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4篇术后
  • 3篇肿瘤
  • 3篇颅脑
  • 3篇脑损伤
  • 2篇预防性
  • 2篇预防性护理
  • 2篇手术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癫痫
  • 2篇癫痫患者
  • 2篇颅脑损伤
  • 2篇康复
  • 2篇老年
  • 2篇护理干预
  • 2篇继发性
  • 2篇后并发症
  • 2篇干预
  • 2篇并发

机构

  • 1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3篇刘玩燕
  • 2篇丁燕莹
  • 1篇严江
  • 1篇古松刚
  • 1篇许建衡
  • 1篇江小琼
  • 1篇谢舜峰
  • 1篇刘华纯
  • 1篇杨忠全
  • 1篇黄建美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校医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9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术后并发重症胰腺炎1例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2004年
刘玩燕
关键词:胃手术术后并发症重症胰腺炎抢救胃次全切除术
护理程序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针对护理程序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进行颅脑肿瘤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程序,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37.50%、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压疮预防,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玩燕
关键词:颅脑肿瘤护理程序压疮
微生态肠内营养在胃肿瘤术后患者应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对比研究胃肿瘤术后早期给予添加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1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并分别给予常规补液、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及添加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监测患者手术前后内毒素、CRP、TNF水平变化及淋巴细胞计数改变,同时检测各组患者术后菌群失调情况并分类。结果外周血内毒素水平术后EN组及添加微生态制剂EN患者均低于常规补液组和PN组(P<0.01),而添加微生态EN内毒素水平低于EN组(P<0.01);术后EN组及添加微生态制剂EN患者CRP水平均低于常规补液组和PN组(P<0.01),而添加微生态肠内营养组CRP水平低于EN组(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添加微生态制剂EN术后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其他三组无明显变化;各组患者术后TNF水平均高于术前水平,且术后添加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组TNF水平又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便后细菌油镜计数结果肠内营养组及添加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组菌群失调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常规补液组及EN组(P<0.01),而添加微生态制剂EN又低于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添加微生态制剂肠内营养能有效防治肠道菌群失调,预防术后感染,可加强胃肿瘤术后患者机体免疫。
杨忠全古松刚严江谢舜峰刘玩燕许建衡
关键词:胃肿瘤菌群失调EN乳酸杆菌
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非血肿性高颅压的早期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非血肿性高颅压的早期护理体会。方法 100例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非血肿性高颅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手术后,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的方式,治疗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2、24及48 h后,两组患者的内颅内压水平和手术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格拉斯哥评分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非血肿性高颅压的早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高颅压,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刘玩燕
关键词:脑外科手术治疗护理
预防性护理在继发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继发性癫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性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5.45%,对照组为70.4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3.18%,对照组为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发病次数对比显示,干预前,2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继发性癫痫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率,从而减少发病次数,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刘玩燕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观察与护理
1998年
刘玩燕
关键词: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儿童
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使其更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刘华纯黄建美刘玩燕江小琼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并发症
参与型护理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参与型护理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纳入研究,接受急诊治疗,根据康复期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参与型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整体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后3个月、6个月时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参与型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是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理想的护理方式。
刘玩燕
关键词:生活质量
脑梗死偏瘫患者在早期行针对性肢体任务功能或力量训练的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与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行早期针对性肢体任务功能或者力量训练的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力量训练组与任务功能训练组,各50例。在常规护理和治疗基础上,对力量训练组实施肢体训练过程中主要开展力量训练,对任务功能训练组实施功能训练,评估两组患者生活与肢体功能。结果两组患者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任务功能训练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力量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针对性肢体任务功能训练的过程中,实施肢体任务功能锻炼,对偏瘫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极为有利,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丁燕莹刘玩燕
关键词:肢体功能脑梗死偏瘫
家庭支持心理干预对脑外伤后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
2015年
目的研究家庭支持心理干预对脑外伤后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康复期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家庭支持心理干预联合常规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采用HAMA量表、HAMD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17.83±2.04)分、HAMD评分(17.13±1.98)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28.44±3.27)分、HAMD评分(26.95±2.85)分,t值分别为6.774、6.193,P均<0.05。结论家庭支持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脑外伤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是颅脑外伤康复期理想的干预方式。
丁燕莹刘玩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