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娟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麻醉效果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地佐辛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诊疗
  • 1篇手术
  • 1篇舒芬太尼
  • 1篇舒芬太尼复合...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肩痛
  • 1篇剖宫产
  • 1篇剖宫产手术
  • 1篇普鲁卡因
  • 1篇切除
  • 1篇轻比重
  • 1篇轻比重罗哌卡...

机构

  • 5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厦门医学院
  • 1篇厦门市海沧医...

作者

  • 5篇黄海娟
  • 3篇朱旭
  • 2篇张武华
  • 1篇游卓玉
  • 1篇苏保义
  • 1篇苏向上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啶对妇科腔镜术后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1月行妇科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30例.甲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 min内静脉泵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乙组静脉泵注0.3μg/kg的右美托咪啶;丙组则静脉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啶.比较三组T1~T5血浆丙泊酚浓度、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血白细胞、CRP、PCT水平、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丙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早于甲组,且丙组早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丙组BFI≤28.8分占比均高于甲组,且丙组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丙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甲组,但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5乙组和丙组血浆丙泊酚靶浓度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和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3 d血白细胞、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乙组和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乙组(P<0.05),但甲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静脉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啶,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效率.
黄海娟陆辉朱旭冯水土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腹腔镜肠功能
氟比洛芬酯预防与缓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肩痛40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在全麻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拔管前即刻与相隔4h后静脉各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B组则予以安慰剂。当术后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记录术后肩部疼痛发生情况,术后1、3、6、12、24、48h肩部疼痛VAS和初次要求补偿止痛时间即生存时间(手术结束至初次要求补偿镇痛药时间)。结果A组术后肩部疼痛的发生率为15%(6/40),B组为57.5%(2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32,P<0.001)。A组各时间点的术后肩痛VAS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A组的样本生存时间为44.46h,标准误是1.44h,总体生存时间的95%可信区间为(41.63h,47.28h);B组的样本生存时间为31.85h,标准误是2.58h,总体生存时间的95%可信区间为(26.79h,36.90h)。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0,P<0.001)。结论麻醉拔管前即刻与4h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各50mg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黄海娟朱旭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肩痛
不同浓度轻比重罗哌卡因联合纳布啡在剖宫产手术椎管内阻滞中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轻比重罗哌卡因联合纳布啡椎管内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82例接受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0.5%罗哌卡因联合纳布啡椎管内阻滞、观察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联合纳布啡椎管内阻滞,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麻醉平面、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T_(2)、T_(3)时刻心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2.20%(P<0.05);两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感觉平面阻滞方面的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运动阻滞、感觉平面阻滞方面的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0.375%轻比重罗哌卡因联合纳布啡椎管内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可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麻醉平面的分布情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麻醉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黄海娟陆辉
关键词:罗哌卡因椎管内阻滞剖宫产麻醉效果
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结肠镜诊疗中麻醉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结肠镜诊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0期间于厦门市中医院门诊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舒芬太尼组(n=80)和地佐辛组(n=80)。舒芬太尼组予以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地佐辛组予以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无痛结肠镜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麻醉前(T_(0))、麻醉后肠镜置入前(T_(1))以及肠镜退出后(T_(2))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pO_(2)),结肠镜诊疗时间、术中丙泊酚总用量、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检查满意率。结果2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T_(1)、T_(2)时,2组HR、SpO_(2)低于T_(0),且地佐辛组HR、MAP、SpO_(2)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2组结肠镜诊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舒芬太尼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短于舒芬太尼组(P<0.01)。地佐辛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低于舒芬太尼组的21.25%(χ^(2)=7.589,P=0.006)。地佐辛组患者对检查的总满意率为97.50%,高于舒芬太尼组的87.50%(χ^(2)=5.766,P=0.016)。结论相较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更好,应用价值更高,既能加强镇痛效果,减少丙泊酚用量,又能加快患者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满意程度。
游卓玉黄海娟张武华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效果
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小儿骶管麻醉的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氯普鲁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62例在骶管麻醉下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患儿(3~8岁),随机、双盲均分为氯普鲁卡因组(研究组)和利多卡因组(对照组),每组31例。清醒或吸入七氟醚诱导后行骶管穿刺(垂直穿刺法),分别一次性注入1.5%氯普鲁卡因或0.8%利多卡因1ml/kg。观察记录HR、BP、RR、SpO2和阻滞作用。结果研究组起效[(1.52±0.71)min]、疼痛消失[(4.07土0.82)min]、麻醉平面固定[(6.50土0.71)min]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95±0.97)、(5.93±1.57)、(8.59±1.68)min](P〈0.01)。麻醉持续时间,研究组(78.52±5.71)min,对照组(81.38±6.68)min。两组最高感觉阻滞神经节段相当。用药后HR、BP、RR和SpO2变化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5%氯普鲁卡因骶管阻滞用于3~8岁小儿较0.8%利多卡因起效、疼痛消失及麻醉平面固定快。呼吸与循环功能基本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朱旭苏保义黄海娟张武华苏向上
关键词: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