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兴

作品数:34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钻杆
  • 5篇岩芯
  • 4篇地质
  • 4篇钻孔
  • 4篇勘探
  • 3篇地质勘探
  • 3篇致动
  • 3篇取芯
  • 3篇钻井
  • 3篇工作站
  • 3篇防污染
  • 2篇地层
  • 2篇硬岩
  • 2篇有限元
  • 2篇输入端
  • 2篇透水率
  • 2篇喷淋
  • 2篇喷淋装置
  • 2篇注浆
  • 2篇钻井液

机构

  • 32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2篇刘振兴
  • 18篇范成洲
  • 9篇黄丹
  • 8篇孙野
  • 8篇陈忠凯
  • 7篇李艳霞
  • 5篇王定贤
  • 5篇曹钧
  • 5篇黄华元
  • 5篇丁伯成
  • 4篇尹晓利
  • 4篇胡昊
  • 4篇王发林
  • 3篇胡永乐
  • 3篇邓利蓉
  • 3篇芦玉峰
  • 2篇王香丽
  • 2篇秋实
  • 2篇楼淼
  • 2篇杨欢

传媒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煤矿机械
  • 2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涂料工业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矿山机械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机电工程技术
  • 1篇四川兵工学报
  • 1篇兰州工业高等...

年份

  • 1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防污染工作站风淋房
本申请涉及防辐射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污染工作站风淋房,包括固定风淋箱,顶部设置第一敞口,前侧设置入口,后侧设置出口,固定风淋箱的两侧箱壁内部设置第一风道,固定风淋箱的箱壁的内侧布满出风阀;移动风淋箱,通过横移机构...
刘振兴范成洲孙野陈忠凯杨金帅殷坤赵骥昂陈金山向功勤李世国潘文超黄丹
一种钻杆拆装设备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钻杆拆装设备,钻杆拆装设备包括输送装置、拆装装置、取芯装置和转运装置;取芯装置将经过拆装装置拆解后的钻杆进行倾斜并振动,以及收集钻杆中取出的岩芯;转运装置被配置为将钻杆在输送装置与拆装装置,以及拆装装置与...
刘振兴胡昊范成洲杨金帅孙野赵骥昂潘文超向功勤陈金山黄丹张心怡李世国
机械参数对污染土分选过程粉尘浓度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基于放射性实时测量判据的机械分选是海量放射性污染土减容的一种高效方法,但分选过程中的放射性粉尘控制需要重点关注。探究关键起尘环节,掌握其起尘规律是开展粉尘控制的前提。本文设计搭建了可模拟污染土机械分选中散料关键运动过程的实验台,以某放射性污染场地中的典型级配砂土为例开展了模拟分选实验,旨在确定机械结构参数和机械运动参数变化对粉尘浓度的影响规律,并初步建立了定量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开机后经过约60 s~80 s,整体粉尘浓度达到最大值;停机后约130 s,系统整体粉尘浓度下降到与环境持平;砂土运动各阶段按对整体起尘特性影响权重从大到小为:脱离分料漏斗冲击进入料箱过程、从振动筛下料自由落体至传送带上的过程、从传送带末端平抛至分料漏斗内的过程、在传送带上水平输运过程;粉尘浓度随下料高度、平抛速度、平抛高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随进料速度的增大而增长趋于平缓,随分料漏斗摆动速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该研究结果可为抑尘系统结构及参数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范成洲刘振兴李艳霞闭永懂李世国
关键词:分选机械参数粉尘浓度
一种防污染工作站
本申请涉及防辐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污染工作站包括工作间,包括底仓、升降仓和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底仓的顶部设置第一敞口,底仓的一侧设置进出口,升降仓的底部设置第二敞口,升降仓的底部与底仓的顶部嵌套配合,升降仓与底仓通过...
刘振兴胡昊范成洲杨金帅孙野赵骥昂李世国向功勤陈金山潘文超黄丹张心怡
轻集料混凝土凝结对纳米富锌有机涂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无气喷涂技术在16 MnR钢表面制备纳米富锌有机涂层,通过扫描电镜(SEM)、结合力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轻集料混凝土凝结对涂层的形貌、结合强度、组成结构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轻集料混凝土凝结后涂层仍然致密,结合强度高(可达15 MPa),表面有机成分没有发生改变。电化学分析表明,涂层内部没有发生改变,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卢飞芦玉峰杨欢谢兆钱刘振兴
关键词:轻集料混凝土电化学阻抗谱
电弧喷涂工艺参数对Zn-Al合金涂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16MnR钢表面制备Zn-Al合金涂层,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结合强度、孔隙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影响涂层结合强度的最显著因素为喷涂气压,影响涂层孔隙率的最显著因素为喷涂电压,影响涂层显微硬度的最显著因素为喷涂距离。优化的工艺参数为喷涂电压30 V、喷涂电流180 A、喷涂距离150 mm、喷涂气压0.7 MPa时,Zn-Al合金涂层组织呈现出典型的网络框架结构,其结合强度为32.5 MPa,孔隙率为2.1%,显微硬度为49.45HV0.05,具有较好综合性能。
楼淼芦玉峰刘振兴范成洲胡新东胡永乐秋实
关键词:电弧喷涂孔隙率显微硬度正交试验
硬岩破碎地层高温钻孔钻进的钻井液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塔里木盆地某矿区地层倾角大、硬度高、极其破碎,定向钻进钻遇地层含高放射性矿物且温度高,易发生卡埋钻事故及钻孔内高放射性矿物污染钻场环境等问题,选用抗高温具有良好流变力学性能的护孔配浆材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实验研究钻井液配方。优选出耐温达到100℃的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体系MV-CMC–80A51–NPAN泥浆。该泥浆性能稳定,具有耐温高、失水量低、泥皮簿而致密、剪切稀释性能好、成本低的特点,可使硬岩破碎复杂地层的定向钻进顺利中靶。
邓利蓉刘振兴曹钧尹晓利
关键词:硬岩复杂地层钻井液
钻孔透水率与气体渗透率对应关系试验
为探索采用气体渗透率k值评判地层漏失特性的可行性,采用钻孔原位气体渗透率检测与钻孔压水试验的方法开展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钻孔中透水率q<5Lu,对应气检渗透率k一般在10~(-14)m~2量级或更低;钻孔中透水率q在8...
黄华元范成洲王发林王定贤刘振兴丁伯成王香丽
关键词:钻孔透水率
文献传递
一种钻杆转运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钻杆转运装置,该钻杆转运装置包括抓取机构、升降机构和搬移机构;抓取机构位于钻杆输送装置的上方,被配置为抓取和释放钻杆,并带动钻杆竖直移动以使钻杆在钻杆输送装置与第一预设位置之间进行转移;升降机构位于钻杆输...
刘振兴范成洲孙野陈忠凯杨金帅殷坤赵骥昂陈金山向功勤李世国潘文超黄丹
复杂地层钻井液研究
2014年
针对复杂地层钻井对钻井液的特殊要求,在室内开展了钻井液配方实验研究,获得了适用于不同地层的不分散长链高分子量高聚化合物钻井液体系。在现场施工应用过程中,针对不同破碎程度,采用不同配方的钻井液,实现了全孔段钻孔安全稳定,无孔内事故,确保了在该复杂地层钻探施工中没有发生卡埋钻现象。
邓利蓉曹钧刘振兴杨欢尹晓利
关键词:复杂地层钻井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