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国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军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O_(2)驱微粒运移堵塞机理及解堵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物性差油藏注水困难的问题,通过开展CO_(2)驱微粒运移堵塞规律及有机垢解堵实验,优化CO_(2)驱油技术。实验结果表明:CO_(2)驱引起无机垢、有机垢和微粒积聚成团堵塞,导致储层渗流能力变差,岩心渗透率损失65.1%;经过甲苯和无水乙醇清洗后,储层渗流能力有所恢复,岩心渗透率恢复47.2%;CO_(2)驱油过程中通过加注甲苯等可解决有机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小由于微粒运移和微粒积聚成团引起的地层堵塞,该研究对于注水井解堵与降压增注具有指导意义。
- 魏振国裴铁民陈义发贾喻博张利乐
- 关键词:微粒运移解堵降压增注
- 稠油油藏高轮次蒸汽吞吐汽窜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稠油油藏经过高轮次吞吐后,注汽井间发生蒸汽窜流现象。文章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蒸汽吞吐汽窜特征,描述了高轮次吞吐后不同韵律储层蒸汽窜流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渗透率是主要影响因素,平面上井间蒸汽窜流形态呈扇形枝状分布,蒸汽窜流时井间平均油层渗透率上升,近井地带上升幅度高于井间。
- 魏振国孙璐
- 关键词: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物理模拟
- 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古城油田B1 2 5区Ⅴ 2 -5油组地层能量严重不足 ,热水驱后期开发效果较差的状况 ,急需进行开采方式转换研究与试验 ,为了适应开发需要 ,开展了化学法辅助热水驱的技术研究与先导试验 。
- 魏振国李云石晓渠张明如秦玲靳水生
- 关键词:古城油田热水驱调剖
- 以三元共聚物作为CO_(2)增稠剂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提高CO_(2)的黏度,是改善CO_(2)驱油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以氟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而生成三元共聚物,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此共聚物能够增强CO_(2)的黏度,其与CO_(2)形成的复合体系不仅具有剪切稀释特性,而且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增黏效果在高压环境下最为明显。通过驱替实验,验证了该共聚物与CO_(2)形成的复合体系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良好效果。
- 宋保建李俊王若浩魏振国方舒包术成
- 关键词:增稠剂三元共聚物提高采收率
- 稠油热采井注汽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19年
- 稠油油田蒸汽吞吐是热采开发的主要方式,随着吞吐周期轮次的增加,油藏吸汽差异越来越大,多井组合注汽时实际注入蒸汽量与设计量差异也越来越大,配套湿饱和蒸汽计量需要较高投入,注汽调控技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油井注汽量进行合理调节,实现油井的精细注汽,改善稠油热采井开发效果。
- 魏振国贾胜彬徐子彬
- 关键词:稠油热采湿蒸汽临界压力比
- 河南油田稠油热采掺污水不加热集输技术研究应用
- 本文通过对河南油田稠油热采集输工艺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建立能量损失数学模型,进行管道模拟试验研究及生产应用试验,首次提出了稠油'粘温不敏感点理论',实现了稠油掺水不加热集输技术;优化研究提出小管径(DN15)掺水技术...
- 刘智军吴永焕丁波魏振国
- 关键词:油田
- 文献传递
- 井楼油田零区稠油热采组合吞吐技术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井楼油田零区热采汽窜现象严重,已经形成大面积汽窜,为此,开发过程中通过物模方法探索面积汽窜井区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实验采取单井轮流蒸汽吞吐后转组合蒸汽吞吐、组合蒸汽+氮气、组合蒸汽+氮气+泡沫三组平行实验,通过汽窜井区周期产油量、周期油汽比和温度场变化,研究组合吞吐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氮气辅助组合蒸汽吞吐和氮气泡沫辅助组合蒸汽吞吐均能够有效封堵汽窜通道,扩大蒸汽的热波及;组合吞吐技术是扩大汽窜井区蒸汽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 魏振国王若浩熊正友刘志强方舒
- 关键词:井楼油田稠油热采波及体积
- 稠油油藏二氧化碳采油技术优化应用
- 2021年
- 二氧化碳采油技术在稠油热采应用中增产效果明显,随着二氧化碳采油吞吐轮次的增加,产量逐渐递减,油层动用不均、汽窜、二氧化碳波及体积是影响递减的主要因素,通过配套水平井均匀注汽工艺,调剖堵窜工艺以及二氧化碳注入参数优化,达到了减缓递减的目的,改善了多轮次二氧化碳采油技术应用效果。
- 魏振国肖江河陈勇张向阳
- 关键词:稠油热采
- 基于机器学习的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汽窜识别研究
- 2022年
-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程中汽窜的产生与油藏地质和开发工程等因素有关,目前识别汽窜的方式局限于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此类方法无法准确判别各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机器学习方法可识别海量数据间的隐含关系,准确度高且模型易维护。分析了汽窜的影响因素,构建基础数据集后对数据进行特征工程处理,包括数据重构、缺失值处理、维度转换及相似性分析,建立了汽窜预测特征属性集;采取Wrapper方法、Embedded方法、主成成分分析法对数据集进行降维处理,形成3套不同的特征组合方案;分别采用随机森林、SVM、神经网络和XGBoost算法建立汽窜预测模型,给出不同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和预测汽窜通道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注汽强度、层位渗透率极值和邻井距离对汽窜的影响程度最大,表现最好的组合模型是:PCA数据集+XGBoost模型,该方案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为97.20%,在验证集上的准确率为96.11%,实现了对汽窜的精准预警。
- 宋保建王若浩马良宇魏振国贾喻博刘慧卿
- 关键词: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数据挖掘
- 普通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 2020年
- 普通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油藏温度上升,原油粘度下降,采取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进一步提高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改善普通稠油油藏开发效果。针对普通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存在的汽窜通道发育、注水波及效率低和普通稠油油水流度比大、驱油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应用无机颗粒调剖封窜工艺技术提高注水波及效率,研究应用分散降粘工艺技术提高驱油效率,开展矿场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魏振国张向阳贾喻博
- 关键词:普通稠油蒸汽吞吐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