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苏梅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针
  • 2篇电针刺
  • 2篇电针刺激
  • 2篇针刺
  • 2篇伸肌
  • 2篇取穴
  • 2篇腕踝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自主神...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超声
  • 1篇休克
  • 1篇血管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消化性溃...
  • 1篇伊曲康唑
  • 1篇隐球菌
  • 1篇隐球菌性
  • 1篇隐球菌性脑膜...
  • 1篇幽门螺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6篇卢苏梅
  • 3篇李聪
  • 2篇冯宪真
  • 2篇徐仲卿
  • 2篇王洁
  • 2篇陈春燕
  • 2篇黄马玉
  • 2篇吕瑛
  • 2篇张燕
  • 2篇袁凤云
  • 2篇陈恩卓
  • 1篇李丽
  • 1篇汤瑜斌
  • 1篇裘佳颖
  • 1篇黄珊
  • 1篇邵侃
  • 1篇夏莉莉
  • 1篇衡晓湘
  • 1篇陈越
  • 1篇许敏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医胃血止糊剂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观察中医胃血止糊剂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97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泮托拉唑、克拉霉素及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胃血止糊剂治疗,比较2组胃镜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与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镜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与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胃血止糊剂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利于溃疡愈合,同时减轻西药毒副作用,且服用方便,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吴晗徐仲卿袁凤云李聪黄马玉卢苏梅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胃黏膜
人体生物刺激反馈仪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筛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人体生物刺激反馈仪(Ezscan)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检出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11月—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采用经典实验和Ezscan检测方法诊断相关患者的心血管神经病变情况。对比两种方法的异常检出率及引起患者发生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经典实验检出率为45%(44/98),Ezscan检测为50%(49/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2,P>0.05)。在Ezscan检测中,异常者较正常者的年龄、病程、腰围、体质指数(BMI)、体脂、血压、肌酐、三酰甘油、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高血压患病率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危险因子为:年龄和BMI。结论 Ezscan检测较经典实验的异常检出率无差异,是一种无创性可定量早期诊断及评估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程度的手段,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依据。
邵侃黄珊卢苏梅汤瑜斌衡晓湘裘佳颖夏莉莉
关键词:自主神经病变
电针刺激伸肌结合辨证取穴治疗卒中偏瘫腕踝关节痉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伸肌结合辨证取穴对卒中偏瘫患者腕踝关节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卒中偏瘫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4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内科药物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辨证取穴进行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刺激伸肌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疗程两个月,观察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评分)、患侧肢体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分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有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改良Ashworth分级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电针刺激伸肌结合辨证取穴可改善卒中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吕瑛陈越李丽陈恩卓王洁陈春燕张燕卢苏梅石向东赵捷
关键词:伸肌电针卒中偏瘫
心脏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被动抬腿试验(PLR),对照组行容量负荷试验(VE);分别于PLR、VE前后采用心脏超声监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试验前心率、CVP、MAP、CO、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两组CVP[观察组:(6.2±0.7)cm H_2O(1 cm H_2O=0.098 k Pa)比(5.1±0.6)cm H_2O;对照组:(6.1±0.8)cm H_2O比(5.3±0.7)cm H_2O]、CO[观察组:(4.0±0.7)L/min比(3.4±0.3)L/min;对照组:(3.9±0.5)L/min比(3.5±0.3)L/min]、SV[观察组:(30.7±3.4)m L比(26.4±3.1)m L;对照组:(31.1±3.7)m L比(26.6±2.8)m L]均较试验前显著增加(P<0.05);试验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率、CVP、MAP、CO、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联合PLR能够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且安全性更高,当患者存在扩容禁忌证时,可以采用PLR预测容量反应性,从而避免容量负荷过载的风险。
李聪冯宪真黄马玉袁凤云卢苏梅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心脏超声被动抬腿试验容量负荷试验容量反应性
辨证取穴结合电针刺激伸肌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腕踝关节活动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结合电针刺激伸肌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腕踝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将16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4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内科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辨证取穴结合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辨证取穴结合电针刺激伸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图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91.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电图检查,治疗组桡侧腕伸肌波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胫骨前肌波相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反射检查中M-amp/H-amp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见显著差异(P<0.01)。结论辨证取穴结合电针刺激伸肌治疗可增加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桡侧腕伸肌和胫骨前肌的运动单位,降低腓肠肌的痉挛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吕瑛石向东王洁陈恩卓张燕陈春燕卢苏梅赵捷
关键词:胫骨前肌电针伸肌
氟胞嘧啶 两性霉素B脂质体 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氟胞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氟胞嘧啶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生化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脑脊液真菌培养阳性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脊液真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效果优于低剂量两性霉素+氟康唑+氟胞嘧啶组,脑脊液培养、脑脊液生化结果改善更显著。
卢苏梅李聪冯宪真徐仲卿许敏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