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采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遥感监测
  • 2篇资源规划
  • 2篇矿产
  • 2篇矿产资源
  • 2篇矿产资源规划
  • 2篇矿产资源开发
  • 2篇矿山环境
  • 1篇玄武岩
  • 1篇牙形刺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台地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台地
  • 1篇盆地
  • 1篇剖面
  • 1篇资源一号
  • 1篇微相
  • 1篇卫星数据

机构

  • 4篇中国国土资源...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四川省冶金地...

作者

  • 5篇刘采
  • 3篇路云阁
  • 2篇王昊
  • 1篇房强
  • 1篇苏文博
  • 1篇傅力浦
  • 1篇景秀春
  • 1篇李春霖
  • 1篇秦松
  • 1篇王姣

传媒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地质调查与研...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中东部二叠系瓜德鲁普统茅口组牙形刺生物地层及色变指标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对四川盆地中东部茅口组进行了详细的牙形刺研究,发现丰富化石,共计3属13种。在茅口组识别出3个牙形刺带,自下至上依次为Jinogondolella altudaensis带,J.xuanhanensis带和J.granti带。上覆地层为王坡煤系的茅口组产出的最高牙形刺带为J.granti带,而峨眉山玄武岩的茅口组产出的最高牙形刺带为J.xuanhanensis带。牙形刺化石高CAI值的时间演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喷发到地表的岩浆对四川盆地热演化有极大影响,但影响时间和范围有限。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对岩石圈热状态影响范围很小,在超级地幔柱的"中带"和"外带"地层中没有体现。
刘采房强景秀春
关键词:牙形刺峨眉山玄武岩茅口组二叠系四川盆地
碳酸盐台地淹没过程的微相响应——以陕西铜川桃曲坡奥陶系剖面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晚奥陶世早期,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发生了一次台地淹没事件,致使鄂尔多斯南缘台地由镶边碳酸盐台地转变为远端变深的缓坡台地。作为这个台地边缘的代表性剖面─陕西铜川桃曲坡中上奥陶统剖面保存了此次碳酸盐台地淹没过程的完整记录。野外观测和室内微相分析表明,这一淹没过程可划分为淹没前阶段、淹没阶段及后淹没阶段三个不同的沉积阶段。淹没界面位于泾河组与金粟山组之间,沉积相由台地边缘礁相突变为陆棚边缘相。(1)淹没前阶段:其建造为泾河组上部沉积,微相主要包括生屑亮晶灰岩、球粒亮晶灰岩、被包壳的生屑亮晶灰岩、内碎屑亮晶砂屑灰岩,台地边缘礁相沉积,指示一种正常浅海台地环境;(2)淹没阶段:其建造为泾河组-金粟山组交界处及金粟山组下部沉积,微相主要为泥晶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代表了深水陆棚沉积环境;(3)后淹没阶段:代表性建造为金粟山组中上部及桃曲坡组沉积,主要微相有含生屑泥晶灰岩、稀少的生屑泥晶灰岩和骨针泥灰岩,呈现深水陆棚-斜坡沉积环境。区域资料表明,该台地淹没的主要原因是鄂尔多斯南缘镶边碳酸盐台地受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消减作用的影响发生阶梯状断裂,造成了台地的最终淹没。桃曲坡剖面自泾河组上部到金粟山组下部的微相组合是对这一宏观过程的微观响应。
刘采秦松苏文博傅力浦
关键词:奥陶纪鄂尔多斯南缘
基于国产卫星数据的矿山遥感监测一体化解决方案——以西藏自治区为例被引量:28
2014年
随着高分辨率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推广应用,矿山遥感监测必将成为该数据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结合西藏自治区矿山遥感监测工作的特点,以资源一号02C(ZY-1 02C)及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在ArcGIS环境下,提出并实现了从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管理、增强与校正、信息提取、统计分析以及成果图制作等一体化解决方案。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在矿山遥感监测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大规模开展多期次动态矿山遥感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范例。
路云阁刘采王姣
关键词:遥感
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成果被引量:8
2016年
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圆满完成了2012—2014年度西藏东部地区矿山开发状况、矿山环境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年度动态遥感监测,首次形成了完整覆盖西藏东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全要素数据集,并针对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矿山典型地物三维体量分析、矿山开发强度综合评价与区划等相关专题开展了综合研究与评价工作。上述本底数据集和综合研究成果可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地方管理部门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矿山地质环境管护等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路云阁王昊刘采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矿山环境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
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及其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2011至2014年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调查工作已经完成了包括13个重点区在内的全区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信息提取工作,首次形成了完整覆盖西藏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全要素数据集,并对其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西藏东部地区存在包括矿山开发利用状况需进一步改善、矿产资源规划执行率有待提高以及存在违法矿山开采现象等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大和较大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墨竹工卡、林周和江达等7个县级单元。上述结果可为下一阶段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规划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调查重点区的部署及其动态巡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路云阁李春霖刘采王昊
关键词:矿山环境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规划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