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荣 作品数:14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O139型霍乱菌苗人群副反应观察报告 被引量:2 1997年 在广西田阳县中学生中,分6组共697人进行了O139型霍乱菌苗与O1群霍乱菌苗的双盲、有对照的人体反应现场观察。结果表明,不加铝佐剂的O139型霍乱菌苗及O1群霍乱菌苗,不论是低剂量组(两剂全程接种45亿菌体)抑或常剂量组(全程接种90亿)接种人群均可产生10~25%的体温呈轻度升高的弱反应,并且同种菌苗的两剂量组的反应率无显著差异;第一剂接种的反应率(19~25%)较第二剂接种的(10~15%)高,P<0.05;接种局部反应轻微,只有个别受试者出现直径小于15mm的硬结;加佐剂的O1群吸附霍乱菌苗的反应较其它组强。结果证实,甲醛灭活的O139型霍乱菌苗和O1群霍乱菌苗是安全的。 蒋仁生 宁一文 黄科良 杨进业 凌文武 苏光湛 李少北 黄健强 袁佩娜 董思国 吴建平 罗建辉 王秉瑞 江丽君 王燕 陈锦荣关键词:霍乱 霍乱菌苗 安全性 副反应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avlon)对伤寒Vi多糖菌苗生产中复合多糖收量的影响 1997年 用Cetavlon不同母液浓度、不同作用温度及作用时间等三方面对伤寒Vi多糖菌苗生产中复合多糖收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证明,使用0.6%的浓度,15~20℃室温,作用12小时以上可得到比较多的复合多糖收量。 杜送田 陈锦荣 张谦 沈玉霖 周一 李植 卢刚 陈志宏 辛积秀 王秉瑞关键词:伤寒 三甲基溴化铵 痢疾杆菌不同群、型间交叉保护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对痢疾杆菌不同群、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进行了观察。试验模型为恒河猴,将其分为4组,第一、三组分别为感染过福氏1a和宋内菌并已康复的猴;第四组为用双价菌苗株FS(福氏2a和宋内)免疫的猴体,剂量依次为4×1010、6.5×1010、6×1010,共16.5×1010活菌,第二组为空白对照。所有4组皆用福氏2a25800×108活菌攻击。从发病率来看,不同菌群与菌型间没有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从发病程度看则一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此结果表明痢疾杆菌B群内存在交叉保护作用,但较同型保护作用弱。 王秉瑞 宋树珍 陈锦荣 曾仑关键词:志贺氏菌属 B群 痢疾杆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待续) 2013年 开发安全有效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 rus,HIV)疫苗可为人类进一步控制HIV流行带来希望。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已开发出许多候选疫苗,包括DNA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活疫苗,这些疫苗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能诱导不同程度的保护性应答,其中4种候选疫苗已在人类志愿者中进行效力测定,并获得了有希望的结果。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建立了不同的初免-力Ⅱ强免疫策略,以增强机体对HIV疫苗的免疫应答。此文介绍了有关HIV疫苗的开发进展。 王剑霓 陈锦荣关键词:艾滋病疫苗 HIV-1 猴免疫缺陷病毒 动物 霍乱O139型菌苗的试制 被引量:4 1997年 对来自孟加拉、泰国、印度、中国四地区O139型霍乱菌株进行了毒力、免疫原性、免疫力与相互交叉保护力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分离的O139型霍乱弧菌其所试特性相互间无差异。用中国(93-3)株试制的菌体菌苗,其抗原性、毒性、免疫力安全性等经检定符合霍乱菌苗规程要求。