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文强

作品数:43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胸腔
  • 21篇胸腔镜
  • 14篇手术
  • 13篇食管
  • 10篇食管癌
  • 8篇电视胸腔镜
  • 6篇肺癌
  • 6篇创伤
  • 5篇诊治
  • 5篇术后
  • 5篇切断术
  • 5篇细胞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单孔
  • 4篇单孔胸腔镜
  • 4篇手汗

机构

  • 42篇揭阳市人民医...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43篇吕文强
  • 25篇张志锋
  • 21篇韦武芝
  • 16篇曾贵青
  • 16篇吴伟斌
  • 15篇蔡伟明
  • 9篇刘宝珊
  • 7篇洪祎纯
  • 7篇彭仕骏
  • 2篇张志峰
  • 2篇张隆盛
  • 2篇许萍娟
  • 1篇蔡少明
  • 1篇黄志良
  • 1篇张欢楷
  • 1篇林晓竹
  • 1篇蔡逸铖
  • 1篇林嘉瑜
  • 1篇黄豪达
  • 1篇翁建东

传媒

  • 7篇基层医学论坛
  • 6篇国际医药卫生...
  • 4篇中国医药科学
  • 3篇基层医学论坛...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氏吻合与器械吻合在食管癌微创手术中临床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李氏吻合与器械吻合在食管癌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胸心外科行微创手术治疗的8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食管胃吻合方式分为李氏吻合组(38例)和器械吻合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完成时间、颈部吻合口直径、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0 d再入院率等指标。结果李氏吻合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经口进食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器械吻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手术完成时间、颈部吻合口直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0 d再入院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李氏吻合应用于微创食管癌手术在促进早期经口进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等方面优于器械吻合,且适用于微创食管癌术后加速康复外科模式。
李贤浩梁柱谢漫曾贵青吕文强
关键词:器械吻合食管癌微创手术快速康复
介入法辅助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急性脓胸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介入法辅助胸腔闭式引流对急性脓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急性脓胸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9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介入法辅助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单纯胸腔闭式引流,对2组病例的病程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介入法辅助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快速,有效治疗急性脓胸的方法。
吕文强蔡伟明张志锋
关键词:介入法胸腔闭式引流急性脓胸
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01年5月-2008年2月间73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资料。结果128例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年龄≥70岁、术前心律失常、术前合并高血压者、术前经放化疗后尤其术前经同期放化疗后,FEV1/FVC<70%以及手术时间>5h,颈部吻合、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低钾、低氧,酸中毒,无镇痛者,其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FEV1/FVC<70%、术前心律失常、术前合并高血压者,术前经放化疗及手术时间>5h,食管胃吻合的部位,术后低钾、酸中毒、低氧、无镇痛密切相关。
吕文强张志锋蔡伟明彭仕骏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
胸腔镜在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胸腔镜在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70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实施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血氧分压水平,患者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血氧分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3.56±0.12)分低于对照组的(4.52±0.34)分,血氧分压水平(95.19±2.35)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90.14±2.1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在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手术的创伤,减少并发症,更好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生命体征,缩短住院时间。
韦武芝吕文强
关键词:胸腔镜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9例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9例行常规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部38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死亡。胸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或开胸,与常规三切口组相比,胸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心肺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术后胸液引流量减少,拔除胸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洪祎纯吕文强张志锋韦武芝吴伟斌曾贵青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胸腔镜腹腔镜三切口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到2016年就诊的食管癌患者2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1例)和对照组(113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3 d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同时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单纯的肠外营养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和8 d的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G、IgM以及α-抗胰蛋白酶、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体液免疫学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体液免疫学指标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 d,观察组患者的体液免疫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1 d两组患者的CRP和α-抗胰蛋白酶均无差异(P>0.05);术后8 d观察组患者的CRP和α-抗胰蛋白酶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术使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提高,手术后的各种炎症反应都有所缓解,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病情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可积极推广。
曾贵青吕文强张志锋吴伟斌
关键词: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免疫功能
创伤性血气胸112例诊治体会
2008年
胸部创伤是常见的创伤之一,其中以创伤性血气胸居多。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9月共收治创伤性血气胸患者11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张志锋吕文强蔡伟明
关键词:创伤性血气胸诊治胸部创伤
单体位胸腔镜交感神经T_(3~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单体位(45°半坐卧位,双上肢外展)胸腔镜交感神经T3~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1月—2013年11月8年间应用胸腔镜交感神经T3~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体位46例,双体位(前倾30°~45°侧卧位或正侧卧位,完成一侧手术后再翻身进行另一侧)30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双手温度在5 min内上升至一个新的平台水平,手掌温度上升超过1℃,平均住院时间3 d。双体位手术时间42 min^80 min,平均50.5 min;单体位手术时间30 min^60 min,平均36.5 min,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单体位胸腔镜交感神经T3~4切断术可明显缩短手术的麻醉时间,患者复苏较快,术后恢复快,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安全、有效。
吴伟斌韦武芝吕文强许萍娟
关键词:手汗症胸腔镜
自发性食管破裂20例的诊治与分析
2011年
自发性食管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系指健康人突然发生食管全层破裂,因多数发生于饮酒、过食、呕吐之后,故又称之为呕吐后食管破裂,若与胃酸分泌有关,也可称之为食管消化性穿孔。为区别创伤性穿孔,还称之为非创伤性食管穿孔(约占19%)。该病来势凶猛,极易误诊(误诊率30%-70%),
韦武芝刘宝珊吴伟斌吕文强
关键词:自发性食管破裂BOERHAAVE综合征诊治非创伤性胃酸分泌健康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eotomy,VAMT)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VAMT行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35例(VAMT组)。手术切口包括腋中线第6—8肋间一个1.5cm长的胸腔镜光源切口,插入胸腔镜后,通过电视显示器观察肿瘤部位、大小、浸润程度、粘连情况、纵隔淋巴结肿大与否以及有无胸腔内广泛转移;根据病变情况在腋前到腋中线第4或第5肋间作一个5~7cm的胸壁辅助小切口,用拉钩牵开胸壁组织或者放置一小撑开器,屏视与直视相结合,采用微创操作器械或微创器械与传统手术器械结合的方法,分别处理血管和支气管,完成肺叶切除。游离肺叶的过程中,将肺叶淋巴结随切除的肺叶一并切除,肺叶切除后清扫肺门和纵隔淋巴结。与同期35例(对照组)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VAMT组35例手术完成顺利,手术时间较常规开胸手术长约30min,但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少。与对照组相比,淋巴结清扫数量、范围、淋巴结和病人转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VAMT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将VATS技术与传统开胸技术相结合,既发挥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又达到了传统开胸手术安全、可靠的效果,清扫淋巴结符合肿瘤手术原则。
张志锋洪讳纯韦武芝吴伟斌曾贵青蔡伟明吕文强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根治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