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彦君 作品数:37 被引量:12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隐球菌性脑膜炎血和脑脊液白细胞人纤维介素的表达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人纤维介素(hFgl2)的表达与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CM患者(CM组)和2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WBC及11例配对CM患者脑脊液WBC hFgl2的表达情况,并用医学影像分析系统(MIAS)对CM患者血和脑脊液hFgl2的表达进行灰度分析(图像的平均灰度值与hFg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果CM组和健康对照组血单核细胞中hFgl2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14.49±11.82、137.56±10.64,中性粒细胞中hFgl2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11.71±8.62、143.56±12.57;与健康对照者比较,CM患者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hFgl2的表达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21.21和27.19,均P〈0.01)。CM患者和阴性对照脑脊液单核细胞中hFgl2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13.33±8.07、147.25±9.72,中性粒细胞中hFgl2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15.44±8.67、149.25±8.57;与阴性对照比较,CM患者脑脊液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hFgl2的表达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29.95和28.87,均P〈0.01)。CM患者的血与配对脑脊液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hFgl2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24和0.607,均P)0.05)。结论hFgl2可表达于CM患者的血和脑脊液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黎彦君 玉艳红 吴继周关键词:纤维蛋白 中性白细胞 90例抗病毒治疗后月经后期AIDS患者中医证型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艾滋病ART治疗患者月经后期的中医证型,探讨其中医证型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和观察2015至2018年在我院就诊的ART治疗后艾滋病月经后期患者90例,判定患者的中医证型,结合CD4+T淋... 文乐敏 程万里 欧健 黎彦君 李伟新 欧汝志关键词:月经后期 中医证型 文献传递 91例HIV抗体蛋白印迹试验不确定结果的追踪随访及核酸检测结果 被引量:6 2020年 艾滋病病毒(HIV)抗体蛋白印迹试验(WB)不确定的结果给受检者诸多困扰及心理负担,同时因随访时间不足或未能进行核酸检测辅助确证诊断,导致此类患者未能及时确诊及进行抗病毒治疗(ART),可能导致HIV继续在人群中传播。为了解HIV抗体WB不确定者发生的频率、人群特征及随访转归,对2013-2017年HIV抗体WB不确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黎彦君 黄绍标 吴念宁 欧汝志 黄金萍 李雪琴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蛋白印迹试验 核酸检测 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日常感知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查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患者日常感知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有效降低我国HIV/AIDS患者日常感知歧视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9月医院收治的HIV/AIDS患者28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患者日常感知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结果显示,HIV/AIDS患者日常感知歧视得分为34.24±7.45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以及病毒载量为HIV/AIDS患者日常感知歧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IV/AIDS患者日常感知歧视水平较高,尤其是女性、受教育水平较高、城市居住、未婚或离异以及病毒载量较高的患者。 卢晓燕 黄金萍 杜丽群 黎彦君 李祥青关键词: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影响因素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脂肪分布异常HIV/AIDS患者的HIV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脂肪分布异常的HIV/AIDS患者的HIV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HAND)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HAART后出现脂肪分布异常的40例HIV/AIDS患者纳入观察组,无脂肪分布异常的40例HIV/AIDS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定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以及观察组内HAND患者与非HAND患者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观察组发生HAND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体质指数、MoC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HAND发生率及其他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与非HAND者比较,HAND者年龄更大,基线及入组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更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观察组患者发生HAND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AART后出现脂肪分布异常的HIV/AIDS患者HAND发生率较高,其认知功能差于无脂肪分布异常者,其中年龄较大、CD4+T淋巴细胞低下的患者更易出现HAND。 黎彦君 熊燕 黄金萍 黄秀金 欧健 吴念宁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IV重叠HBV感染对病毒载量、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影响 2024年 研究HIV重叠HBV感染对HIV RNA复制、细胞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2018年广西地区某医院住院的8698例未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对HIV/HBV组与HIV/AIDS组的HIVRNA、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水平、病死率以及发生肝衰竭、肝硬化、肝癌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HIV/HBV占比3.75%;HIV/HBV组与单纯HIV/AIDS组比较HIV 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HIV/HBV组CD4+T淋巴细胞<200组的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CD4+T淋巴细胞≥200(P< 0.001);HIV/HBV组与HIV/AIDS组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癌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HIV/HBV组与HIV/AIDS组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广西地区艾滋病患者重叠HBV感染率偏高,重叠感染可加剧HIV RNA复制,加剧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特别是高HBV DNA者,并可升高肝硬化、肝细胞癌及肝功能衰竭等重症肝病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黎彦君 覃亚勤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运动锻炼影响HIV/AIDS患者心血管及代谢的研究进展 2021年 目前,HIV治疗的药物副作用明显提高了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血糖调节异常和体脂分布异常(脂代谢障碍)的发病率。