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16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军事更多>>
- 欧盟对外制裁决策:制度设计与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16年
- 为塑造强大有效的国际行为体角色,欧盟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愈加频繁地发起对外制裁,并在该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本文以制裁决策为切入点,首先探讨欧盟对外制裁决策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其在《里斯本条约》之后的最新发展与调整,然后分别从欧盟对外制裁理念、欧盟制裁中的美国因素以及利益—价值权衡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欧盟对外制裁决策的主要因素。随着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更为重要的行为体,对外制裁在其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将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 王磊刘建伟
- 关键词:欧盟《里斯本条约》
- 经济制裁结束的政治逻辑被引量:8
- 2022年
- 近年来,经济制裁日益成为国际政治博弈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长期以来,学界虽然对经济制裁的研究不断增多深化,但对制裁周期中最后且重要的一环———制裁结束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本文依托新古典现实主义,借鉴海伦·米尔纳分析国内政治的理论,提出了一个解释制裁结束的综合理论框架,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提出了实力差距、国内政治成本两个核心变量。如果制裁双方实力差距大、发起方解除制裁的国内政治成本低,那么制裁易于结束;反之,制裁则趋于延续。本文选取美国对苏联战略禁运(1948—1991年)、美国对苏联谷物禁运(1980—1981年)、美国对巴基斯坦核制裁(1998—2001年)以及美国对朝鲜核制裁(1993年至今)4个案例对理论进行检验,详细展示了实力差距、国内政治成本对制裁结束的影响机制和进程。
- 池志培刘建伟
- 关键词:经济制裁
- 对象国国家能力与经济制裁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经济制裁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是制裁研究的中心议题。既有文献对此展开了大量富有意义的探讨,但存在一个共同缺陷,即忽视对象国的能动性,默认所有对象国具有相同的国家能力。文章借鉴比较政治学、内战和经济增长文献关于国家能力的研究,提出了一个解释制裁效果差异的新观点--对象国国家能力影响经济制裁效果。经济制裁的逻辑是发起国给对象国制造经济损失以此迫使后者做出政治让步。不过,经济压力向政治领域的传导转化受到对象国国家能力--包括强制、汲取与分配、信息及其管控能力的影响。国家能力强者更有能力阻断经济压力传至政治领域,维持政治和社会稳定局面,也就能更好地承受住发起方压力,拒绝做出妥协退让。基于1989~2015年美国经济制裁数据的统计检验证实了这一理论假说。文章得出两个启示:一是应完整地理解经济制裁发挥作用的逻辑链条,重视对象国在制裁博弈中的能动性;二是面对不断增多的美西方经济胁迫,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对策在于加速国家能力建设、增强国家能力。
- 刘建伟
- 关键词:经济制裁
- 以网制恐:美国依托“五张网络”获取涉恐信息
- 2024年
- 及时高效获取涉恐信息是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关键和难点。美国被视为全球反恐领域的重要风向标,反恐实力雄厚、地位重要,其根源在于美国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力量,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拥有强大的涉恐信息获取能力。美国的涉恐信息获取模式特征鲜明,强调系统思维,重视以网制恐。此处的“网”对应英文中的“network”,指的是以点和线为基础组成的系统架构。信息获取网络存在有形和无形、公开和隐蔽、国内和国际之分,是美国开展防恐、反恐行动所依托的关键基础设施。
- 刘建伟王英
- 关键词:信息获取能力恐怖主义系统架构系统思维
- 国家“归来”:自治失灵、安全化与互联网治理被引量:37
- 2015年
