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纳米二氧化铈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大鼠肺泡上皮细胞RPAEpiC的作用研究
- 目的: 本实验以大鼠肺巨噬细胞NR8383、大鼠肺泡上皮细胞RPAEpiC为研究对象,对纳米氧化铈的生物效应及其毒理学性质进行研究,在细胞水平体外考察纳米氧化铈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和毒性作用。 方法: 将细胞置...
- 吕丽萍
- 关键词:纳米氧化铈肺泡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
- 纳米氧化铈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的增殖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铈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的毒性作用和对细胞的增殖影响;考察纳米氧化铈作用于细胞的生物效应是否存在剂量和粒径效应。方法:不同终浓度200、100、50、20、10、5、2.5、1.25、0.625μg/m L的20.8 nm Ce O2-NPs体外作用于96孔板中NR8383细胞24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四种粒径20nm、50-100 nm、300-500 nm、1-5μm Ce O2分别以四种终浓度100、50、20、10μg/m L作用于NR8383细胞24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不同浓度20.8 nm Ce O2-NPs作用于NR8383细胞,与对照组相比,除1.25、2.5、5μg/m L外,其他浓度下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增大而升高,100、200μg/m L最明显;有剂量效应。四种粒径四种浓度的纳米氧化铈作用于NR8383细胞,50-100 nm的20μg/m L浓度和1-5μm的50、10μg/m L浓度Ce O2-NPs抑制细胞增殖,但不明显;其他各组均促进细胞增殖,其中20 nm的20μg/m L,50-100 nm的50μg/m L、100μg/m L最明显。剂量尺寸效应不明显。结论:小粒径纳米氧化铈对NR8383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无明显毒性;微米级氧化铈有些浓度下细胞存活率降低,可能对细胞造成毒性。
- 吕丽萍杨静杨通旺吴涛张博闻张志强吴刚
- 关键词:纳米氧化铈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增殖毒性
- 纳米二氧化铈致肺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纳米二氧化铈兼具纳米材料和稀土的特性,目前随着纳米二氧化铈的用途的不断增加,其在生活环境中的接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也存在争议。我们此次主要阐述纳米二氧化铈对肺组织及肺细胞的影响,为纳米二氧化铈可能引起的呼吸损伤提供基本资料。1纳米氧化铈的背景1.1纳米氧化铈的基本结构纳米二氧化铈一般为面心立方结构,铈离子优先形成较稳定的Ce4+,以萤石结构形成结晶。
- 吕丽萍吴刚杨静杨通旺张博文吴涛张志强
- 关键词:二氧化铈肺细胞肺损伤彗星试验人肺癌细胞肺泡巨噬细胞
- 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在纳米氧化铈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5年
- 观察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铈颗粒染毒后对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大鼠肺组织GRP78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导致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将粒径为35nm±3nm的纳米氧化铈颗粒悬液以不同剂量(100mg/kg、400mg/kg)给大鼠气管滴注,染毒28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SOD活力、MDA含量及肺组织GRP78蛋白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纳米氧化铈染毒组大鼠血清中SOD活力及MDA含量均无明显改变(P>0.05),GRP78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纳米氧化铈染毒大鼠所致肺损伤与内质网应激有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杨静吴刚李园园吕丽萍刘扬庞一强
- 关键词:纳米氧化铈肺损伤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
- 纳米二氧化铈的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近年来,稀土元素因具有独特的金属特性被广泛用于稀土纳米材料的生产,作为新材料中的一员,稀土纳米化后形成的纳米稀土材料表现出许多其他金属纳米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关于这些新材料可能引起的潜在毒性研究逐渐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纳米二氧化铈已经被广泛用于材料、光学、医药、化工等领域中,但是其毒理学数据与其他金属相比却较少,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以阐明其毒理学机制。
- 李园园吴刚吕丽萍乌兰托亚杨通旺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铈毒理学稀土纳米材料稀土元素稀土材料纳米化
- 纳米二氧化铈体外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纳米二氧化铈是最重要的纳米稀土氧化物,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其用途的不断增加,人们在生活环境中与纳米二氧化铈的接触机会增大,其生物安全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的争议也愈来愈多。目前对于纳米二氧化铈生物效应的研究争议很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的报道。本文重点综述纳米二氧化铈对细胞的毒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系统归纳了纳米二氧化铈与活性氧产生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DNA损伤、自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作用,为纳米二氧化铈的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吴涛吕丽萍杨静杨通旺张博闻张志强吴刚
-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铈抗氧化DNA自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