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婷婷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低温活性
  • 1篇氧化钪
  • 1篇原位生长
  • 1篇陶瓷
  • 1篇透明陶瓷
  • 1篇无机非金属
  • 1篇无机非金属材...
  • 1篇稀土
  • 1篇细粉
  • 1篇非金属材料
  • 1篇粉体
  • 1篇SCR
  • 1篇CO
  • 1篇CUP
  • 1篇D-T
  • 1篇超细
  • 1篇超细粉
  • 1篇超细粉体

机构

  • 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2篇刘婷婷
  • 1篇伊魁宇
  • 1篇李晶
  • 1篇杨柳
  • 1篇王毅
  • 1篇吕滨

传媒

  • 1篇表面技术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uPd-TiO_(2)/Ti金属丝网催化剂CO-SCR性能及其反应机理
2025年
目的构建具有优异低温活性的CO-SCR催化体系,探索Cu引入对Pd基催化剂电子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调控Cu与Pd之间的协同作用,优化催化剂对CO和NO的吸附行为,从而提升NOx转化效率及N2选择性等,为高效低温脱硝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微弧氧化、碱热处理、水热反应、离子交换和共沉淀等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钛网支撑的CuPd-TiO_(2)/Ti整体式催化剂,并用于低温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展示出了卓越的低温催化性能,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分散性以及Cu-Pd合金的催化活性。与单一Pd催化剂相比,CuPd-TiO_(2)/Ti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NO吸附能力和更高的N2选择性。在120℃时,该催化剂实现了100%的NO_(x)转化率,并在200℃时达到100%的N_(2)选择性。此外,该催化剂在长期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抗硫能力。结论基于XPS、H_(2)-TPR和原位DRIFTS等表征技术,探讨了Cu-Pd合金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催化机理。研究发现,Cu的引入通过电子转移促进Pd0物种的形成,提高其在TiO_(2)表面的分散性,并优化CO与NO的吸附行为,从而协同提升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和整体催化性能。
刘婷婷杨柳杨柳李馨宇何函泽李晶李晶
关键词:低温活性原位生长
制备工艺对超细氧化钪透明陶瓷粉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以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研究了不同液相反应温度、陈化时间、洗涤方式及煅烧温度对超细氧化钪粉体性能的影响。在液相反应温度为20和80℃均合成出絮状的前驱沉淀物,前躯体的晶化程度和煅烧产物的粒度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在陈化溶液环境中,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粒子逐渐均匀长大。只用水洗涤的粉体产生了轻微团聚的现象,经水-无水乙醇洗涤的粉体分散性得到改善,而用水-无水乙醇-丙酮洗涤的颗粒分散更好。煅烧产物的尺寸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吕滨王毅刘婷婷伊魁宇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钪超细粉体透明陶瓷稀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