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召谊

作品数:34 被引量:22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7篇益气
  • 7篇益气通阳
  • 7篇益气通阳化痰...
  • 7篇化痰
  • 7篇化痰方
  • 6篇细胞
  • 6篇交泰
  • 6篇交泰丸
  • 5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血液流变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家兔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代谢
  • 3篇血栓

机构

  • 28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4篇黄召谊
  • 13篇邹欣
  • 12篇吴汉卿
  • 11篇董慧
  • 11篇陆付耳
  • 11篇陈广
  • 9篇徐丽君
  • 6篇王开富
  • 5篇王艳
  • 4篇屠庆年
  • 4篇杨芙蓉
  • 2篇叶慧明
  • 2篇雷红伟
  • 2篇李伶俐
  • 2篇赵炎
  • 2篇陈琢
  • 1篇陈哲
  • 1篇张传芳
  • 1篇易屏
  • 1篇汪健红

传媒

  • 7篇微循环学杂志
  • 5篇中西医结合研...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齿苋总黄酮的含量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从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中分离、制备总黄酮,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方法用含3%(g/ml)氢氧化钠和60%(ml/ml)乙醇碱性醇液煎煮提取总黄酮,聚酰胺柱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计在510nm可见光处测定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标准品溶液浓度在8~48mg/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5X-0.001,r2=0.9998,精密度实验RSD为0.69%,稳定性实验RSD为2.04%,重复性实验RSD为2.1%,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为0.58%,马齿苋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为7.67%。结论本法测定马齿苋总黄酮的结果准确,可靠,能用于测定马齿苋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雷红伟陆付耳徐丽君董慧邹欣黄召谊
关键词:马齿苋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计
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特征及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观察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观察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特征及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年龄 60岁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 ) 60例 ,检测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再随机分为治疗组 (通心络胶囊组 ) 3 3例和对照组 (尼莫地平组 ) 2 7例作比较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及临床症状的治疗作用。结果 :气虚血瘀症患者治疗前甲襞微循环中度及重度异常者 5 2例 ( 86.67% ,5 2 /60 ) ,其中治疗组 2 9例 ( 87.9% ,2 9/3 3 ) ,对照组2 3例 ( 85 .7% ,2 3 /2 7) ,以形态积分 ( 2 .5 8) >流态积分 ( 2 .2 2 ) >袢周积分 ( 0 .83 )为主要特征 ;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异常率同为 10 0 % ,其中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为主要特征。治疗 3 0天后 ,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P均 <0 .0 5~ 0 .0 1)。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 90 .9% ,对照组为 70 .3 9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率极高 。
吴汉卿黄召谊杨芙蓉
关键词:气虚血瘀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通心络胶囊脑血管病
浅谈《伤寒论》“辨小便”的临床诊断学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系统分析了《伤寒论》中“辨小便”在八纲辨证以及在诊察水饮、蓄血、津伤、黄疸、腹泻、便秘等疾病中的作用 ,阐述了“辨小便”在中医诊断学上的重要价值。
黄召谊
关键词:伤寒论辨证分型
肉桂与黄连不同配伍比例对交泰丸中小檗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黄连与肉桂不同配伍比例对交泰丸中小檗碱溶出率的影响。方法各组中药采取水煎法,小檗碱检测条件:色谱柱XTerraP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5)-乙腈(70∶30);检测波长:346 nm;柱温:40℃;流速0.9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黄连∶肉桂=1∶0.25,1∶0.5与黄连单煎剂小檗碱提取率差异明显,且随肉桂比例提高,小檗碱煎出率降低。结论肉桂对黄连有效成分小檗碱的溶出具一定的抑制作用。
陈广陆付耳李伶俐徐丽君邹欣王开富董慧黄召谊胡亚耘
关键词:黄连肉桂小檗碱溶出率
益气通阳化痰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化痰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O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药治疗组(n均=30)。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肢动脉狭窄程度及踝/肱指数(ABI)、最大行走距离、患肢血流参数、甲襞微循环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药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83.33%、93.33%。治疗前三组ABI、最大行走距离、下肢血流参数、甲襞微循环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末,三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中西药治疗组更优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P<0.05),而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阳化痰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ASO具有较好疗效。
