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波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耐药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逆转
  • 2篇细胞
  • 2篇耐药性
  • 2篇MCF-7/...
  • 2篇MCF-7/...
  • 1篇大学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况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游戏
  • 1篇人群心理
  • 1篇人乳
  • 1篇人乳腺癌
  • 1篇乳腺

机构

  • 4篇广东药学院

作者

  • 4篇黄海波
  • 3篇周俊立
  • 3篇季恒
  • 3篇汪保国
  • 2篇陈思东
  • 2篇葛如意
  • 1篇邹宇华
  • 1篇郑士杰
  • 1篇邓凤仪
  • 1篇钟龙生
  • 1篇李庭杰
  • 1篇石永超
  • 1篇梅文杰
  • 1篇王德全
  • 1篇吴冰
  • 1篇李晓华
  • 1篇梁英杰

传媒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地那非同系物逆转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化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研发无毒的MDR逆转剂是治愈肿瘤的一项探索性研究。文中探讨2种西地那非同系物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西地那非、西地那非同系物、多柔比星以及西地那非同系物与多柔比星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和敏感株MCF-7的抑制率及IC50值;运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分别经西地那非同系物处理前后,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内Rhodamine 123浓度的改变情况,并分析该2种同系物对乳腺癌细胞P-gp蛋白外排功能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10μmol/L的2种西地那非同系物对MCF-7/ADR细胞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分别是6.36和5.58;20μmol/L的2种西地那非同系物对MCF-7/ADR细胞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分别是11.83和13.47;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10、20μmol/L的西地那非同系物处理后的MCF-7/ADR细胞内Rhodamine 123浓度明显增强。结论一定浓度的西地那非同系物可抑制乳腺癌MCF-7/ADR细胞P-gp蛋的外排功能,并显著逆转其对多柔比星的耐药作用。
季恒葛如意王德全梅文杰黄海波周俊立郑士杰石永超汪保国陈思东
关键词:多药耐药逆转乳腺癌细胞
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吡嗪酰胺对结核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的耐药现况,为结核病的临床用药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复活传代成功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抗酸染色后,采用绝对浓度法的间接法,选用含缓冲对的蛋黄琼脂培养基,对结核杆菌菌株进行吡嗪酰胺的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测定的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15株敏感,44株耐药,一株未生长。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敏感率为25.42%(15/59),耐药率为74.58%(44/59)。结论随着吡嗪酰胺被广泛使用治疗,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的耐药性不断增高,目前耐药性比较高,临床用药时必须谨慎使用或联用其他药物有效治疗。
黄海波季恒周俊立钟龙生李庭杰邓凤仪汪保国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药敏试验耐药性
大学生网络游戏人群心理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人群心理状况的情况,为高校工作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拟的一般问卷调查广州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层之间网络游戏人群中的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男生玩网络游戏的比例高于女生,大二年级的同学玩网络游戏的比例高于大一和大三~大五4个年级。男女生心理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包括沉迷于网络、需要延长上网的时间、停止使用网络会感觉烦躁不安这3个方面。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一些网络心理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应引导他们合理地利用网络。
曾国科黄海波邹宇华
关键词:网络游戏心理状况大学生
两种新型西地那非同系物对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两种新型西地那非同系物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耐阿霉素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GENMED磷酸二酯酶5(PDE5)活性酶测定试剂盒检测两种同系物对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抑制作用,用MTT法检测西地那非、西地那非同系物、阿霉素以及西地那非同系物与阿霉素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和敏感株MCF-7的抑制率及IC50值,运用Western blot检测P-gp蛋白的表达。结果两种同系物与西地那非相比具有较低的PDE5抑制活性;10μmol·L-1的两种西地那非同系物对MCF-7/ADR细胞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分别是6.36和5.58,20μmol·L-1的两种西地那非同系物对MCF-7/ADR细胞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分别是11.83和13.47;两种同系物作用对P-gp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两种新型西地那非同系物具有较低的PDE5抑制活性,一定浓度的西地那非同系物可显著逆转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
黄海波季恒葛如意吴冰梁英杰周俊立李晓华林海逢汪保国陈思东
关键词:西地那非阿霉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