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福灯

作品数:67 被引量:347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杂交稻新组合选育与中试(8812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6篇水稻
  • 30篇杂交
  • 20篇栽培
  • 17篇杂交水稻
  • 17篇栽培技术
  • 13篇选育
  • 11篇基因
  • 10篇杂交稻
  • 10篇基因定位
  • 9篇特征特
  • 9篇特征特性与栽...
  • 9篇高产
  • 8篇早衰
  • 7篇叶片
  • 7篇生理分析
  • 6篇叶片早衰
  • 5篇制种
  • 5篇制种技术
  • 5篇高温
  • 4篇三系不育系

机构

  • 64篇浙江省农业科...
  • 22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省种子总...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科技大学
  • 1篇嘉兴市农业科...
  • 1篇台州市农业科...
  • 1篇杭州奥盛仪器...

作者

  • 67篇黄福灯
  • 48篇李春寿
  • 20篇阮关海
  • 18篇程方民
  • 15篇向永新
  • 15篇杜龙岗
  • 14篇郑学强
  • 14篇陈合云
  • 14篇潘刚
  • 11篇董莉清
  • 10篇金庆生
  • 6篇陆艳婷
  • 6篇朱国富
  • 5篇范天云
  • 5篇赵晨晨
  • 3篇黄益峰
  • 3篇胡东维
  • 3篇杨茜
  • 3篇刘鑫
  • 3篇叶胜海

传媒

  • 18篇浙江农业科学
  • 10篇作物学报
  • 8篇农业科技通讯
  • 4篇杂交水稻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中国稻米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遗传
  • 1篇江西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钱江2号A的选育
2007年
钱江2号A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选育的野败籼型中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好,株型理想;柱头外露率47.1%,其中双柱头外露率22.4%;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达100.00%,其中碘败率98.37%;异交结实率好,繁种田不育系结实率为49.1%;米质较优,整精米率(63.7%)、透明度(1级)、碱消值(6.0级)、胶稠度(81 mm)、蛋白质含量(12.2%)等5项指标达部颁食用籼稻品种品质一级标准;抗性较好,中抗稻瘟病;配合力较好,可恢复力强;繁制种产量高。于2006年10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李春寿黄福灯阮关海陈合云朱国富郑学强杜龙岗范天云
关键词:籼型不育系
水稻产量相关基因资源挖掘与育种利用
汪得凯邹桂花陶跃之付亚萍黄福灯严松翟国伟刘合芹李素娟邵建丰李春寿王华刘洪家
从5万多份各类突变体中,鉴定到产量相关突变体1228份,克隆了控制籽粒发育的OsRDR6和穗型的DP6等产量相关新基因7个,定位了窄叶基因NAL3(t)等6个基因,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首次发现OsRDR6基因调控24-n...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育种材料转基因技术
杂交水稻钱优100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09年
钱优100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自选不育系钱江1号A与从嘉兴市农科院引进的恢复系嘉恢99配组所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主要表现丰产性较好、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抗稻瘟病等特点。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南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总结了钱优100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李春寿黄福灯阮关海富昊伟向永新董莉清
关键词: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氮素处理对水稻浙粳22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育后期与叶片光合特性间的关系被引量:10
2013年
以晚粳稻浙粳22为材料,研究了低氮(N1)、中氮(N2)、高氮(N3)和不施氮肥(N0)4个不同施氮水平下,产量、稻株氮素利用率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施氮水平越高,净光合速率越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相应增加,胞间CO2浓度有下降趋势。低氮及常规施氮水平下,稻株氮素利用率高,水稻产量与植株干物重、含氮量、光合速率等成正相关,高氮条件下则相关性不显著。
陆艳婷张小明黄福灯叶胜海李春寿金庆生
关键词:水稻氮素利用率光合特性
花期高温对水稻花器官性状和结实的影响被引量:25
2016年
为探讨花期高温对水稻花粉育性的生理生态影响,以耐热品种钱江3号B与热敏感品种协青早B为材料,在花期进行不同方式的高温胁迫处理,比较分析了花期高温对水稻花粉粒直径、花粉活力、结实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温处理相比,高温胁迫对钱江3号B的花粉活力、花药开裂率和开裂孔长度的影响很小,而对协青早B的影响则达极显著,且长期的持续高温胁迫同样危害耐热水稻品种的结实率。此外,2个水稻品种对高温胁迫最敏感时期均为抽穗开花第3天。本研究可为选育耐热性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黄福灯曹珍珍李春寿陆艳婷潘刚程方民
关键词:水稻高温花器官
水稻不同粒位小穗轴的超微结构差异及其CaM活性的细胞化被引量:6
2009年
以同一稻穗内的不同部位小穗轴为材料,利用低温包埋、免疫胶体金标记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维管束韧皮部的超微结构差异及其花后动态变化进行观察比较,并对筛管-伴胞细胞中的CaM活性与分布进行细胞化学定位。结果表明,稻穗不同部位小穗轴的维管束组织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央大维管束的总面积、韧皮部面积和导管面积上,强势粒小穗轴的维管输导组织结构一般优于弱势粒小穗轴;水稻抽穗开花后不同部位小穗轴中央维管束筛管分子和伴胞等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过程大致相同。其中,筛管分子在水稻开花前均已分化成熟,而伴细胞仍保持着较完整的细胞结构特征,之后逐渐呈现出明显的退化迹象;与弱势粒小穗轴相比,强势粒小穗轴在灌浆启动时筛管厚壁和伴细胞中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和胞间连丝的数量丰富、CaM标记密度高,表现出较明显的启动机能和输导生理优势,但至水稻灌浆中期之后,不同粒位间小穗轴的输导生理差异可能并不明显。
张其芳刘奕黄福灯胡东维程方民
关键词:水稻小穗轴钙调素细胞定位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954的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05年
Ⅱ优7954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通过浙江省和国家品种审定。该组合在浙江作单季晚稻栽培,宜在5月15—25日播种,最适秧龄为30d;一般栽插密度以15.0万~19.5万穴/hm2为宜;施肥以中高施肥水平(施纯氮187.5kg/hm2)较为适宜;苗数达到穗数苗的80%时开始搁田,抽穗结实期活水养稻、间歇灌溉。
黄福灯李春寿阮关海朱德峰
关键词: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水稻叶片早衰及多表皮毛突变体oslet的生理特征与基因定位
衰老是植株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最终阶段,是由遗传因子调控的一种有序自解体过程.衰老最先出现在叶片,通常伴随着叶绿体解体、光合作用减弱、核酸、蛋白质和脂质水平降低等(Lim等,2007).叶片衰老的进程既受植物激素等内源相关...
赵晨晨黄福灯龚盼杨茜程方民潘刚
大棚草莓套种技术在糯玉米制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2003~2004年在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镇尝试利用草莓大棚繁制科糯991等糯玉米种子,科糯991繁制8hm^2,平均产量达2730kg/hm^2。在草莓已获纯利7.5万元/hm^2的基础上,又增加收入2.4万元/hm^2。总结了大棚草莓套种糯玉米的制种技术。
邵美红陈合云阮关海郑学强杜龙岗黄福灯陈炎忠
关键词:糯玉米制种技术大棚草莓套种
杂交稻钱优0501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2009年
钱优050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自选优质不育系钱江1号A和自选高产恢复系浙恢0501组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主要表现为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易栽培等特点。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籼稻种植。总结了钱优0501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黄福灯李春寿阮关海向永新董莉清
关键词: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