因此,在HIV/AIDS.4者中,患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显著增加,并最终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干预措施,在有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某些情况下,运动已被证明能增强免疫功能。有氧运动、抵抗运动及其结合的干预措施,特别是在更高强度的运动锻炼情况下,在多方面有利于降低HIV/AIDS患者学心血管疾病发生和促进代谢健康。文章就运动类型和强度对HIV/AIDS患者心肺功能、代谢指标的影响,为在临床中应用提供治疗策略。 黄郁媚 黄金萍 黎彦君关键词:HIV/AIDS 心血管疾病 代谢 广西地区老年HIV/AIDS病人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分布特点、临床诊治现状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广西艾滋病诊疗中心收治的54例老年HIV/AIDS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大多数有口腔真菌白斑并伴随消化道症状。检验指标以Ⅰ型呼吸衰竭为主,白细胞不高,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计数明显升高,普遍存在肝功能、心肌酶、凝血功能损伤及低蛋白血症。影像学检查多以肺间质毛细血管炎症反应为主,范围多见于两肺同时感染,开始病灶较少,但进展迅速。病原学常见为细菌、真菌及结核菌的混合性感染,结核菌、青霉菌及卡氏肺孢子菌感染多见;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沉、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CD8+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计数下降、合并青霉菌感染,与预后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及合并青霉菌感染,是老年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整体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结论广西地区老年HIV/AIDS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重,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改变多样,感染病原学多为多种细菌、真菌及结核的混合性感染,结核及青霉菌感染率较高,预后差。认识该地区老年HIV/AIDS病人合并重症肺炎的特点和治疗难点,有利于提高及时诊治和抢救水平。 陈万 梁纲 吴锋耀 黄绍标 吴念宁 黎彦君 周建文 何广杰关键词:老年 重症肺炎 广西桂南地区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了解广西桂南地区艾滋病毒感染或艾滋病(HIV/AIDS)患者免费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病毒抑制失败的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为HIV/AIDS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分析行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筛选研究对象,采用描述分析、χ^(2)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病毒学抑制失败和耐药特征,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耐药影响因素。结果1470例接受免费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137例(9.32%)病毒学抑制失败。病毒学抑制失败患者经耐药检测,有75例(54.74%)显示耐药,以NRTI(40.15%,55/137)和NNRTI耐药(51.82%,71/137)为主,同时发生NRTI和NNRTI耐药率为35.77%(49/137);1例显示对3种(NRTI、NNRTI和PI)药物耐药(0.73%,1/137)。NRTI耐药位点以M184V/I、K65R、T69S/N/A为主,分别占31.25%、21.88%和21.09%。NNRTI耐药位点以K103N/R/S、G190S/A/C/Q、V179D/E为主,分别占19.16%、16.77%、13.17%;PI耐药位点以L10I、L10V为主,分别占42.86%、21.43%。经χ^(2)检验和二项logistic归回分析:CD4^(+)T≥200个/μL、初始ART方案含LPV/r是耐药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广西桂南地区HIV/AIDS患者ART后发生病毒学抑制失败率约10%,耐药是病毒抑制失败主要因素,主要以NRTIs和NNRTIs耐药为主,高CD4^(+)T细胞基线水平和含LPV/r治疗方案可以减少耐药的发生。 卢焕 吴念宁 欧汝志 李雪琴 黎彦君 吴锋耀关键词:艾滋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耐药 广西新诊断HIV/AIDS患者HIV-1整合酶区基因突变及整合酶抑制剂耐药分析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了解广西新诊断HIV-1感染者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stand transfer inhibitors,INSTIs)耐药率、HIV-1整合酶区耐药相关多态性位点的突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课题组2019年10月—2020年3月收集的广西新诊断HIV/AIDS患者血液样本,提取HIV-1整合酶区RNA、巢式PCR扩增整合酶基因并测序。利用斯坦福HIV耐药数据库确定患者HIV-1整合酶区耐药突变位点并计算患者耐药率。通过序列比对分析HIV-1整合酶区耐药相关多态性突变位点,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1整合酶区耐药相关多态性位点发生突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320例HIV-1患者的HIV-1整合酶区序列中,以CRF01_AE亚型(39.4%)为主,耐药率为2.19%,主要耐药突变位点为E92K(0.62%),次要耐药突变位点主要为E157Q(1.25%)。发生频率较高的HIV-1整合酶区耐药相关多态性位点有L74V(0.94%)、E138D(1.25%)和G163E(3.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1整合酶区耐药相关多态性突变的影响因素中,壮族是汉族的5.10倍(95%CI:1.81~18.26,P=0.005),CRF08_BC是CRF01_AE的2.90倍(95%CI:1.04~8.70,P=0.048)。结论 广西HIV-1新诊断感染者INSTIs耐药率水平较低,CRF08_BC亚型是HIV-1整合酶区耐药相关多态性位点突变的危险因素,应将INSTIs耐药监测纳入现有耐药监测工作中。 严文霞 黄金萍 陈荣凤 秦英梅 黎彦君 廖艳研 蒋俊俊 梁丽娟 黄耀锋 黄丽静 黄丽静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整合酶抑制剂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