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催化
  • 1篇混晶
  • 1篇共沉淀
  • 1篇共沉淀法
  • 1篇光催化
  • 1篇光催化活性
  • 1篇光热
  • 1篇SIO
  • 1篇TIO
  • 1篇
  • 1篇表面性质
  • 1篇沉淀法
  • 1篇催化活性
  • 1篇催化剂
  • 1篇催化剂结构
  • 1篇催化氧化
  • 1篇
  • 1篇TIO2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龚茂初
  • 2篇任成军
  • 2篇仇伟
  • 2篇陈耀强
  • 1篇侯云泽
  • 1篇董伟
  • 1篇王光平
  • 1篇柴军军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pH值制备的TiO_2和TiO_2/SiO_2催化剂结构、表面性质及光催化活性(英文)被引量:12
2011年
以TiOSO4和SiO2溶胶为原料,采用沉淀法用氨水调节pH值制备TiO2和TiO2/SiO2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BET),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分析.XRD谱图显示纯TiO2中锐钛型和金红石相共存,且金红石相含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但是,TiO2/SiO2催化剂只有锐钛型.扫描电镜发现制备的催化剂呈类球形,颗粒间相互交叠,粒径在10-25nm之间.TiO2和TiO2/SiO2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随pH值升高略有增大.SiO2的添加会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的表面酸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TiO2/SiO2的表面酸量比相同pH值制备的TiO2大.红外光谱分析说明Si掺杂和高pH值有利于催化剂表面生成更多的羟基.TiO2和TiO2/SiO2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pH值升高而明显增强.TiO2/SiO2的光催化活性优于TiO2.TiO2/S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仇伟任成军龚茂初侯云泽陈耀强
关键词:TIO2表面性质光催化
混晶Zr掺杂Pt/TiO_2催化剂光热催化氧化苯被引量:8
2009年
以TiOSO4和ZrO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掺杂量为5%的TiO2样品,分别于500,650及700oC焙烧,然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贵金属Pt(0.5%)制得系列复合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的掺杂提高了TiO2的晶型转变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TiO2晶格缺陷增加,产生了较多的氧空位,催化剂的表面羟基和禁带宽度增加.适宜的锐钛矿/金红石混晶有效地分离了光生电子与空穴.催化剂在200oC和30W紫外光辐照下进行光热催化氧化气相苯实验,结果表明,Zr掺杂显著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反应速率常数提高了62%~90%,适宜金红石相含量的混晶型催化剂活性较单一锐钛矿相更高,其中,650oC焙烧的Zr掺杂混晶(含金红石8%)催化剂活性最高.气相苯的光热催化过程不是光催化与热催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存在协同作用.
王光平仇伟任成军柴军军董伟陈耀强龚茂初
关键词:共沉淀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