鉴于O139型霍乱弧菌存在荚膜的特性,而现有的几种荚膜多糖菌苗都显示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因而,使用O139型菌苗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控制O139型霍乱流行的目的。 陈翠萍 陈锦荣 江丽君 乔榕 王秉瑞关键词:霍乱 不同地区分离的霍乱0139菌株交叉保护力试验 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对得自不同地区的四株0139菌株做了毒力、免疫力及交叉免疫力试验;四个地区0139菌株免疫小鼠后血清IgG、肠液sIgA抗体滴度的比较以及01群霍乱与0139型霍乱的交叉保护力试验。结果表明:01群霍乱与0139型霍乱无交叉免疫力。01群霍乱菌苗对0139型霍乱弧菌基本无保护作用;四株菌株的自身毒力基本相同。3#株免疫力高于其它株,用3#株免疫后能抵抗2#、3#及5#株的感染。四株菌株免疫小鼠后的血清IgG、肠液sIgA抗体滴度亦无明显差异。 陈翠萍 陈锦荣 江丽君 乔榕 王燕 王秉瑞O139霍乱灭活全菌体菌苗免疫后人群抗体水平测定 被引量:7 1997年 O139霍乱弧菌经甲醛灭活制备而成的全菌体菌苗在广西田阳县进行临床考核。每组50名中学生经肌肉途径接种45亿菌和90亿菌两种剂量,一个月后80%接种者血清中杀弧菌抗体升高,最高可达1∶160,免疫后3个月开始缓慢下降,但仍有68-72%接种者抗体效价在1∶20以上。高剂量组半数接种者的杀弧菌抗体可维持存在6个月。血清中凝集抗体升高明显,但3个月后下降也明显。与对照组O1菌苗相比,两种抗体水平升高与下降趋势一致。采用ELISA法测定抗毒抗体,O139菌苗组与O1菌苗组结果相似,均有一定上升。 袁佩娜 董思国 罗建辉 贾丽君 王秉瑞 江丽君 乔榕 蒋奕 陈锦荣关键词:霍乱 O139霍乱弧菌 抗体水平 大质粒DNA提纯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报道了一种源于Kado-Liu法经系列改进后产生的大质粒DNA检测与提取方法。改进之处主要是:裂解液组成中的Tris度为500mM,pH值为12.8~13.0;蛋白质的抽提除了酚—氯仿外同时使用了适量的醋酸钠(3M pH4.8)溶液;以异丙醇室温静置30分钟左右,取代冷乙醇较长时间的低温处理,进行DNA浓缩。该方法在肠道菌方面的应用中,显示了其简易、快速和较好的重复性。另外,用930~950μl新鲜10N NaOH液使裂解液pH值为最佳的经验值,既可避免因不同类型pH计产生不同结果的麻烦,亦为该方法能在普通实验室推广应用提供了方便。 王秉瑞 陈锦荣 宋树珍 曾崙口服福氏2a和宋内氏痢疾双价活菌苗FS的研究 被引量:1 2001年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卫生问题,据推算全世界每年约有两亿人染患痢疾,死亡人数约65万人左右.在我国,痢疾的发病率一直高居24种法定传染病之首,全国至少有200万例菌痢发生,(实际发病数为报告发病数的3~5倍),且以儿童、青壮年和老年人为主,因此,菌痢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从痢疾菌流行菌型看,国内近年来一直以福氏2a型和宋内氏痢疾菌为优势流行菌,两种群型的痢疾菌引起的菌痢约占总菌痢的70%以上,因此如果能研制出同时预防福氏2a和宋内氏痢疾菌感染的菌苗,即可以显著降低和控制菌痢的发病率. 王秉瑞 宋树珍 谢贵林 杜琳 李生迪 陈锦荣关键词:福氏2A 活菌苗 FS 细菌性痢疾 含有大质粒的粗糙型宋内志贺氏菌的发现 被引量:1 1988年 本文首次报导了一株粗糙型宋内氏菌(S_7R)中存在大质粒。试验证明,该大质粒远小于野生株中120Md 大小的 I 相质粒,只有64Md 左右,系源于有毒力的宋内志贺氏菌中的编码I相抗原及毒力的大质粒的自然缺失突变株。缺失的56Md 包含了负责编码宋内氏菌毒力和 I 相抗原的部份,编码 I 相抗原的 DNA 片段估计不大于10Md,且与毒力编码区互不相关。S_7R 株的亲本株(S_7),其 I 相大质粒既不同于 S_7R,也不同于野生型。比 S_7R 约大10Md,能正常编码宋内氏 I 相抗原;但比起野生型减小了约46Md,这与 S_7株失去所有毒力表型有关,因而该 S_7株可安全地用作组建各类具有宋内氏 I 相抗原性的痢疾菌苗的供体。S_7R 中含有大质粒的达一发现,有助于宋内氏 I 相大质粒和 I 相抗原的遗传学研究。 宋树珍 陈锦荣 曾(山仑) 王秉瑞关键词:粗糙型 I