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军
- 作品数:26 被引量:342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重庆市水利局科技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新媒体视角下公众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行为研究——基于个人环境认知的中介效应分析
- 2025年
-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社会基础。文中以“刺激-机体-反应”理论为框架,在对调查人群样本统计分析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新媒体传播对社会公众理解和践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视频媒体、社交媒体和音频媒体对多个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均为显著正向影响,六种新媒体对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平均解释度13.54%。2)公众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的环境认知和保护行为与受众年龄呈负相关,与学历呈极显著正相关;媒体传播与环境认知、个人观念和保护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3)媒体传播对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具有多向性,可直接作用于公众行为,也可通过公众环境认知与个人观念产生间接影响,视频媒体、社交媒体和音频媒体对提升公众的环境认知和保护行为具有重要作用。4)公众的环境认知和个人观念在媒体传播和保护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个人观念的中介作用最强,新媒体主要通过改变公众环境价值观念影响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该研究对揭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认知与保护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政府制定主流价值的新媒体矩阵传播策略提供参考。
- 李诚希刘益军
-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认知中介效应
- 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8
- 2014年
- 采用环刀法研究了紫色丘陵区不同碎石含量弃土弃渣下垫面的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性能随碎石含量的增加而差异显著,其中,碎石含量为40%的弃土弃渣下垫面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及平均入渗率分别是土质弃渣下垫面的1.30、1.13和1.54倍.不同下垫面初始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与弃渣初始含水率、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下垫面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初始入渗率与初始含水率相关系数在-0.689^-0.912之间,稳定入渗率与容重相关系数为-0.745^-0.999,且稳定入渗率随非毛管孔隙度增加而显著提高.Horton模型对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率与时间拟合的可决系数在0.899以上,且Horton模型计算入渗率与实测入渗率的相对误差在0.07%~6.60%之间,是紫色丘陵区分析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过程的适宜性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紫色丘陵区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预测和评价提供技术参数.
- 李叶鑫郭宏忠史东梅黄建辉刘益军汪三树彭旭东
- 关键词:入渗特征水土流失紫色丘陵区
- 土壤含水量对浅层滑坡区土体抗剪强度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通过对重庆缙云山一浅层滑坡区杉木和马尾松林地上土壤剖面原状土、过2mm筛后土壤的剪切试验,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浅层滑坡区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状土土壤断面抗剪强度随土壤天然含水量增大而减小,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土层越深,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越小。同一土壤在不同的含水量的条件下,随着含水量的增大,粘聚力C值和内摩擦角φ值均减小,并且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粘聚力C值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土壤内摩擦角φ值的影响程度。
- 马云何丙辉刘益军
- 关键词:含水量抗剪强度滑坡
- 紫色土丘陵区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抗冲性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基于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研究,分别研究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横垄、顺垄、混合耕作)和不同土层(0~15 cm、15~30 cm)对土壤径流冲刷过程中径流含沙量及抗冲指数的变化特征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冲刷过程中,不同土层土壤表面径流泥沙流失量呈递减趋势,最后基本趋于稳定;(2)在整个冲刷过程中,径流泥沙流失量总体表现为0~15 cm土层>15~30 cm土层,这主要与土壤剖面特性有关,而农业耕作和根系的影响占次要地位;(3)在各种耕作模式中,抗冲指数的大小均表现为0~15 cm土层<15~30 cm土层,且后者分别是前者的2~3倍。
- 魏阜森刘益军代数唐寅
- 关键词:土壤抗冲性耕作模式紫色土
- 基于遥感影像的弃渣场规划后评价研究——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北碚区段为例被引量:4
- 2019年
- 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北段北碚区段弃渣场空间布局为例,通过对该项目弃渣场规划设计实施前后卫星影像分析及实地调查,应用后评价方法对该项目北碚段6个弃渣场规划前后空间布局位置、弃渣量及其水土保持措施等进行了规划符合性分析和实施效果后评价,结果表明:弃渣场空间布局、弃渣量变化大,再利用的弃渣场配套水土保持措施完善,未重新开发利用的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有待完善。
- 张志兰刘益军罗力陈振韩俊才
- 关键词:高速公路弃渣场遥感后评价
- 缙云山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群落特征被引量:12
- 2012年
- 本文以重庆市缙云山国家森林保护区的毛竹林、马尾松针叶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为供试对象,研究了不同森林群落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多,混交林次之,针叶林最少,高低之间分别相差32.3倍(细菌)、19.2倍(放线菌)和19.3倍(真菌)。说明森林植被群落的生产力越高,枯枝落叶量越大,土壤微生物数量越多。在毛竹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针叶林和混交林,说明毛竹土壤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良好,微生物种群丰富,密度较大,种群优势突出。此外,土壤微生物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与土壤有效氮、磷的季节变化基本耦合。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r有机质=0.592**~0.741**,r碱解氮=0.490*~0.581**,n=24);在毛竹林和混交林土壤中,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r毛竹林=0.461*,r混交林=0.450*,n=24),说明微生物在土壤有机质转化和氮、磷供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森林植被群落的生产力密切相关。
- 李勇顾垚俊刘益军黄建国杨红军
- 关键词:森林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
- 交通污染扩散对柑桔园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 通过对交通沿线柑桔园受害情况的采样调查,利用MOBILE6.2模型,根据重庆市道路交通环境条件,确定了模型所需的机动车构成、行驶工况、气候条件等参数,然后应用该模型计算基于2008年度重庆市机动车排放CO、HC、NOx的...
- 张日清张云昌刘益军王小屈
- 关键词:柑桔园交通污染排放因子生态风险
- 文献传递
- 重庆市水土保持科技需求及重点领域被引量:1
- 2015年
- 重庆市位于三峡库区腹地,库区城镇搬迁、移民后靠安置、经济建设活动等使得人为水土流失加剧,做好其水土保持工作对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防洪与生态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的特点,提出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7个重点领域,包括区域土壤侵蚀环境和侵蚀类型辨识、小流域水沙规律及治理模式、生产建设项目侵蚀特征及调控技术、流域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机理及调控技术、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及适宜性评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标准、水土流失快速调查及监测评价技术等。此外,还应密切关注基础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治理模式探索、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定量化分析、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推广应用等。
- 郭宏忠江东蒋光毅史东梅刘益军于亚莉汪三树
-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保持
- 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法研究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产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下垫面条件的产流量、产沙量均随放水流量增大而增大;放水流量为5,10,15,20,25L/min时,产流量随时间推移均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变化,产沙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二者均存在波动现象,而产沙过程波动更为剧烈,呈现出多峰多谷特点。(2)土石比对产流量、产沙量的影响随放水流量增大而增强;相同条件下坡度越大,则产流量越大,产沙量亦越大;放水流量从5L/min增加到25L/min时,土质下垫面平均径流率、平均产沙率增加量均达到最大,而土石混合质下垫面增加量最小。(3)在产流量、产沙量与放水流量的经验方程中,25°土质下垫面产流量、产沙量增长率最大,分别为51.883,18.770,而35°土石混合质的增长率最小,分别为7.270,2.325。
- 彭旭东江东史东梅汪三树刘益军李叶鑫
- 关键词:产流产沙紫色丘陵区
- 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北段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被引量:5
- 2008年
- 在对绕城高速公路北段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和沿线水土保持措施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宫胁法生态修复原理,提出绕城高速公路北段水土保持生态修复3个原则,分5个功能区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体系,以实现高速公路"点、线、面"水土保持综合防护目标,对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监测重点也进行了探讨。
- 江东史东梅刘益军蒋光毅
- 关键词:绕城高速公路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