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军 作品数:8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肺良性透明细胞瘤一例 2012年 肺良性透明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肺的良性肿瘤,报道较少,术前诊断困难。现报道一例并结合文献复习。病例资料患者男,47岁,体检发现右下肺肿瘤样病变一月余。患者无特殊症状,自觉偶有咳嗽,咳少许白色粘液样痰,无胸闷、胸痛、咯血、畏, 刘道军关键词:肿瘤样病变 良性肿瘤 术前诊断 病例资料 特殊症状 右下肺 肺原发软骨瘤一例 2012年 软骨瘤是起源于软骨细胞的良性肿瘤,在胸部一般好发于气管、支气管软骨部,原发于肺卖质内者罕见。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笔者遇见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原发性软骨瘤,现报告如下。 刘道军 杨帆关键词:气管软骨 良性肿瘤 软骨细胞 病理证实 肾上腺皮质腺瘤CT显像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CT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对我医院从2000~2005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年龄43岁。检查设备为GESynergyPlus型螺旋CT机,平扫和/或增强扫描。结果16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5例,左侧11例。最小病灶为9×12mm,最大病灶为170×120mm。CT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影,边缘部分清楚,增强显示部分强化。结论①肾上腺皮质腺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②结合临床资料,肾上腺皮质腺瘤能与部分肾上腺病变鉴别。 刘道军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显像 血管覆膜支架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6 2012年 患者男,67岁。2010年4月因结肠肝曲肿瘤侵及十二指肠,伴结肠肝曲十二指肠球部瘘行外科右半结肠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43d,因结肠癌肝转移,来我院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中腹腔动脉造影显示肝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1.8cm×2.1cm)伴肝动脉狭窄(图1),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未见异常,在肝动脉灌注化疗后6d行动脉瘤治疗。 张冰沸 吴爱萍 刘道军 刘志刚 何小兵关键词:肝动脉假性动脉瘤 肝动脉灌注化疗 巨大假性动脉瘤 血管 右半结肠切除 肺部肿瘤的X线影像、CT扫描、支纤镜检及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评价 X 线影像、CT 扫描、支纤镜检、痰检、针吸细胞学、冰冻切片学等对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肺部肿瘤 X 线影像与 CT、支纤镜、痰检、针吸细胞学、冰冻切片组织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X 线一般能对肺部肿瘤作出诊断并初步定位;CT 具有 X 线优点外,对显示某些特殊部位肿瘤以及纵隔、肺门等淋巴结肿大或转移优于 X 线;支纤镜检适用于中央型肺部肿瘤;痰检适用于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针吸细胞学适用于肺部肿籀,特别是周围型肿瘤;冰冻切片适用于肺部任何肿瘤,且对指导手术有价值。结论根据各种检查手段的优缺点,按照一定程序检查能快速、准确地对肺部肿瘤作出诊断,其实施顺序是 X 线、CT、痰检、支纤镜检(中央型肿瘤)、针吸细胞学(周围型肿瘤)、冰冻切片。 肖小炜 杨超 王经贵 刘道军 尹同录 何军关键词:影像学 病理学 支纤镜 肺部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植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4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于腔内治疗前植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24支,其中Simon-National 3支,Cook-Gunter Tulip 2支,B.Braun-VenaT-ech 19支,滤器均置于肾静脉开口下方的下腔静脉内。术后常规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结果24例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全部植入释放成功,术后随访3~38个月,均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及相关并发症。下腔深静脉血栓经抗凝溶栓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缓解或消失。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王仪刚 刘道军 张冰沸关键词: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静脉滤器 肺动脉栓塞 经导管超低压间断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联合明胶海绵微粒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超低压间断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或)MRI明确诊断的CHL患者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行PLE和明胶海绵微粒(350~560μm)栓塞治疗,栓塞方法采用"超低压间断栓塞法"。平阳霉素平均用量为(5.1±1.3)mg;超液化碘油平均用量为(7.2±2.2)ml;明胶海绵微粒平均用量为(12.5±3.6)mg。观察治疗前后1、3、6、1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瘤体直径治疗前平均为(8.3±1.9)cm,治疗后平均为(2.8±0.9)c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7,P<0.0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超低压间断栓塞治疗CHL安全有效、创伤小,娴熟的插管技术、耐心地超低压间断栓塞是治疗CHL的关键。 张冰沸 吴爱萍 刘道军 王义刚 唐红关键词:血管瘤 海绵状 栓塞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明胶海绵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象与诊断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结果肿瘤位于胃部6例,小肠3例,肠系膜1例,CT定位诊断符合率80%(8/10)。免疫组化提示CD117、CD34多为弥漫阳性。肿块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可发生囊变或坏死,少数可见出血。肿瘤实质部分中到明显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对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刘道军 杨帆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