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 作品数:26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功能疾病防治手册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疾病防治手册,其包含:层叠设置在所述封底内表面上的多页活页,其第一页为透明防水的上活页,第二页起为纸质的记录页;所述的多页活页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封底的内表面对应连接;部分所述记录页的另一侧边沿上分...
- 张宇艳郑亦慧刘艳单灵莺史琰琰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普陀区学校结核病防控认知及环境支持情况调查
- 2025年
- 目的了解普陀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支持环境,为制定辖区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促进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普陀区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的238名学生家长、58名教师、1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结核病防治知识方面,教师的知晓率最高(77.2%),其次是家长(75.4%),学生的知晓率最低(为61.1%);职校学生的知晓率(50.00%)远低于初中生(72.72%)和高中生(61.67%)。家长与教师对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及开展结核病疫情处置的支持度较高,教师比家长的支持力度更高一些。家长和教师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中,网络等新媒体均占据了较重要位置。学生对知识获取来源的喜好是希望来自于医生(66.1%)和卫生老师(65.6%)。结论普陀区家长及教师对学校结核病防控的支持态度较为积极,但是学校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健康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教师及家长的结核病防治认知水平。
- 刘艳王胜难刘慧魏巍
- 关键词:结核病知晓率支持环境
- 上海市普陀区非户籍人口结核病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非户籍人口新发肺结核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普陀区新登记并完成治疗的初治非户籍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其家庭基本情况、诊疗经过及结核病诊疗全程的相关医疗费用等信息。共发出问卷105份,收回问卷97份,均为有效问卷。同时,结合病史和报表资料等核对患者基本情况、结核病诊疗全程的相关费用等信息。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非户籍人口结核病患者2008年家庭年度不同类别收支情况和治疗相关费用及占家庭收入的比率,比较不同患者医疗费用及占年家庭收入比率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对象人均结核病经济负担为5177元,平均占家庭年收入的16.29%,其中医疗费用为2452元,平均占家庭年收入的8.23%。男、女性患者平均医疗费用分别为3174、1840元,占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比率分别为9.92%、5.94%,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费用=-1.722,P=0.085;Z比率=-1.664,P=0.09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和(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平均医疗费用分别为3634、3109、1997和1745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94,P=0.251);但四者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比率分别为10.50%、9.92%、9.61%和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5,P=0.026)。有医保、无医保及不清楚自身医保情况者平均医疗费用分别为2765、1943和611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8,P=0.016);但三者医疗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比率分别为8.22%、7.61%和1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77,P=0.151)。涂阳患者和涂阴患者的平均医疗费用分别为2046、3078元,占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比率分别为7.69%、8.50%,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费用=-0.685,P=0.493;Z比率=-0.094,P=0.925)。有住院史和单纯门诊治疗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分别为21 001、1988元,占家庭年收�
- 郑亦慧邓海巨陈俊刘艳张宇艳徐飚
- 关键词:经济学患病代价
- 上海市普陀区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招募2012-2023年现住址或报告地为上海市普陀区的丙型肝炎患者,开展面对面或电话问卷调查。基于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收集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相关因素,采用阶段模型分步骤分析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363例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46.83%(170/363)。阶段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倾向特征因素中的男性(与女性患者相比,OR=1.805,95%CI:1.158~2.816),60~69岁(与<40岁患者相比,OR=2.110,95%CI:1.023~4.352),本区户籍(相比非本区户籍患者,OR=1.704,95%CI:1.101~2.639)更可能接受抗病毒治疗。需要因素中对诊断丙型肝炎医院服务评价满意的患者(与评价不满意的患者相比,OR=1.657,95%CI:1.058~2.594)更可能接受治疗。能力因素中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与人均月收入<5000元患者相比,OR=1.923,95%CI:1.156~3.199),家人支持治疗(与家人不支持治疗的患者相比,OR=3.063,95%CI:1.205~7.787)更可能接受抗病毒治疗。结论上海市普陀区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对女性、收入低的患者要增强动员治疗的力度,同时加强患者家属在治疗方面给予的支持。
- 后永春王玉芹魏巍叶云郑亦慧刘艳宁镇
- 关键词: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
- 上海市普陀区病原学阳性敏感肺结核患者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筛查情况及发病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普陀区病原学阳性敏感肺结核患者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2018—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确诊的病原学阳性敏感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庭内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密切接触者开展结核感染筛查,并在首次调查后的3、6、12个月内向密切接触者提供自愿的LTBI检测,计算LTBI累计感染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指示病例特征对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影响,并通过结核病登记报告系统随访识别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情况,计算其近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年发病密度。结果:2018—2021年共纳入确诊肺结核患者168例,识别家庭内密切接触者284名,首次筛查LTBI感染率为26.8%(76/284),一年内累计感染率为34.5%(98/28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第2个月末痰检结果仍为阳性的指示病例是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危险因素(OR=7.167,95%CI:2.399~26.587,P=0.001)。284名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共观察了720.17人年,5例新发现肺结核患者近期发病密度为6.94/1000人年(5/720.17人年),LTBI阳性肺结核近期发病密度[15.76/1000人年(4/253.83人年)]与LTBI阴性肺结核[2.14/1000人年(1/466.34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7,P=0.106)。结论:结核病患者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风险高,尤其是第2个月末痰检结果仍为阳性的指示病例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风险更高,应加强涂阳结核病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有效预防结核病在家庭内密切接触者中的传播。
- 孙嘉轩刘艳梁鹏飞郑亦慧胡屹陈静徐飚
- 关键词:接触者追踪多相筛查
- 结核病综合管理系统及移动APP项目
- 本发明提供了结核病综合管理系统及移动APP项目,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结核病综合管理系统既可提醒结核病患者服药,同时用心理测评的方式监测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所获得的服药记录、心理测评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数据输出给社...
