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莹

作品数:1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移植
  • 4篇细胞
  • 3篇术后
  • 3篇器官
  • 2篇移植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肾联合移植
  • 2篇肾移植术
  • 2篇肾移植术后
  • 2篇排斥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腹腔
  • 1篇蛋白
  • 1篇心肾联合移植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移植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机构

  • 14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黄莹
  • 6篇蓝柳根
  • 5篇秦科
  • 4篇吴基华
  • 1篇董建辉
  • 1篇刘德云
  • 1篇黎宁
  • 1篇郭柳薇
  • 1篇刘露

传媒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医学文选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与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308例接受肾移植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组(n=253)、感染组(n=55),对比两组血清MIP-1α、外周血NL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08例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7.86%。感染组血清MIP-1α、外周血NLR比未感染组高(P<0.05)。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IP-1α升高、NLR升高、PCT升高、有吸烟史(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血清MIP-1α及外周血NLR上升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黄莹孙煦勇廖吉祥曹嵩苏庆东
关键词:肾移植肺部感染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和意义:肺癌(lung cancer,LC)是如今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癌症,也成为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无创、简便、高效等优点,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肺癌...
黄莹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
亚低温结合体外膜氧合在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结合体外膜氧合(ECMO)应用于脑死亡供者肾移植中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第九二三医院的29例循环功能不稳定脑死亡供者及对应的57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CMO支持的处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体温34.0~35.0℃,15例)和常温组(36.5~37.5℃,14例)。比较两组供者使用ECMO期间血流动力学、肾功能变化,以及随访两组相对应的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供者使用ECMO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趋于稳定,亚低温组ECMO 5 h至器官获取前心率低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O 3 h至器官获取前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常温组(P<0.05),氧分压(PaO2)与常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使用ECMO期间供者肌酐、尿素氮低于常温组(P<0.05)。亚低温组受者术后尿素氮水平低于常温组(P<0.05),肌酐与常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受者术后住院时间(16.52±3.59)d,低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低于常温组(3.45%和21.43%,P<0.05)。结论亚低温结合ECMO可降低脑死亡后循环不稳定的供者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供肾功能,降低肾移植后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
黄莹孙煦勇秦科董建辉曹嵩雷志影
关键词:肾移植脑死亡体外膜氧合
miR-320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表达分析及其靶基因预测
1、研究目的:为了探究miR-320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拟以前期利用microRNA芯片技术在MDS患者中筛选出的特异性microRNA为基础,筛选出具有显著表达差异的miR-320进行...
黄莹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靶基因临床病理信号转导通路生物信息学
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3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郭柳薇黄莹黎宁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病艾滋病病毒感染
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宫腔镜介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cesareanscar pregnancy,CSP)的治疗效果。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宫腔镜介导下清宫术(...
黄莹
关键词:剖宫产疤痕妊娠B超术中出血量
文献传递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及其在移植免疫中双重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移植免疫是在器官移植中受者接受供者的移植物后,其免疫系统与供者的移植物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免疫应答。移植物免疫排斥效应是影响器官移植术疗效的关键因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是介于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间的衔接者,属于免疫系统的关键调控细胞,NK、NKT细胞在移植免疫方面均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促进移植物免疫排斥,也可促进移植物免疫耐受,这与两者的作用方式及所处环境密切相关。二者在维持移植物在受者体内正常存活的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黄莹孙煦勇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移植免疫免疫排斥免疫耐受
肝移植术中VV-A ECMO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2025年
探讨肝移植术中股静脉-颈内静脉-股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V-A ECMO)模式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VV-A ECMO支持下肝移植的3例终末期肝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55、56、53岁。麻醉后采用颈内静脉和股静脉作为引血端、股动脉作为回血端,形成VV-A ECMO模式在肝移植术中全程支持。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肝移植手术,期间无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术中尿量良好,手术结束后在手术室顺利撤除ECMO。
李斯林黄莹文宁吴基华蓝柳根曾菊花符洋孙煦勇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
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患者肠道菌群、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AR)患者肠道菌群、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术后AR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接受肾移植的患者150例,术后发生AR 26例作为研究组,未发生AR 1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肠道菌群变化及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肾移植术后AR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研究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双歧杆菌/肠杆菌较对照组减少,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较对照组增多(P<0.05)。研究组术后5 d、7 d血小板比容(PCT)低于对照组,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率(P-LCR)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双歧杆菌数量减少、双歧杆菌/肠杆菌减少,肠杆菌数量增多、肠球菌数量增多,PCT降低、PDW升高、P-LCR升高为肾移植术后A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AR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术后PCT降低,MPV、P-LCR升高。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失调、PCT降低、PDW升高、P-LCR升高为AR的危险因素。
黄莹孙煦勇秦科曹嵩董建辉蓝柳根李壮江
关键词:肾移植排斥反应肠道菌群血小板
心肾联合移植2例被引量:1
2022年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例心肾联合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从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维护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阐述心肾联合移植的特点及效果。心肾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肾疾病效果确切,精细的供受者准备、恰当的手术方式选择、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免疫抑制剂应用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斯林孙煦勇秦科文宁吴基华黄莹蓝柳根刘露李美思廖吉祥
关键词:心脏移植肾移植器官联合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