- 与以"去中心化"为根本特征的互联网架构设计相一致,"去国家化"是互联网发展与互联网治理初期的主导声音。然而,最近20多年的互联网治理历程却显示,"没有政府的互联网治理"模式并没有实现,相反,国家在互联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全球互联网治理机构中的国家力量上升、以主权国家为单位的国际互联网治理竞争加剧、国家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加大。为何国家在互联网治理中的地位未降反升,原因有两点:首先,在互联网商业化背景下,互联网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大引发大量公共问题,以"去国家化"为核心的互联网自治模式失灵,因而需要国家积极干预和应对,而且国家也具备干预和应对的偏好及能力。其次,互联网在近些年来日益安全化,国家间网络安全竞争愈加激烈,网络安全问题上升为一种"存续性威胁"。互联网的安全化为国家采取非常措施来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提供了合法性,同时也直接促使国家在互联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幅提高。
- 刘建伟
- 关键词:安全化互联网治理网络安全
- 浅议对全球私营军事安保产业的规制
- 2020年
- 全球私营军事安保产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国际国内规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当前对全球私营军事安保产业的规制可分为经济规制、公共规制和行业自律三种。三种规制各具特色,也均有缺陷。要充分发挥私营安保公司的积极作用,我国政府部门对内应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对外应积极参与私营军事安保国际治理进程。我国私营安保公司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应注重学习和利用国际规则,积极申请私营安保服务供应商国际行为守则机构的资质认证,以提高国际认可度、扩大国际市场。
- 刘建伟
- 关键词:行为守则公共规制安保经济规制资质认证行业自律
- 美国网络安全产业复合体——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他山之石”被引量:5
- 2015年
- 网络安全产业复合体,也称网络产业复合体、情报产业复合体,常被用来形容作为公权力代表的军事安全部门与私人性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公司在业务合作、人员往来方面的紧密结合。在1961年的告别演说中,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警告指出,规模庞大的军工复合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
- 刘建伟
- 关键词:网络安全复合体信息化艾森豪威尔网络产业
- 私营安保公司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安全治理:现状评估与前景展望
- 2021年
- 作为"一带一路"的示范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存在"安保赤字"。私营安保公司是弥补走廊安保赤字、完善走廊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自2015年以来,私营安保公司已经积极参与到走廊安保工作之中,但受到以下三大因素制约。第一,巴基斯坦私营安保政策对内监管不足、对外开放不够;第二,走廊安保市场的规模及企业利润率有限;第三,当前的走廊安保市场结构滋生委托代理问题。对于中国私营安保公司而言,如果要更好地参与走廊安全治理,首先需要客观评估走廊安保市场规模和风险,其次要突出自身作为市场主体的逐利性质,对外不宜宣扬服务于中国海外利益,再次要创新中巴企业合作模式,实现双方优势互补,最后要增强规则意识,加强对国际制度规范的学习和运用。
- 刘建伟
- 试论网络空间的世界政治化被引量:7
- 2013年
- 世界政治化是指技术性(或非政治)议题政治化并进入世界政治议程的现象。近几年,网络空间问题,包括网络安全、互联网自由与互联网治理三大内容迅速世界政治化,并成为一个显性全球公共议题。网络空间世界政治化的重要征象包括网络安全被纳入世界政治议程、美国互联网自由政策的出台,以及网络公域论的推行。网络空间问题之所以能够迅速世界政治化,它与互联网内在的安全相关性、政治家和媒体的威胁渲染,以及美国出于维持霸权目的的积极推动紧密相关。尽管技术性议题的去政治化十分艰难,但是各国通过增加接触、积累共识、比较借鉴相似议题的应对经验,以及约束媒体的过度威胁渲染,可以显著降低网络空间世界政治化的负面影响。
- 刘建伟余冬平
- 关键词:网络空间网络安全
- 经济制裁结束的政治逻辑
- 2023年
- 一、结束制裁:一个被忽略的制裁环节学界对经济制裁的思考和研究由来已久,但大都把关注点放在了制裁的发起和执行环节,对制裁周期中的最后一环——制裁的结束着墨甚少。现有研究从制裁方和被制裁方的特性以及双方博奔两个方向展开讨论。经济制裁的基本逻辑是:通过制裁手段使被制裁方遭受经济损失,并期待这种损失转化为政治压力,进而迫使被制裁方改变现行政策和行为。基于制裁方特性的研究则主要探讨制裁方受制裁过程中产生的沉没成本、观众成本、制裁疲惫感以及所涉议题的显著度等因素的影响。
- 池志培刘建伟
- 关键词:经济制裁沉没成本疲惫感政治逻辑基本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