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长萍

作品数:1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主题

  • 5篇莫里森
  • 4篇托尼·莫里森
  • 3篇休斯
  • 3篇诗歌
  • 3篇兰斯顿·休斯
  • 3篇黑人
  • 3篇《秀拉》
  • 2篇身份
  • 2篇身份寻求
  • 2篇他者
  • 2篇奴役
  • 2篇后殖民
  • 2篇黑人男性
  • 2篇《慈悲》
  • 1篇道德
  • 1篇德论
  • 1篇英语
  • 1篇英语诗
  • 1篇英语诗歌
  • 1篇殖民

机构

  • 8篇四川外国语大...
  • 2篇四川外语学院

作者

  • 10篇黄长萍
  • 2篇董洪川

传媒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邯郸学院学报
  • 1篇外国语文
  • 1篇外语导刊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趋同、归类与消解——兰斯顿·休斯诗歌的消费符号
2025年
兰斯顿·休斯的诗歌描绘了日益物质化的美国现代消费社会,揭示出消费符号与现代自我之间的紧密联结。本文从消费社会理论视角切入,结合美国现代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探究休斯诗歌作品所呈现的消费符号内涵,力图阐发现代自我在消费符号的结构网内被趋同化、归类与消解的境况。休斯的消费符号书写揭露并批判了美国现代消费社会的种种弊端,尤其是消费符号对现代人无形、有形的操控与盘剥,也彰显出现代诗歌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黄长萍董洪川
关键词:兰斯顿·休斯消费社会现代自我
解读《黑暗的心》中水的象征意义
2013年
康拉德非常重视象征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在《黑暗的心》中,水蕴含了两层毁灭性的象征意义,即禁锢人心的危险所在和人性罪恶的载体,折射出康拉德赋予水的颠覆性意义,同时展现其对象征手法的纯熟技艺。
黄长萍
关键词:《黑暗的心》康拉德
被奴役的他者的身份寻求 ——《慈悲》的后殖民解读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以及世界文坛上最杰出的非裔女性作家之一。在创作过程中,她深入剖析黑人的心灵世界,向世人述说黑人种族一段段痛苦的过去。在最新的第九本小说《慈悲》中,莫里森不单单关注于黑人身上无止境的挣扎与磨难,而且进...
黄长萍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慈悲》他者奴役
空间书写与生存危机——论休斯诗歌的空间形式与功能
2024年
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结合美国社会历史语境,研究兰斯顿·休斯诗歌的空间形式与功能。休斯的诗歌呈现出物质性的现实空间、想象性的记忆空间与开放性的“第三空间”三种空间形式。现实空间展演出现代人的生存体验,记忆空间重筑了族群的精神家园,“第三空间”构建出开放性的另类空间。通过空间书写,诗人揭示出现代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危机,并表达了他对美国现代社会的审美反思与批判。
黄长萍董洪川
关键词:兰斯顿·休斯英语诗歌
兰斯顿·休斯儿童诗歌的伦理意蕴
2025年
美国非裔作家兰斯顿·休斯为儿童读者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而他作为儿童诗人的身份及其儿童诗歌的价值并未受到学界充分重视。他始终关注艺术与现实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这也是其创作儿童诗歌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从伦理失序、伦理形塑和理想愿景三个层面探究休斯儿童诗歌的伦理意蕴,揭示诗人作为一名现代主义作家的社会担当与道德使命。
黄长萍
关键词:兰斯顿·休斯儿童诗歌伦理道德
弗兰克·克莫德论诗与舞的跨界互通
2025年
弗兰克·克莫德是20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在现代诗歌批评中注重跨界研究。他将现代诗人的舞蹈“热”视为现代诗歌产生的重要来源,通过分析现代诗人将现代舞蹈美学融入诗歌创作,阐明现代舞者及其舞蹈对现代诗歌意象构建的形塑性意义。克莫德的诗舞跨界互通研究不仅解释了现代诗歌的生成因由,也为现代诗歌批评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黄长萍
关键词:现代诗歌现代舞蹈
被奴役的他者的身份寻求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以及世界文坛上最杰出的非裔女性作家之一。在创作过程中,她深入剖析黑人的心灵世界,向世人述说黑人种族一段段痛苦的过去。在最新的第九本小说《慈悲》中,莫里森不单单关注于黑人身上无止境的挣扎与磨难,而且进...
黄长萍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慈悲》他者奴役身份
文献传递
《秀拉》中黑人男性基于女性的身份重建
2017年
小说《秀拉》中的两位黑人男性寄希望于依赖与黑人女性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身份重建,然而这种途径却无法在白人至上的美国社会中实现。本文借助后殖民主义来分析这两位典型黑人男性,说明整个黑人男性群体的问题不仅存在于两性关系中,更是一项社会文化上的弊病,要治愈它必须进行彻底的颠覆。
黄长萍
关键词:《秀拉》托尼.莫里森黑人男性黑人女性身份重建
军装下的黑色桎梏——解读《秀拉》中黑人退伍军人形象
2017年
在小说《秀拉》有限的几名黑人男性角色中,托尼·莫里森塑造了四名黑人退伍军人形象,无一不展示出作者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这是评论家鲜少涉及的方面。从美国现实出发,分析小说中黑人退伍军人形象,揭露其在此期间所受到的歧视和压迫,进一步指出黑人士兵获得真正平等权利的前提是黑人群体的自我肯定以及全社会对黑人群体的承认。
黄长萍
关键词:《秀拉》托尼·莫里森桎梏
后殖民角度下《秀拉》中的黑人男性形象被引量:2
2015年
小说《秀拉》中,托尼·莫里森塑造出一群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夹缝中挣扎生活的美国黑人。虽然故事以黑人女性为中心,但被评论界长期忽略的黑人男性形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四类黑人男性形象,揭示出主流文化浸淫下的黑人男性无法获取身份认同,只能沦为社会边缘下的受害者。
黄长萍
关键词:《秀拉》托尼·莫里森黑人男性身份认同后殖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