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明德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转型
  • 1篇效用函数
  • 1篇机会不平等
  • 1篇风险厌恶
  • 1篇财产性收入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马明德
  • 1篇陈广汉
  • 1篇林江
  • 1篇陈福平

传媒

  • 1篇南方经济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财政经济评论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居民收入不均等:基于财产性收入的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运用GE指数区域分解方法和收入来源分解方法,研究2000~2009年财产性收入对于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研究发现:财产性收入倾向于扩大城镇内部收入不均和农村内部收入不均,并且在2002年以后作用逐年增强。财产性收入在大部分年份倾向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作用很小,并且这种作用在逐步减弱。另外,尽管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阻碍很大,却通过影响财产性收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在鼓励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同时,要防范其过分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马明德陈广汉
关键词:财产性收入
什么决定了居民对再分配的需求被引量:25
2010年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居民再分配需求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穷人比富人更加支持再分配,但收入的边际效应很小,收入分配问题并不会随收入的增加而自然解决。认为当前社会总体不公平的居民对再分配的诉求更高,且其边际作用最大。与同辈相比社会经济地位更低的人对再分配的需求更高。向下的流动性会增加人们对再分配的需求,这部分支持了"POUM"假说,并提醒我们应该警惕"流动性红利"减弱所导致的再分配需求上升。中国社会特殊的转型特征与再分配需求密切相关。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事业单位比党政机关的居民对收入调节的诉求更强烈。与新型都市社区的居民相比,其他类型社区的居民都更加支持均富的收入调节政策。此外,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也有显著影响。
马明德陈福平
关键词:社会转型
机会不平等测量的文献述评被引量:3
2012年
机会平等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均有重要意义,再分配的目标更应关注机会平等,但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状况而言,更多的是机会平等的定性讨论,定量测量却鲜有涉及。本文综述了机会平等的定义方法,并较为完整地总结了近几年来有关机会不平等定量评价的方法,包括随机占优的方法以及机会不平等指数的非参数和参数度量方法,明确了各种方法的使用方式,优缺点以及实证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林江马明德
关键词:效用函数风险厌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