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媚
- 作品数:20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地区某眼科医院2004-2008年眼部真菌感染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分析眼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变迁。【方法】收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4-2008年2653例眼部感染患者真菌培养的微生物实验室检验资料。对真菌培养的阳性率、菌属的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53份标本中共培养真菌563株,阳性率为21.22%;其中角膜标本阳性率最高,房水标本阳性率最低。在所有菌属中,镰刀菌属最多,共184株(占32.68%),其次为曲霉菌属139株(占24.69%)及蠕孢霉属94株(占17.70%);其中来自角结膜的真菌497株,以镰刀菌属居多(占36.22%);来自玻璃体、房水的真菌61株,以曲霉菌属居多(占32.79%)。【结论】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是中山眼科中心眼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不同部位主要致病菌不同,角结膜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属,内眼感染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属。
- 吴伟何梅凤马淑媚唐细兰梁志光
- 关键词:镰刀菌属曲霉菌属
- 克霉唑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的建立
- 目的建立克霉唑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无菌检查法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对克霉唑滴眼液进行无菌检查,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法,以白色念珠菌为阳性对照菌,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为冲洗液...
- 胡缨贤梁光江马淑媚
- 关键词:无菌检查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盐酸丁卡因滴眼液中盐酸丁卡因和羟苯乙酯的含量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盐酸丁卡因滴眼液中盐酸丁卡因和羟苯乙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m m, 5μm);以1%三乙胺溶液(三乙胺1 0m L,加水9 9 0m L,用冰醋酸调节p H值至5.0±0.5)-乙腈(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6nm;进样体积2 0μL。结果:盐酸丁卡因在0.0 5~0.3 6m 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 0 0),平均回收率为99.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 SD)为0.3%(n=9),羟苯乙酯在3.02~24.14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0.4%(n=9),该方法重现性好。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放置24h基本稳定;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检测盐酸丁卡因滴眼液中盐酸丁卡因和羟苯乙酯的含量。
- 李裕军陈婕婷胡缨贤马淑媚王延东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盐酸丁卡因羟苯乙酯
- 医院药房外包装相似滴眼液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减少药房发药差错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药房2009年度外包装相似的滴眼液进行调查,并进行标记和拍照。结果发现7组外包装相似的滴眼液,相似内容包括图案、颜色、盒子大小等。结论应重视外包装相似的药品,采取措施以减少因外包装相似而造成处方调配差错和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 吕迅羽马淑媚吴妙燕
- 关键词:滴眼液
- 克霉唑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的建立
- 目的建立克霉唑滴眼液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无菌检查法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对克霉唑滴眼液进行无菌检查,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法,以白色念珠菌为阳性对照菌,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为冲洗液...
- 胡缨贤梁光江马淑媚
- 关键词:无菌检查
- 文献传递
- 单剂量滴眼液的分析与发展趋势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单剂量滴眼液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通过本院2009年1~12月统计单剂量滴眼液销售数量进行分析。结果排列前三位销售分别为角膜上皮损伤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抗菌素类药物。结论单剂量滴眼液在眼科用药的选择越受关注,是目前眼科用药的发展的新方向。
- 马淑媚李瑜姚向超吴妙燕
- 关键词:防腐剂
- 我院手术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我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消除医疗事故隐患,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4、7、10月份住院病历各100份,回顾性调查我院各类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的应用情况,从适应证、药物选择、用量用法、联合用药、围术期用药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各方面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我院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为100%,使用频数最大的是妥布霉素。用药大多是二联合用或者二联以上,一联用药只占0.06%。药费/住院费(%)和抗菌药费/总药费(%)平均值分别为3.08%和31.68%。抗菌药的选用以经验用药为主,只有少数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结论:我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应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陈念芬谢兰芬马淑媚吴小青
- 关键词:手术抗菌药合理用药
- 复方夫西地酸眼用乳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制备复方夫西地酸眼用乳剂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羟丙甲纤维素为增稠剂,按处方制备复方夫西地酸眼用乳剂,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眼用制剂项下规定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用HPLC法分别测定该制剂中夫西地酸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结果夫西地酸、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0~120 mg·L^(-1)和6.25~200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7%(RSD为1.53%)和99.62%(RSD为0.60%),方法重现性的RSD分别为0.46%(n=6)和0.29%(n=6);滴眼后无刺激性,质量稳定有效期在1 a以上。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质量稳定,对眼部无刺激性。
- 王延东马淑媚吴伟唐细兰
- 关键词:夫西地酸地塞米松磷酸钠眼用乳剂
- 乙酰唑胺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乙酰唑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81~2010年国内专业医药期刊中有关乙酰唑胺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共查阅到文献72篇,病例170例,不良反应平均出现于服药后的9.2d,乙酰唑胺的不良反应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急性肾病、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症,占的比例分别是71.2%、14.7%、3.6%,150例患者经治疗后而康复。结论应重视乙酰唑胺不良反应的监测,以提高乙酰唑胺的用药安全性。
- 陈茂玲梁光江马淑媚
- 关键词:乙酰唑胺
- 本院2006~2008年抗过敏滴眼液的使用分析
- 2009年
- 目的评价我院抗过敏滴眼液的使用情况,提供合理应用信息。方法用DDDs分析法对2006~2008年我院抗过敏滴眼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过敏滴眼液在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和销售量方面都呈上升趋势。按DDDs排序前三位为依美斯汀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吡嘧司特钾滴眼液;按销售金额排序为依美斯汀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吡嘧司特钾滴眼液。结论我院抗过敏滴眼液使用合理,以H1受体阻断剂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滴眼液为主,在过敏性眼表病中起重要作用。
- 马淑媚陈雷宇沈丽芳
- 关键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