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 作品数:41 被引量:626 H指数:17 供职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山西省褐土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被引量:21 2003年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及盆栽试验,以玉米为栽种作物,对左权、和顺褐土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左权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P,N,Zn,Cu,和顺项目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P,N,K。 赵瑞芬 陈明昌 张强 刘平 程滨 杨治平关键词:褐土 土壤养分 化学分析 盆栽试验 钾 系统测土施肥技术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00年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实施系统测土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每公顷平均增产小麦 6 4 9 5kg ,平均增产率 9 4 % ;同时还可以改善小麦品质 ,每公顷可节约肥料投资 138 97元 ,增加纯效益 871 2 2元 ,还保持了土壤养分平衡 ,维持了地力。 张强 陈明昌 程滨 丁玉川 杨志平 刘平关键词:冬小麦 改良剂与油菜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4年 通过连续三季盆栽试验,研究利用粉煤灰、膨润土、腐殖酸3种改良剂特性及油菜的富集作用强化修复效果,阐明改良剂与油菜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油菜收获后测定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结果表明,粉煤灰浓度为12,18g/kg时,可明显降低第1季土壤Cd有效态浓度,但对土壤有效态Cu、Zn浓度未产生明显影响,第2季浓度为6g/kg及第3季各处理可明显降低Pb有效态浓度。粉煤灰降低Cd有效态第1季效果较好,降低Pb有效态浓度第3季效果较好。只有当膨润土浓度为18g/kg时可明显降低第1季土壤Cd有效态浓度,第2季浓度为18g/kg和第2,3季浓度为6g/kg时,可降低土壤Cu有效态浓度,第2季浓度为12,18g/kg及第3季所有处理均可有效抑制Pb的活性,对Zn活性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膨润土降低土壤Cd有效态浓度的第1季效果较好,降低Cu、Pb有效态浓度第2,3季效果较好。腐殖酸浓度为2,3g/kg时可降低第2季有效态Cd浓度,第2季浓度为3g/kg及第3季浓度为2,3g/kg时土壤Cu有效态浓度明显降低,第2季浓度为3g/kg及第3季所有处理可降低Pb有效态浓度,而腐殖酸对Zn活性未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腐殖酸降低土壤Cd有效态浓度第2季效果较好,降低Cu、Pb有效态浓度效果第3季效果较好。3种改良剂对吸附、固定Cd、Pb、Cu、Zn的作用程度不同,粉煤灰降低土壤Cu有效态浓度、3种改良剂降低土壤Zn有效态浓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量施入改良剂,可降低重金属对生产、环境带来的危害。 李丽君 张强 白光洁 刘平 武文丽关键词:粉煤灰 膨润土 腐殖酸 重金属有效态 油菜 施肥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2006年 施肥作为农业生产中最普遍的增产措施,也具有促进重金属形态转化从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作用,从其影响重金属有效性的机理及植物效应两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氮肥主要通过硝态、铵态氮的根际碱化和酸化效应来影响重金属的活性;磷肥不仅通过三种酸根(H2PO-4,HPO24-,PO34-)形式来影响土壤表面电荷,进而影响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而且其陪伴阳离子(Ca2+、Mg2+)也有一定贡献;钾肥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伴随阴离子的作用,氯离子可降低土壤对金属阳离子的吸附,硫酸根、磷酸根作为专性吸附离子对其作用相反,硝酸根的影响较小。肥料对重金属的作用实质上是在不同条件下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了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文章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徐明岗 刘平 宋正国 张青关键词:氮 磷 钾 重金属 植物效应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21 2001年 针对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盆栽试验中以高粱作指示植物的非普遍性及其供肥方式的特殊性 ,本研究在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的化学分析和吸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对盆栽指示作物及供肥方式进行了改进 ,以期进一步简化原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提高盆栽试验结果的应用性。试验较系统的研究了四川省简阳市棕紫泥土的养分丰缺状况及供肥能力。结果表明 ,棕紫泥土壤上玉米生产的养分主要限制因子是氮、磷 ,次为钾 ,锌和锰可能是潜在养分限制因素。