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退行性多节段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
- 周枫张云庆杨惠光方剑峰金峥骆文兴邓雄伟韦山
- 关键词:减压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
- 2006年
- 顾家烨周正明姜雪峰李骁伟韦山杨惠光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 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总结TLIF手术在腰椎退行性滑脱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12例。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椎间融合器未见移位、松动,内固定无断裂、滑脱等并发症。术后JOA评分22~29分,平均28.2分,满意率91.7%。结论TLIF手术入路在椎管外,椎管内干扰小,避免术后椎管内瘢痕形成,具有固定牢固、卧床时间短、融合率高等优点。
- 邓雄伟张云庆杨惠光金峥骆文兴韦山周枫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滑脱椎间融合器
- 经跗骨窦入路Acumed跟骨钢板治疗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早期疗效
- 黄国伟姜雪峰韦山
- 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 韦山庄彦
- 关键词:跟骨骨折跗骨窦内同定
- 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背景: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骨科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目前有关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微创手术中应用的文献较少。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入路(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的14例为非3D组,男13例,女1例,年龄22~66岁,平均(43.2±12.3)岁,左侧6例,右侧8例,Sanders分型Ⅱ型12足,Ⅲ型2足;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的18例为3D组,男16例,女2例,年龄27~62岁,平均(45.9±9.7)岁,左侧7例,右侧11例,Sanders分型Ⅱ型15例,Ⅲ型3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Böhler角、关节面复位情况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等。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2个月,平均(15.3±3.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öhler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öhler角与健侧Böhler角差值非3D组为-4.7°±7.5°,3D组为-0.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面台阶非3D组为(1.7±1.1)mm,3D组为(0.8±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非3D组为(87.1±6.4)分,3D组为(90.1±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3D组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5.7%;3D组优11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微创、精准的特点,可提高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
- 黄国伟沈杰韦山姜雪峰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器3D打印跗骨窦
- 新型跗骨窦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新型跗骨窦钢板与常规钢板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即刻稳定性。方法采集1例正常男性的跟骨薄层CT数据集,建立新型跗骨窦钢板与常规跟骨钢板两种内植物固定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舌型和压缩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四个模型在700N垂直压力下的应力分布和位移规律。结果舌型骨折模型中,跗骨窦钢板固定时跟骨结节处钢板局部高应力集中,有金属疲劳风险;常规跟骨钢板的高应力区位于钢板前下部的钉板结合部。关节面压缩型骨折模型中,跗骨窦钢板与常规跟骨钢板应力集中部位基本相同。所有骨折模型的位移主要位于距下关节,越靠近载距突位移越大。跗骨窦钢板的舌型骨折模型最大位移为0.27mm,其余三组最大位移为0.06~0.08mm。结论新型跗骨窦钢板的初始稳定性与普通跟骨钢板基本相当,可运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但不建议早期负重功能锻炼。
- 黄国伟姜雪峰韦山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有限元分析
- 62例儿童孟氏骨折诊治的临床分析
- 2004年
- 韦山
- 关键词:儿童孟氏骨折手术治疗
- 改良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改良跟骨钢板结合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10月应用改良跟骨钢板结合跗骨窦入路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35例,对临床资料及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伤口愈合情况,手术前后及骨折愈合后的跟骨B?hler角度,AOFAS踝-后足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1个月(6~32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表浅的皮缘干性坏死;所有患者术后B?hler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后至骨折愈合,未发现明显复位丢失及外侧撞击症病例;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为87.5%。结论·利用改良跟骨钢板结合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 任科伟韦山姜雪峰黄国伟沈建国
- 关键词:跟骨骨折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