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沛霖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拟消骨痛汤治疗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探讨
- 2001年
- 胡永红赖先阳刘沛霖
-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肿胀康复医学补益肝肾诊疗规范
- 用自旋捕集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观察雷公藤对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10
- 1997年
- 用自旋捕集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及化学发光法观察了雷公藤二萜类成分内酯醇(T(10))和雷酚内酯(D7)对水溶系统与细胞体系氧自由基的影响。结果提示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中,T(10)和D7对O2信号表现明显抑制而不抑制黄瞟呤氧化酶活性。在Fenton反应系统,T(10)对OH无清除作用D7则能部分清除OH。T(10)μg/ml、D7,2μg/ml和3μg/ml时能抑制人多核白细胞的化学发光。且不影响其氧耗,但T(10)在3μg/ml则使多核白细胞的化学发光增强。结果证实,二种成分均有一定清除氧自由基活性的能力。
- 任继刚刘沛霖赵保路侯京武忻文娟程自珍
- 关键词:雷公藤电子自旋共振自由基中性粒细胞
- 雷公藤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被引量:23
- 1996年
-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符合ARA诊断标准的22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14例,采用雷公藤缓释片(TW-SR)治疗,每次2片,每天2次,连服4周;对照组112例采用雷公藤片(TW)治疗,每次2片,每天3次,连服4周。结果表明:,总有效率TW-SR和TW分别为92.11%和90.65%(P>0.05);不良反应率TW-SR和TW分别为20.18%和70.54%(P<0.01)。临床前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TW-SR与TW一样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免疫抑制作用。TW-SR毒性明显小于TW。
- 李瑞琳刘沛霖吴旭初魏建军夏利华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雷公藤
- 雷公藤在实验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对TXB_2/PGF_(1α)比值的影响
- 1996年
-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血栓素 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 F_(1α)(6-keto-PGF_(1α))水平。结果表明: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中,TXB_2、6-keto-PGF_(1α)及 TXB_2/6-keto-PGF_(1α)比值显著上升(P<0.01,P<0.01,P<0.001),而布洛芬、雷公藤则能明显地降低 TXB_2/6-keto-PGF_(1α)比值(P<0.01,P<0.05),减轻内毒素 DIC 所致的多脏器损伤。提示雷公藤调节 TXB_2/6-keto-PGF_(1α)的平衡可能是其抗内毒素性 DIC 损伤的机制之一。
- 赖先阳刘沛霖
- 关键词:雷公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素
- 对雷公藤的再认识被引量:6
- 1996年
- 对雷公藤的再认识刘沛霖,胡永红自1974年以来,我们一直应用雷公藤治疗风湿类疾病,对其认识逐步深化,积累了一些经验,笔者就此提出几点看法。一、对雷公藤的正确评价雷公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的确疗效早有定论。至今尚未发现有其他中草药能取代其位置...
- 刘沛霖胡永红
- 关键词:雷公藤药理皮质激素
- 全文增补中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碱性磷酸酶的变化
- 1993年
- 对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用雷公藤治疗前后及34例正常人进行了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结果表明,RA组的ALP 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雷公藤治疗后RA 患者的总ALP 及骨型 ALP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和<0.01),且骨型 ALP与 ESR 呈正相关(r=0.63.P<0.01)。因此,ALP 活性的高低是鉴别活动性和非活动性 RA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胡永红章菊花刘沛霖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性碱性磷酸酶类
- 全文增补中
- 雷公藤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探讨了雷公藤(TW)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的作用以及有关雷公藤的耐受性问题。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TW Ⅰ组、TWⅡ组、TWⅢ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余下3组给予 TW 灌胃,剂量为每次20mg/kg,每天2次。给药时间分别为1个月、2个月、3个月。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水平、肾上腺重量以及肾上腺病理学改变。结果:TW Ⅰ、TWⅡ组血浆 ACTH、皮质酮水平以及肾上腺重量均显著高于正常(P<0.01,P<0.05);TW Ⅲ组血浆 ACTH、皮质酮水平以及肾上腺重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 TW 对 HPA 轴有促进作用;大鼠能对此作用产生耐受性。
- 喻澜刘沛霖邱绮玉
- 关键词:雷公藤佐剂性关节炎皮质酮
- 痛风性关节炎70例临床分析
- 1993年
- 对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分析,本病多见于男性,大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主要有①血清尿酸浓度增高;②典型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③在四肢关节和关节周围的痛风石形成;④肾脏受累。作者对本病的诊断、误诊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了讨论,认为尽早确诊、合理的治疗是避免或减少关节和肾脏损害的关键。
- 张木勋邵丙扬金之欣刘沛霖
-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嘌呤尿酸
- 全文增补中
- 爱若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被引量:16
- 2000年
- 吕随峰肖飞何培根胡永红刘沛霖马骥良袁秀亭姜林娣於强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疗法爱若华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