利用玉米做盆栽指示作物和习惯供肥方法比用高粱做盆栽指示作物更能准确反映田间种植玉米时土壤养分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应用系统研究法时 ,盆栽试验最好采用与大田一致的作物 ,且用习惯供肥方式更好。 刘平 凃仕华 张仁绥 卢益武 陈庆瑞 冯文强关键词:紫色土 指示植物 施肥方式 盆栽试验 设施菜地氮素淋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7年 设施菜地由于"大肥大水"农业管理模式引起的氮素淋溶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除造成肥料的浪费外,还严重威胁饮用水的安全,同时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根据近年来设施菜地氮素淋溶方面的研究报道,从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时期及施肥方式描述了施肥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对设施菜地氮素淋溶的影响效果,同时分析了灌水量、添加生物炭和硝化抑制剂、种植填闲作物及种植年限对氮素淋溶造成的影响。这可为减少设施菜地氮素淋溶,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唐珧 刘平 白光洁 李丽君关键词:设施菜地 氮淋溶 影响因素 山西农田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18 2012年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西省农田土壤交换性镁(Mg)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0~20 cm)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255.1 mg/kg,变幅为78.1~641.8 mg/kg,其中85%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100~400 mg/kg之间,随地区不同而异。土壤剖面(0~100 cm)交换性镁含量为78.1~717 mg/kg,其含量随土壤层次加深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高低依次为潮土>褐土>栗褐土>石灰性褐土>黄绵土>褐土性土。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pH值、EC值、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K/Mg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Ca/Mg呈显著的曲线关系。 丁玉川 焦晓燕 聂督 程滨 赵瑞芬 刘平关键词:土壤 土壤化学性质 内陆干旱型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陈明昌 张强 王立志 周怀平 牛青山 郑普山 胡全才 谷晓滨 聂督 关春林 程滨 杨治平 郜春花 刘平 丁玉川 郭珺 李磊 卢朝东 董云中 郝保平 赵亚伟 曹秋芬 梁韶莉 李荫藩 冯高 刘根科 杨忠 李春凤 牛山根 陈黎忠 贾俊峰 1、在大同盆地设置了5个水盐动态监测点,系统研究了内陆干旱型盐碱土周年水盐运动规律,建立了盐分运移模型,提出了内陆干旱型盐碱地水盐运动调控模式,实现了旱季有灌、雨季有排、积盐期脱盐、其他时期排盐的目标。2、采用以井灌井排...关键词:关键词:盐碱地 脱硫石膏 改良剂 不同比例钾钙锌共存对土壤镉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等温平衡法,测定了锌、钾、钙两两共存下赤红壤镉的吸附量,应用Freundlich方程分析了土壤镉的吸附特征,并计算了镉的分配系数(KdCd)。结果表明,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拟合土壤镉的吸附特征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单钠体系相比,钙钾、钙锌及锌钾共存均使赤红壤吸附镉的能力减弱,赤红壤的总吸附容量(Kf值)分别降低了56.5%、96.73%和91.3%。不同离子两两共存下改变土壤吸附镉能力的程度不同,钙钾共存的Kf值明显高于钙锌、钾锌共存,对Kf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为:锌钾≈钙锌,钙钾。钙锌、钾共存时,增加吸附体系中锌质量浓度将明显降低镉的分配系数(KdCd值),共存离子中锌含量与KdCd值呈明显负相关。钙锌、钾锌以不同比例与镉共存时,锌含量高低是制约KdCd值大小的主要因子。 宋正国 徐明岗 刘平 孙楠 丁永祯 唐世荣关键词:镉 赤红壤 山西北部农村区域大气活性氮沉降特征 被引量:21 2016年 利用DELTA系统、被动采样器和雨量器在山西省北部生态脆弱区朔州的一个监测点通过一整年的监测试验,研究了该地区农村区域大气氮素干湿沉降的月际变化。结果表明:2011年该地区大气氮素湿沉降为12.43kgN hm^(-2)a^(-1),远低于华北平原大气氮素混合沉降的平均值28.0kg N hm^(-2)a^(-1),降水中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平均分别为1.24 mg N/L、1.27 mg N/L、1.26mg N/L。大气氮素湿沉降的年内分布不均,60%的沉降集中在降水较丰沛的4-10月份。试验区干沉降以氧化态氮(HNO_3NO_2和pNO_3^-)的沉降为主,氧化态氮的干沉降量是还原态氮(NH_3和pNH_4^+)的1.37倍,大气氮素干沉降总量为35.43 kg N hm^(-2)a^(-1)。总体来看,作为典型的干旱区,该地区氮的干沉降是湿沉降的3倍,氮素干湿沉降总量达到47.86kg N hm^(-2)a^(-1)。此外,硝态氮和铵态氮在雨水中呈线性相关,而在PM_(10)颗粒物中乘幂正相关;雨水中总碳和总氮呈线性正相关,而PM_(10)颗粒物中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鉴于朔州地区古城镇较高的氮沉降数量,应该对该地区输入农田的氮素环境养分引起足够重视。 刘平 刘学军 骆晓声 吴庆华 刘恩科 韩彦龙 李丽君 白光洁 武文丽 张强关键词:活性氮 干沉降 湿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