸化(含乳糖0.2g/10g(干基)、硫酸铵0.2g/10g(干基),以少孢根霉作为发酵菌种,于30℃培养48h,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其酶活达到716U/g。
吴定刘常金刘长鹏姚明兰路桂红周建新迟媛施常青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固态发酵少孢根霉
两步法制备大豆异黄酮操作单元研究
2005年
麸皮、玉米粉等成分,按1:1加矿泉水,灭菌后接种3%菌种,30℃发酵5d,用缓冲液提取β-葡糖糖苷酶。常用氮源和2.5%乳酸对菌种产酶无影响。纯化的β-葡糖糖苷酶最适pH为4.4~4.8,最适催化温度60℃,最适催化时间30min。用含2%CaCO3的60%乙醇在50℃提取豆粕中苷类物质,用石油醚、氯仿去除杂后,再用正丁醇精提豆粕中苷类。用特制硅胶柱分离正丁醇液,用丙酮等洗脱获高纯度大豆异黄酮糖苷。用β-葡糖糖苷酶水解异黄酮糖苷,经超滤、固定化细胞等处理,制备高纯度大豆异黄酮甙元。
吴定刘常金高瑀珑周建新姚明兰迟媛高霞
食品安全的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被引量:5
2003年
微生物能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因而是影响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就是为了监督食品生产和产品卫生质量,保障食品的食用安全。就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和结果质量控制等方面,讨论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周建新杨国峰刘长鹏吴定姚明兰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竞争ELISA测定被引量:3
1998年
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竞争ELISA测定吴定路桂红孙德坤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合肥233100)苯甲酸及其钠盐是各国允许使用而且历史比较久的食品防腐剂。可用于酱油、醋、果汁、果酱、果酒、汽水、饮料等多种食品〔1、2〕。苯甲酸及其钠盐安全性较高,进入机体后,...
吴定路桂红孙德坤
关键词:食品苯甲酸
面粉加工企业如何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审查
2003年
阐述了实施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必要性及小麦粉加工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程序。根据现场审查体会,提出目前我国小麦粉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小麦粉加工企业如何顺利通过生产必备条件现场审查的建议。
吴定
关键词:食品生产许可证小麦粉
乳中磺胺甲基嘧啶残留酶联免疫测定被引量:26
1998年
以BSA为载体合成两种不同摩尔比值(1:13和1:42)磺胺甲基嘧啶抗原,并比较其免疫原性;以OA为载体合成一种包被抗原;用过氧化物酶标以鼠抗免IgG;建立乳中磺胺甲基嘧啶残留酶联免疫测定。抗体亲和常数分别为1.28×107(1:42)和3.21×107(1:13)。ELISA测定磺胺甲基嘧啶工作浓度5~220ng/ml(1.87×10-8~8.2×10-7mol/L),检测限为2.4ng/ml,回收率为88~118%,与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噻唑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0%和0.84%,与碘胺二甲氧嘧啶和磺胺咪无交叉反应。
吴定张羽航姚汝华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牛奶牛乳药物残留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