- 张宇艳郑亦慧刘艳史琰琰单灵莺王胜难
- 文献传递
- 上海和苏州两地男男性行为者HIV自我检测行为、检测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评估上海和苏州两地MSM的HIV自我检测行为、检测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2―5月间通过社交软件招募上海市、苏州市两地≥18岁且未被诊断为HIV/AIDS的MSM开展网络问卷现况调查,用频率描述自检行为及检测模式,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759名研究对象中,542例有HIV自检史,占比71.4%。其中148例报告既往自检出现过阳性结果,140人经复测确认为假阳性。检测模式包括不检测、传统检测和自检/自检+传统检测三种,各占20.6%、10.0%、69.4%。与含自检模式相比,长居苏州(OR=1.85,95%CI:1.08~3.17)、性角色插入方(OR=0.34,95%CI:0.14~0.80)、近1年性伴数2~4人(OR=0.51,95%CI:0.32~0.81)或5~9人(OR=0.31,95%CI:0.14~0.68)、线下(OR=0.44,95%CI:0.23~0.86)或“线下+线上”(OR=0.51,95%CI:0.31~0.84)寻找性伴、近1年使用毒品/兴奋剂(OR=0.54,95%CI:0.36~0.83)、有性病史(OR=0.41,95%CI:0.24~0.69)、试剂获取困难(OR=2.52,95%CI:1.53~4.15)、试剂使用困难(OR=1.93,95%CI:1.22~3.07)是MSM选择未检测模式的影响因素;年龄18~<25岁(OR=0.26,95%CI:0.10~0.71)或25~<45岁(OR=0.38,95%CI:0.15~0.95)、近1年性伴数2~4人(OR=0.42,95%CI:0.23~0.78)、试剂获取困难(OR=2.58,95%CI:1.33~4.99)是MSM选择传统检测模式的影响因素(均有P<0.05)。结论上海和苏州两地的MSM具有较高的自检使用率和支持服务需求,年龄、居住地、性行为特征、药物滥用、自检试剂可及性和可操作性影响MSM对检测模式的选择。
- 谢言魏巍后永春刘艳郑亦慧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男男性行为者自我检测
- 上海市普陀区2012—2016年户籍人口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根据上海市普陀区2012—2016年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情况,探索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防治策略。方法收集2012—2016年普陀区糖尿病患者登记信息以及2012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结核病患者病案登记信息,对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匹配,分析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发病情况及发病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患者2012—2016年的标化肺结核登记发病率为151.45/10万~951.49/10万,较一般人群有更高的肺结核发病风险。男性、确诊糖尿病时年龄较低、BMI较低、不规律服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结核病患者涂片阳性率为50.5%,显著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结论对于低龄人群进行早期糖尿病风险排查及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 王胜难郑亦慧史琰琰单灵莺刘艳
-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发病率
- 2012—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丙型肝炎病例重复报告情况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2012—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丙型肝炎重复报告情况,为更准确地进行疫情研判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丙肝防治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结合系统查重与人工二次查重,分析重复报告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2023年普陀区共报告现住址病例1802例,重复报告587例,重复报告率为32.57%。除2012年外,其他年份丙肝报告发病率在删除重复报告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的合并分组分析显示,随着年份增加,丙肝的重复报告率呈上升趋势(χ^(2)=4.523,P<0.05)。不同年龄段的病例被重复报告的可能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05,P<0.01),其中50~59岁年龄组重复报告率最高为37.29%(198/531)。不同职业人群的病例重复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40,P<0.01),离退休人员重复报告率最高为37.21%(336/903)。临床诊断病例的重复报告率远高于确诊病例,分别为50.81%(125/246)、29.19%(453/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25,P<0.01)。多种分组方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重复报告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型肝炎病例的重复报告对区域疫情研判有一定影响,应加强病例报告的质控、梳理并查重既往病例,为后续病例的精准治疗和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 后永春魏巍郑亦慧罗飞刘艳
- 关键词:肝炎丙型肝炎传染病报告
- 上海市普陀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发病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了解普陀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发病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18年12月密切接触者1,195例,对密切接触者开展症状筛查、胸片检查、伽马干扰素释放试验及2年随访管理。肺结核患者基本信息来源于信息管理系统,密切接触者发病及影响因素来源于密切接触调查表。结果在2年的随访时间内,9名密切接触者发病,发病率为753/105,是普通人群的29倍。密切接触者中位发病时间是1.1年。密切接触者的发病密度仅在痰检结果阳性与否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119,P=0.016),在不同年龄、性别、与指示病例关系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与患者接触时间的延长,密切接触者发病相对危险度有升高趋势,但并无统计学意义(3~6月:OR=1.395,P=0.153;6~12月:OR=1.819,P=0.230)。结论密切接触者的发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患者涂片阳性是密切接触者发病的危险因素,非家属密切接触者发病风险同样应得到重视。
- 刘艳王胜难史琰琰单灵莺郑亦慧
- 关键词: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