黄召谊吴汉卿王艳
关键词: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益气通阳化痰方西洛他唑
利胆化瘀片治疗胆囊炎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利胆化瘀片对动物胆汁分泌量、疼痛、肠推进和实验性胆囊炎的影响。方法以豚鼠和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豚鼠胆汁流量试验、小鼠扭体镇痛试验、小鼠肠推进试验,建立豚鼠感染性胆囊炎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和胆囊病理学检测,观察利胆化瘀片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利胆化瘀片组豚鼠胆汁流量明显增加,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肠蠕动的促进率提高,感染性胆囊炎豚鼠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病理学结果显示豚鼠胆囊炎症状减轻。结论利胆化瘀片具有显著利胆、抗炎、镇痛、促进肠蠕动及改善全血黏度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胆囊炎的具体机制。
黄召谊邹欣吴汉卿王艳
关键词:胆囊炎
益气通阳化痰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益气通阳化痰法中药复方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喂饲高脂饮食制备高脂血症及AS动物模型。32只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脂组)、活血化瘀方治疗组(活血组)和益气通阳化痰方治疗组(化痰组),每组8只。于实验前、实验第6周末和第12周末测定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和黏附率、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以及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比与斑块厚度。结果:喂饲高脂饮食后,高脂组血脂、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MDA、ET-1、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比与斑块厚度均显著增高,血清NO3-/NO2-含量显著降低。与高脂组比较,化痰组与活血组血脂、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MDA、ET-1均显著降低,NO3-/NO2-含量显著升高,且化痰组调脂作用,降低MDA、ET-1含量,升高NO3-/NO2-含量均明显优于活血组;但化痰组与活血组间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化痰组的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比与斑块厚度较活血组小(P均<0.05)。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比与TC、MDA、血小板黏附率、ET-1和NO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均<0.05)。结论:益气通阳化痰方及活血化瘀方通过治疗高脂血症、抗氧化、改善血小板功能、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等作用防治AS,以益气通阳化痰方的作用更好。
黄召谊吴汉卿叶慧明陈琢
关键词:益气通阳化痰方动脉粥样硬化
益气通阳化痰方对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复方益气通阳化痰方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理,采用食饵性家兔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益气通阳化痰方对该模型的影响并测定血小板聚集及粘附功能(PAgF、PAdF),过氧化脂质(LPO)...
黄召谊
关键词:益气通阳化痰方益气法通阳法化痰法动脉粥样硬化
文献传递
加味交泰丸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加味交泰丸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 mg.kg-1)尾静脉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2周后筛选糖耐量异常者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以加味交泰丸煎剂2.05 g.kg-1ig,干预100 d后分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和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GTT异常(P<0.01),HbA1C(P<0.01)及氧化相关指标活性升高、抗氧化相关指标活性下降(P<0.01),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神经节细胞凋亡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OGTT改善(P<0.01或P<0.05),HbA1C(P<0.01)及氧化相关指标活性下降、抗氧化相关指标活性升高(P<0.01),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未见明显增厚、神经节细胞凋亡减少。结论:加味交泰丸可防治大鼠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及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有关。
陈广陆付耳杨华静董慧徐丽君邹欣黄召谊王开富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氧化应激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益气通阳化痰方联合迈之灵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益气通阳化痰方联合迈之灵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均予迈之灵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加用益气通阳化痰方,10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分析临床疗效,肢体阻抗血流图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在疼痛缓解、下肢肿胀消退、血粘度及肢体血流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迈之灵单药治疗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益气通阳化痰方联合迈之灵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疗效。
黄召谊吴汉卿王艳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益气通阳迈之灵化痰方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